新京报讯(记者王琦)“提出思路、抓住机遇、组建团队、落实行动……”7月21日,记者从北京科技大学(以下简称“北京科技大学”)获悉,历时8个月的“向党学习创业”课程已经完成。
如何把党史和创业结合起来?这门课是热点吗?听起来像小说名,但还是党史教育吗?课程一开始,北京科技大学创新创业中心副主任王力宏就收到了学生们的这些提问。她告诉记者,这门课是由于1948年解放前夕毛泽东给李达的信中提到的一个“码字”——。“我哥是我们公司的创始人之一,现在我们公司的业务蒸蒸日上,希望我哥尽快参与运营。”
在现场,学生展示他们所学到的东西。图片来源:北京科技大学微信公众平台。
“一代伟人把党的发展当作创业,后人读了,深受启发。当时我们以为党的领导人、前辈、先烈都只是伟大的企业家,党的百年奋斗的故事和经验蕴含着无限的创业智慧。因此,我们觉得,当我们向同学们谈论创新和创业时,也可以把它们结合起来。经过与众多专家的讨论和论证,我们推出了这门课程。”王力宏说。
“中国共产党的事业是什么?和我们创业一样吗?我们应该从聚会中学到什么?”王力宏说,传统意义上,创业可能更理解为创办公司;事实上,从学术理念上讲,创业是一种思维方式、推理方式和行为方式,是机会驱动、方法导向和领导平衡的。在“创业”的早期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不计投资,不计回报,无惧牺牲。”这种生意更大。所以,向党学习创业,不能简单用经济理论来理解。"
据王力宏介绍,《跟党学创业》课程由12名教师授课,包括5名教授、3名副教授和4名讲师。这些教师来自北京科技大学创新创业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等。上学期,从100多名报名者中,选择了40名参与创新创业实践的学生参加课程。未来,该课程还将扩大课堂容量,丰富课堂形式,如加入研讨会。
在课程内容上,课程包括“创业机会、创业者与创业团队、创业资源整合、创新思维与方法、市场竞争、创业计划与商业模式、风险规避”七个模块。具体而言,包括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成功应用带来的创业机遇、马克思主义与资本主义比较带来的批判性思维、工人运动带来的实践重要性。“比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团队的自我净化、组织建设都是很好的创业思维。”王力宏说。
103010课程已成功完成。北京科技大学材料专业2020级学生董昊天表示,之前从未从创业的角度思考过党的发展史。“从创业的角度来看,很多问题很容易解决,很多事情都有新的思路:提出想法、抓住机会、组建团队、开展行动.这是创业成功的关键,在这个过程中,人、精神和行动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据了解,2021年4月,北京科技大学正式成立“思维与创造融合”工作室,由学校创新创业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组织部、宣传部、教务处、教育和工业部、团委共同参与,探索构建“思创融合”多渠道、多载体的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