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化名)是上海一所著名初中的学生,为了在他“最佳手速”的年纪成为一名游戏主播,因为父母断绝了和他的联系,他进行了四次绝食抗议。最后一次,他把自己锁在房间里50个小时。
近日,上海市公安局虹口分局嘉兴路派出所飘影居委会主管民警陈良顺几乎每天都接到家长的求助。他突然成了一名“网络名人警察”,因为他帮助小鹏恢复了学业,进入了所列的重点高中。短信、微信、求助电话此起彼伏,很多都是外地来的家长。
“我接触的游戏少年基本都想做电竞主播。”陈顺收到的第一个病例是小鹏,他已经绝食50小时。据的父亲桂先生介绍,疫情期间上网课时,孩子打开电脑上的“小窗”玩游戏,在家里断网时,破解了邻居家的WiFi密码,继续玩游戏。
试图成为一名游戏主播有时会成为这类青少年玩游戏的借口。当父母对孩子沉迷游戏、漠视学业表现出不满甚至愤怒时,“当一名年收入1000万元的游戏主播”往往成为孩子玩游戏的“最佳梦想”。
为当游戏主播闹绝食
桂告诉记者,2020年整个寒假期间,几乎没有写过一个字,也没有读过一本书,每天都在玩游戏。他的梦想是成为一名拥有初中文凭的游戏主播。“据说一个厉害的主播一年能赚1000万,根本不需要大专学历。”桂先生说,小鹏曾多次告诉父母,他的手速在十几岁时是最快的,如果错过了这一点,他就不能成为一名游戏主播。
由于桂先生拨打了110,警察陈良顺进行了干预。当时,小鹏因为和父母意见不合,已经吃喝了50个小时。
“我自己玩游戏,所以我跟他聊游戏。”陈顺告诉记者,当了警察后,他还参加了《皇室战争》的专业比赛,并获得了中国网上前32名,但最终输给了复旦大学的一名数学系学生。“这个例子可以充分说明,玩游戏不仅仅是关于初中教育。”。
桂先生有一本日历,记录了陈良顺每次来访的时间。日历显示,2020年小鹏中考前几个月,陈良顺去过小鹏40多次。每次,陈良顺几乎都会给孩子发一条信息:不管将来从事什么职业,都要先拿个大学文凭。
“很多孩子都被网络舆论麻痹了。各种网络媒体总是报道电竞主播能挣多少高薪,却从来不说,这个行业背后有多少能靠打游戏、聊天赚钱的人,正在金字塔底层铺路。”梁顺告诉记者,在他后来接触到的游戏少年中,也有“觉得自己长得好看,会玩游戏,所以能挣钱”的女生。
他说有些游戏少年智商很高。以小鹏为例,他决定在中考前夕复学,考上了市一所重点高中。在高中最后一次月考中,他在年级排名220多名之后跃升到了第62名,甚至在数学上拿到了全班第一。
“对他们来说也不是不可能。”最近联系了几十名游戏少年及其家长后,梁顺发现,对于这群智商高、社会认知度低的少年来说,他们最缺的可能就是一门“主播劝导课”。
以为是来打游戏的,没想到还要“上班”
电子竞技综合运营商Hero Sports VSPN的联合创始人、首席运营官郑多是电子竞技行业的“首席说服官”。高飞侠,毕业于北京大学,现为中国传媒大学电子竞技课程客座教授。他的《电子竞技概论》等电子竞技专业必修课,远不止简单的“打游戏”,而是瞄准了竞赛组织、内容制作、宣传转播、电子竞技产业商业化等核心模块,为学生引入了一个不为人知的“职业发展空间”。
郑每天都接到许多朋友的求助电话。“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沉迷于游戏。我希望让孩子们参观我们公司,看看电子竞技公司每天都在做什么。”有时他会给公司里的“电竞选手”打电话,给孩子们上课,“告诉他们每天玩游戏超过10个小时是什么感觉”。
他告诉《中国青年报》和中国青年网记者,一些家长在“不知所措”的情况下,被孩子“忽悠”了。比如有家长认为孩子“手速”快,找郑多推荐“未来电竞选手”。但是从专业的角度来看,每天在人群中速度快的人也在100APM(每分钟鼠标键盘点击量),而在PC电竞时代,顶尖的专业电竞选手需要快手。
达到260-300APM。“直接找到我的朋友的孩子,拍一段手速视频过来,几乎没有一个能打职业的。”郑夺说。由于不懂行,有些家长盲目把孩子送上了电竞之路,但孩子的电竞梦却很有可能半途而废。与此同时,这些在手速最佳年龄段的孩子,也失去了在学习最佳年龄段里继续求学的机会。
RNG电子竞技俱乐部英雄联盟战队负责人阮琛曾向上海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过建议——给那些放弃学业从事电竞工作的青少年一个返校复学的机会。
阮琛告诉记者,电竞业从业者年龄通常在14岁到25岁之间,黄金年龄在15岁到20岁之间。这个年龄段,很多人还在上初中、高中、大学,进入电竞业,就意味着放弃学业。
电竞业顶尖选手的年收入,是全国知名篮球、足球运动员的两倍甚至三倍,明星选手年收入过亿元也是“正常现象”。“很多人觉得可以把电竞作为终身职业。但其实这个行业淘汰率特别高。”阮琛介绍,如果为了电竞放弃学业,年轻人会处在“特别尴尬”的境地,“即便手速快的,训练了半年、一年,发现上不去了,怎么办?”
去电竞公司工作有没有可能?对此,郑夺拿出了自家公司的数据——英雄体育VSPN平台自2016年成立以来,从7个人发展到1500人,公司每年招聘600人,离职式淘汰400人左右。而这些被“淘汰”的人中,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对电竞行业不了解而主动离职的,“不少人说,我以为来电竞公司有很多时间玩游戏,没想到工作这么忙,于是就离职了”。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VSPN工作的员工至少都是本科学历,且以985、211高校为主,其中还不乏香港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等世界名校的毕业生。VSPN的主播,以中国传媒大学播音系毕业生为主。
不懂行的家长和孩子,都在凭各自的想象“鸡同鸭讲”
一个令业内人士担忧的现状是,由于电竞知识的匮乏和普及率不够,导致电竞这个“神秘行业”在家长圈里呈现出支持和反对“两极分化”的态势——有的家长极力反对孩子从事电竞行业,连什么是电竞赛事、电竞主播都不知道,纯粹就是粗暴地不让孩子接触;有的家长则觉得电竞行业能挣大钱,孩子手速够快,可以辍学到行业里闯荡。
这两种极端情形,前者直接导致家庭亲子关系破裂,有的孩子甚至离家出走、住在网吧或绝食抗议;后者则很容易把孩子送上“电竞打不成、读书读不成、工作找不到”的尴尬境地。
据媒体报道,成都一家电竞教育机构,一年招收100多名学员,他们多多少少存在厌学、沉迷游戏等问题。而经过专业培训与各类模拟比赛,大部分人最后都能认清自己与职业选手的差距,回归现实。
“我常常想,如果上星的电视台能多播出电竞比赛的专业解说、中小学校能开设电竞职业规划或者介绍类的课程,家长和学生是不是就不会这么盲目了?”郑夺说,目前电竞赛事的直播多数在一些家长接触不到的小众平台上,比如S10赛事,一年在网络平台上转播4000-5000场,受众数以亿计,但很多家长却从未接触过这样的赛事。“因为不懂,家长要么盲目切断网络,要么盲目同意孩子辍学打比赛。家长和孩子,都在凭各自的想象聊,鸡同鸭讲。”
社区民警陈梁顺也有类似观点,他告诉记者,自己之所以能“实力劝退”为玩游戏而绝食的小鹏,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自己“玩游戏、懂游戏”。“每个孩子,我基本都是拿自己玩游戏的经历来劝退。”最近一段时间,他接触到的前来寻求帮助的网游少年家长,几乎都不具备“懂游戏”的素质。
陈梁顺认为,孩子玩游戏、沉迷游戏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一个较为普遍的社会问题,而这个问题“破题”的关键点就在于能否让家长和孩子都清楚地知道,电竞行业是什么、在电竞业工作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来自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2020年1-3月,我国头部游戏直播平台开播主播数呈不断上涨态势,到2020年3月达到最高值,开播主播数为433.7万人;但2020年4-6月开播主播数逐步回落,6月头部游戏直播平台开播主播数为303.9万人。
上海骑鲸客文化传播公司创始人王霆告诉记者,他的“播赞”公益课程“劝退”了众多想要做电竞主播的青少年。“目前已经培训了约300人。很多年轻人不知道,看上去简单的直播带货、电竞直播,背后细节太多。他们盲目入行,却没做好思想准备。”
最近几天,王霆的课程又收到了一些电竞少年的报名申请,他打算为他们定制一个为期一周、每天都打12个小时以上游戏的培训班,“请专门的选手来给他训练训练,拉拉手速、体能,看他们还想不想继续当游戏主播了”。
王霆说,有的青少年连话都不能流利地说清楚,就盲目地认为自己可以靠做游戏主播挣钱,“我得给他们怼回去,先把学习搞好了、舌头捋利索了,再谈其他”。(记者 王烨捷)
来源: 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