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文化和产业日益融入上海的城市肌理。比如创业园区的咖啡店密度指数,甚至代表了一个地区的活力创新指数。在杨浦、大创智创新示范区、小规模邻里、开放公共空间,有50多家咖啡店、70多个创新创业平台,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在这里出点子、找合作伙伴在生成。今天的《醇香咖啡的背后》系列报道,请听上海广播电台记者程琳发来的《咖啡种子和创业因子的“碰撞”,见证创新的能量》:
“早上好,今天想喝点什么?”“和往常一样,来杯拿铁。”“好的。”
一大早,雅空间创始人马丁像往常一样,在楼下73号咖啡馆点了一杯热咖啡,然后走进办公室,开始忙碌的一天。
“我开始在上海创业。我想变得酷一点,找到有车库咖啡感觉的创业空间。团队中的一些复旦毕业生推荐了这里的创业孵化器INNOSPACE。待了一个月,发现这个空间其实很有意思。我可以遇到很多人,很多创业公司。”
这座毗邻大学路的INNO创智大厦,有很多像雅空间这样的创业企业,也有很多知名企业。每天早上,像马丁一样,一个忙碌的身影走进大楼,打包一杯咖啡,这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一楼的这家73咖啡店是一家创业咖啡店。其创始人林发现,这里的每一家创业公司都有一种追求完美的精神,“73”的品牌文化被定义为“极客咖啡”。
“经过15年的创业决定,这里的品牌文化与创业精神高度契合。每家咖啡店都位于一个医疗创业、科技创新的园区,装修风格各不相同。客人是熟悉的老客人,在店里喝了几年咖啡,见证了他们整个团队的发展变化。也是我们不断探索的动力。"
午饭后,在距离大学路不到两公里的“创智汇”,以及楼上的AISPACE人工智能活动站,多家AI企业正在会议室开展团队活动,楼内一家嵌入式咖啡店正在“烤”做一杯杯醇香的咖啡,供大家享用。纯烤市场运营总监张志天表示,自2018年起,来自英国的“纯烤”进驻上海。目前有三家门店,2019年进驻“创智汇”。
“从园区的角度来看,它比商务会谈要快。周卡一周可以喝7杯,比如70元,支持创业者,降低咖啡门槛,不要在生活之外有太大压力。事实上,我们的单价很低。”
咖啡豆从英国空运,每杯咖啡价格不超过20元。每个月,“玫瑰咖啡”“麻辣咖啡”都在推陈出新,正好契合园区“创新”的内涵。AISPACE创始人刘钦宇认为,一个年轻有活力的空间应该有与创业氛围相匹配的商业。
“这个位置应该是杨浦最好的位置,五角场。在我们的空间里,我们希望有一个与创业氛围相匹配的企业。以前我自己也不喝咖啡,但自从他们来了以后,我也开始每天喝一杯咖啡,这成了我的生活习惯。”
如今,走在不到800米长的大学路上,会不经意间路过一家咖啡店。目前,杨浦大创智地区有15万从业人员在此工作和生活。杨浦知识创新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蒋建兴推开办公室的窗户,指着楼下的大学路。他说,他经常在下班后“打卡”每一家咖啡店,有时候在“咖啡因”的作用下,创业者会获得更多的灵感。良好的创业环境也会让创业更容易成功。
“我喜欢去楼下的咖啡店,但它经常不占座位。仔细听,他们会谈论一个计划和一个项目。咖啡和企业家是相互成功的。当企业家聊天时,generate会大放异彩,回到他们工作的地方采取行动。大创智有4200多家企业,更多的是正在孵化成长的创业型企业。在政策支持方面,我们的持续服务帮助企业在这里成长和发展。”
作者:上海广播电台记者程琳编辑:陈敏编辑:陆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