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土木工程专业考研,工程类研究生考哪些科目

第一,考研选学校。

考试前收集信息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你可以在考研文库里找找这些年关于这个专业的真实问题,学长学姐们的上岸经历,专业细节等等。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综合评价中,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属于A类,仅次于同济和东南A,北京工业大学和清华的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属于同一水平。作为其中唯一的211高校,北京工业大学位列其中,证明了它的快速发展和巨大潜力。同时,北京工业大学作为北京市唯一的211大学,由北京市政府直接主管。在名校众多的北京,北京工业大学总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有政府的大力支持,资金充足,平台良好。在北京,土木工程行业主要看清华龚蓓和北交大学。清华无疑是最好的,但不适合普通学生。剩下龚蓓和北郊两个可以选择。两所学校的土木工程有很多相似之处,都属于211学校。然而,我选择龚蓓的原因如下。首先,我刚才介绍的北京土木学院,排名比北京交通大学好,平台也更好。其次,考试没有北交难,这一点我个人认为是最重要的原因,因为毕竟以考试为最终目标,北京土木学院有多种选择,包括结构力学、混凝土和土力学,而北京土木学院则以结构力学和材料力学为两门课程,需要复习的内容更多。考试题目比北京理工大学更灵活,更有创新性,经常会出现一些以前没见过的题目。但是北京土木学院有固定题型,不会改变什么,容易得高分。

第二,最初的测试体验。

英语:考研的英语成绩与你是否通过了英语四六级无关。只要有学英语的方法,你投入时间复习,还是可以拿到高分的,四六级也是一样,只是本科期间不知道怎么学。《考研英语词汇,词根联想记忆法》于,刚买最新版。早上,你记忆力好,头脑清醒,多背了几个单词。然后,到了晚上,就可以重新温习了,来来回回,熬夜单词断了,阅读理解也很重要。他的重要性与语言并列。可以先看题目,找出题目的关键词,再回到文章中寻找答案。一般来说,题目的顺序与文章中段落的顺序是一致的,所以按照这个原则寻找答案更有针对性,也更准确。最后,是提高你的阅读速度。外文期刊可以在微信官方账号或者各大软件中搜索,这样以后很容易上手真题模拟训练。

数学:数学主要是指放暑假的得到数学,所以不要分时段复习数学。暑假的两个月是最宝贵的复习时间。第一轮可以在4-6月举行。这期间有课程要学,所以时间比较分散,这是复习的基础。当我们通过第一本教材的时候,我们会把要求从7月份提高到暑假开始的9月份,这也是最难的两个月。我们推荐视频、讲义和题库。

政治:考研的政治复习可以放在最后。推荐涛哥的强化课程和他的优秀题库。一路跟随涛哥的脚步。你可以听他的课,在讲座和视频里做他的题。因为政治很烦人,你需要一个有趣可爱的灵魂老师带你前行。背诵材料萧秀荣的四套卷和涛哥的材料就行了。石老师不需要他们。我用过他的材料,发现除了增加我的背部。

诵压力,其它的用处不大,最后任燕翔,米鹏,蒋中挺的3、6、8套模拟卷自己简单模拟一下就好了。


专业课:结构力学上下册内容全考,而且基本上每章内容都会涉及到,题型全部都是计算题,从17年开始难度提升好多。关于混凝土,题型为选择填空判断各10道(80分),简答5道(30分),计算2道(40分)。北工大结构力学总体难度不大,主要的特点就是考试范围较多,很少有学校的结构力学考试范围比北工大多,但是这不算难点,主要考察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计算。我是从7月份开始正式复习专业课的,每天都保证有固定的时间学习专业课,基本的复习节奏就是7-12月专业课时间分配由“少--多--少”。第一个“少”是指相对于数学和英语花费较少时间进行第一轮专业课复习,主要复习基本概念和解题方法,适当的练习辅助;第二个“多”是指用大量的时间做题,不止一遍的刷题;第三个“少”指考前不多的时间内重做错题重点题,牢记公式定理。


我的整个复习就用了两本资料,即于玲玲第二版结构力学考研辅导书和北工大结构力学考研历年真题,偶尔翻看本科教材。北工大的结构力学和于玲玲的书十分契合。第一章就是考察几何构造分析和计算自由度,其他的冷门知识点从来不考。第二章是整个结构力学的基本知识更是重中之重,就是快速画弯矩图,主要对连续梁、桁架、刚架和组合结构要掌握,三铰拱从不会考,我认为这章的题要做三遍才能巩固快速画弯矩图的知识点。对于影响线主要掌握静力法和机动法作多跨连续梁、桁架和间接荷载作用下的影响线,基本不会考影响线的应用,偶尔年份也仅仅考察固定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值。对于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从未单独考察,但图乘法却贯穿所有计算题,非常重要。力法和位移法每年必考两道大题,力法的题最多两次超静定,图形也是常规图,比于玲玲书上的很多题都要简单,在保证计算的前提下加快速度,唯一的方法就是在第二个“多”阶段大量刷题,常规题即可。位移法的题近几年一直结合两次对称性考察,本身计算量不大,但思考较多,需要比较深刻掌握对称的知识点,于玲玲书上有几道经典例题,要反复练习。对于力矩分配法也是根据对称性取半结构计算连续梁和刚架,主要在于基本概念的掌握,不会考无剪力分配法。剩下的考点就是结构力学专题部分,矩阵位移法概念较多,易混淆,难点不在于计算,而在于对概念的清楚。结构的动力计算主要在于多自由度体系的自由振动,不会考有阻尼的情况,理解掌握柔度法刚度法,本章的计算量较大,但相对于数学的计算量而言也不值一提,不过一定要牢记计算公式。极限荷载和结构稳定计算两章在本科阶段基本很少学,但是北工大每年必考,不过难度很小,属于送分题,掌握历年真题再结合于玲玲书上例题多多训练即可掌握。


对于专业课,我个人的一些心得:首先,于玲玲书上的例题很多有些也很难,完全没必要全做,每章都有重点例题多多练习,最好三遍以上,重视2017年以后的真题,真题至少做两遍,重点更要多练。其次,对于参考资料的选择,我之前说了只需要于玲玲和真题即可,其他的基本不需要,结构力学知识点固定,没有什么特别指定的教材,我觉得本科教材即可。对于市面上流传的李其林结构力学,本人只推荐他的快速画弯矩图部分,其他的没必要,因为李其林结构力学是面向所有考结力的学校,范围更广,尤其是有些部分讲的难度太大,不适合北工,个人觉得结构力学难度值大致分为三阶:于玲玲<李其林<朱慈勉(同济教材),考北工大结力只需于玲玲足矣。另外,推荐一下东南大学单建教授的《趣味结构力学》,可以提升对结构力学的兴趣,并且有助于解答考研结力中的一些疑难问题,值得一看。最后,想说的是北工结力不难,理解好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反复练习,定能考取较为理想的成绩。大家如果专业课有困难的话,也不妨报一个专业课辅导班,比如新祥旭考研专业课一对一辅导课程,针对性强,上课时间可以灵活协商,课下还可以免费答疑解惑,对专业课应试备考这块的帮助非常明显。


三、复试经验


参考近五年的复试线,一般都在325-330分之间,一般高于复试线30分以上,即总分在355以上是相对稳的分数。复试是八选五,但不能选择和初试相同的科目,复试五门虽然较多,但是考察的都是最基本的概念原理,本身难度不大。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只能网络复试,所以取消了笔试部分。但以后还是会和往年一样,有笔试和面试部分。笔试的部分和北工大期末题型类似,我也是根据学校期末试卷来复习的,面试问题主要就是混凝土与土力学的简答题问题和一些发散性的问题。英语不会单独考听力,通过回答老师的英文问题,同时考察了口语和听力,英文问题都是最常见的问题,基本大家都会准备的问题。北工的复试第一天是学硕再是专硕,复试完了会很快有老师电话或者短信通知是否拟录取,北工的土木近几年都会有扩招情况,2020年更是比计划名额扩了5人,基本还是初试分高就不会被刷,刚压线的考生也有不少逆袭的。


祝大家一战考研就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