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成都7月23日电(记者陈建)一个火车大小的巨大“圆筒”横放在车间里,在“圆筒”的一端,安装着各种蓝黑白相间的叶片。这是修建地铁、开通隧道时使用的“掘进神器”——盾构机。
这是记者在位于四川省德阳市的中铁装备思远重工盾构机西南组装基地,跟随出席四川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的代表们看到的一幕。
中铁装备思远重工盾构机西南组装基地,一台拥有“钻孔神器”的盾构机在生产。新华社记者陈建设
“蓝色是刀盘,相当于盾构机的牙齿,用来打洞。黑色是铁架,专门用来处理岩石。白色的是刮刀,刮走渣土,然后通过螺旋叶片输送到后面。”中铁装备副总经理卓兴建说。
在各种“刀片”的背后,都有一台起到加固作用的组装机。在隧道挖掘过程中,装配工将钢筋混凝土段组装成环。在前面挖一个环,在后面组装一个环。这个“钻孔神器”是通过同时开挖和加固来完成许多困难的隧道工程。
2017年5月,央企中铁装备与民营企业思远重工合作,在德阳建立盾构机组装基地。截至目前,基地已生产盾构机30余台,在成都地铁、Xi地铁、广州地铁、重庆地铁等项目中大显身手。
“过去盾构机主要被德国、日本等国家垄断,需要在国内高价采购。”卓行健表示,目前国内企业通过自主攻关,突破了一系列世界级技术难题,成功实现了盾构机国产化,国产盾构机占据国内市场90%以上。
重装备之都德阳,是中国西部重大技术装备制造基地。位于德阳的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发电设备制造商之一,为全国提供了三分之一以上的大型发电设备。董琦10年来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台F级50 MW重型燃气轮机于去年9月成功点火。目前,董琦已经建立了完整的重型燃气轮机R&D测试制造体系,形成了自主研发和产业化能力,打破了国外巨头的技术垄断。
“这个点火测试有多难?例如,这就像在大风中点燃蜡烛。”董琦总经理助理赵世全说,过去在技术转让方面,外国企业是拒绝的。这些都是“要不要,买不买”的关键核心技术。
过去,重型燃气轮机的这些关键核心技术都被国外控制,国内企业不仅使用成本昂贵,而且充满变数。如果因为某种原因,国外“断供”,国内“买不到”核心部件,电厂只会“瘫痪”。如今,董琦正集中力量自主研发,不断突破“卡脖子”技术,一台又一台“竞赛机器”不断下线。
绵阳BOE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展厅的一场手机展引起了参观者的兴趣。新华社记者陈建设
目前,最“热”的电子信息产业正在四川不断创造新的“火花”。在四川绵阳“中国科技城”绵阳BOE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展厅,柔性AMOLED屏幕可以实现弯曲、折叠等多种形态,给终端产品无限想象空间。BOE项目是绵阳迄今为止最大的单体产业投资项目,也是国内最先进的柔性AMOLED屏生产线之一。
记者从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了解到,下一步,四川将进一步推进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