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风起云涌,风投资本推波助澜,每个创业者都梦想裹挟资本快速成功。但是,创业者不具备成功企业家必备的素质,已注定大多数企业必将走向倒闭的结果,而疫情的发生将会让倒闭更快地到来。因此,欲望教育做得再好,素质养成没有做到,创业者将不可能成功。
1.创业教育与中小企业管理
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主来说,敢于冒险、善于捕捉机会、拥有一定的资源是他们创办和经营企业的主要依靠,而他们最缺乏的是管理企业所必需的知识和综合能力。因此,当中小企业发展到一定时期,就会出现管理混乱,或者遇到发展瓶颈,就无法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大部分职业或工作,如会计师、工程师,或者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等岗位,都需要接受长期系统的专业知识教育和考核,在职业生涯中不断磨练自己的技能和能力。相比之下,创办和管理企业是一项比专业技术工作更复杂、对综合素质要求更高的活动。然而,现实中,大多数企业主并没有获得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创业教育机会。因此,很多企业主在面临管理困境和发展瓶颈时,会选择参加各种管理咨询培训课程或报读MBA课程。但是,为了在短时间内获得巨额利润,很多培训班往往采用“鸡血”式的培训方式,以刺激学生的兴奋、洗脑和精神刺激为手段,对学生进行迷惑和误导,却完全没有提供针对性的培训内容;MBA课程的参与者,在组织者有意无意的引导下,专注于交友和积累人脉,从而使MBA课堂成为社交平台;其他专业课程侧重于培养专业人才,无法满足企业主的实际需求。
创业教育误入歧途的悲剧
2013年5月17日,广州诚哲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举办了为期3天的以“丰富生活”为主题的培训课程,内容涵盖生活启发、情感管理、企业管理等。班上很多学生都是企业主和个体户。5月18日,在“情绪管理”课程中,指导老师、培训班负责人刘提出了“水中屏息战胜恐惧”的培训方案,学员黄表示愿意体验。刘负责在游泳池边指挥,胡和李强迫黄下水体验恐惧。刘在岸上给它计时,30秒后,他让受害者黄浮出水面呼吸几秒钟,然后又把它压入水中。经过多次抢救,受害者黄最终无法挣扎而溺亡,经抢救无效死亡。这一悲剧充分反映了当前企业主需要提升知识素养的现实,而现有的咨询培训市场主体,在短期利益的驱使下,有意将企业主引入误区。
2.创业教育的水平决定中小企业的整体发展
其实,企业主需要的不是令人振奋的精神动力,不是过于专业的知识学习,也不是单纯的建立人脉关系,而是符合创业规律、能够培养创业精神、传授创业知识的创业教育。创业应该成为一门专业学科,为在校学生、准备创业的人、已经创业并饱受自身企业管理问题困扰的企业主提供帮助。目前,中国政府正在不断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支持。但是,如果“培育中小企业能力”的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中小企业的发展前景将永远黯然失色,中小企业不断涌现却又迅速消亡的现实也不会改变。
3.创业教育的国际视野
20世纪60年代,创业在美国成为一门学科。美国有100多家创业研究机构,1600所大学开设创业课程,200多所大学提供创业学位教育。在英国《金融时报》世界商学院排名“FT100”的前100所商学院中,有56所学院提供创业学位教育:美国31所,欧洲21所,亚洲4所,创业硕士教育49所,创业博士教育10所。各学院开设了224门创业课程
分为22类。美国最典型的致力于创业教育的商学院是BABSON(百森)商学院和斯坦福大学商学院。BABSON商学院在业内的名气很大,整个商学院都定位于创业研究和教育,在创业学学科的排名中位居世界第一;斯坦福大学商学院在社会大众领域的知名度最高。
西方主要国家排名位居世界前列的著名学府纷纷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反映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是当今世界最为稀缺的社会资源,创业教育已经成为世界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新趋势,必将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4.我国创业教育的现状与未来
与发展国家相比,我国的创业学与创业教育起步较晚,但目前已引起了各方的关注和重视。北京大学教授何志毅就认为:比较军事教育,创业者是可以被教育培养的。军事对抗性强、变化多端、信息缺乏、科学性弱、知识性因素占比相对不高,但美国五星上将几乎都是军校毕业生。企业竞争的对抗性、变化性比军事弱,信息获取性、科学性、知识性都比军事强,因此相对军事而言,商学教育更应该能培养出创业家和企业家。
我国经济多年来持续高速发展,创业活动非常活跃,这既为创业学提供了实践的基础,也产生对创业教育极大的需求。
中国的创业教育应该在参考并改良西方创业教育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更注重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构建中国企业家精神,包括企业家境界、企业家责任、企业家人格;二是由教授和创业实践者共同构建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培养体系,包括创业智慧、创业知识、创业经验。管理学本来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培养创业家更不能仅仅在课堂上传授知识,而应当结合中小企业的实际,在解决企业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企业家的能力与素质。因此,创业教育不能仅仅作为一门学科,局限于培养还没有任何工作经历的在校大学生,而应当走出学堂和深入中小企业,面向刚刚开始创业和已渡过创业初始阶段,开始面临更多管理需求的企业主,直接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中小企业主能力培养”的作用。
作者 | 张健律师 商事法律实践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