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与培训(5) ——篇论文
古语有云:“一英雄有三帮”,“三头不如诸葛亮”。当很多人想要成就大事时,他们会邀请自己的兄弟一起为伟大的事业而努力。
但是如果兄弟朋友一起创业,结局会好吗?利弊是什么?
刘邦与汉初三杰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亮)。城镇乡村,呵护百姓,不停地为食物买单,我不如萧何。即使有数百万军队,战斗也会胜利,进攻也会被接受。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出类拔萃的人,我可以用他们,所以我拿世界。”
与他们一起,刘邦建立了西汉王朝。
桃园三结义
关羽“杀颜良,水淹七军,抓禁,砸庞德”;张飞“长阳长坂坡饮回曹骏,江州破闫妍,八蒙山退张合”.
与他们一起,刘备建立了蜀汉。
朱元璋与明朝开国功臣
徐达“率军北伐,打下元朝”;常遇春是“所向披靡,所向披靡”;刘伯温的“匠心独运与国策制定”.
和他们一起,朱元璋建立了大明。
可见兄弟俩齐心协力,成功的概率还是很高的。
兄弟一起创业
直的
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能走到一起的,必定有着共同的目标,彼此了解对方的为人、能力、品德,合作时有什么就直说,不用绕太多弯子。
2.“世界上不存在两片相同的叶子”,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存在。
既懂决策,又会谋划,还善于实践,甚至有点小聪明……这样的人少之又少。
而一件事的成功与否,通常又是需要这些要素的化学反应,作为“头儿”,就需要找到在谋划方面更强的,“打仗”更勇猛的,会写鬼点子的人在身边,组成一个较为完美的团队。
于是,碰上强大的敌人,战胜他的概率就会大大提升。
但是,兄弟间有难易同当,有福难同享啊!
“你牛,老子比你还牛”,以前在一块的兄弟坐不住了,“我和他比也差不到哪儿去啊,凭什么他老大,我老二?”
兄弟间在创业中期相互猜疑,争权夺势,反目成仇的比比皆是。
“飞鸟尽, 良弓藏。狡兔死而良狗烹”。

韩信
楚汉相争时,韩信追项羽至荥阳,却按兵不走。刘邦傻了,问萧何,萧何说:“他这是要讨封啊。”
于是刘邦立刻封韩信为“三齐王”,就是与天王齐,与地王齐,与君王齐。还封他“五不死”,就是见天不死,见地不死,见君不死,没有捆他的绳,没有杀他的刀。
韩信这才去追赶项羽,把项羽打败,为刘邦打下江山。
功高就会盖主,韩信的强大被刘邦深深忌惮。
刘邦执政后期,萧何向吕后献计将韩信引入后宫,然后用麻袋捆住韩信于长乐宫悬锤之室,让宫女们用削尖的竹竿趁乱把韩信戳死,残忍至极。
明洪武十三年(1380)正月,丞相胡惟庸称其旧宅井里涌出醴泉,借此邀请朱元璋前来观赏。

朱元璋与胡惟庸
朱元璋欣然前往,走到西华门时,太监云奇紧拉住缰绳,急不能言,拼命指向胡家。朱元璋感觉事态严重,立即返回,登上宫城时,发现胡惟庸家上空尘土飞扬,墙道都藏有士兵。大怒,以“枉法诬贤”、“蠹害政治”等罪名,当天处死胡惟庸,牵连致死者三万余人,史称胡惟庸案。
灾难远远不止这一例,明朝开国初期功臣有34个,最后被朱元璋杀得只剩下四五个。
其实也可以理解,当一个人的地位与权力达到巅峰时,容易身不由己,自古“一起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啊。”
……
综上所述,兄弟朋友们创业初期好说话,易成事,中后期伴随着矛盾的升级,风险就会变多,我们还是要谨慎应对,制定策略,稳渡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