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北京3月4日讯(记者焦)“像大学生这样的高层次人才,是大力振兴农村、实现三农繁荣不可或缺的。但从整体情况来看,我们的大学生毕业后大多选择在北上广深、深圳等大城市工作,还有少数人回乡就业,服务家乡建设发展。”全国政协委员、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副校长徐景坤呼吁中小学增设九年级。
徐景坤认为,九年级目前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教育价值取向的偏差,很多农村学生对优秀多彩的乡土文化缺乏认识和理解,导致对家乡的认可度下降,对家乡的感情淡薄。许多农村大学生不愿意回家创业找工作。
通过实地考察,徐景坤发现,目前尝试推行九年级的学校教材不到位,基本上都是自己组织编写相关教材,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质量无法保证。此外,九年级涉及当地历史文化、生活环境、自然景观等方面。虽然之前有一些地区尝试在中小学推广地方历史文化教育,但由于多个部门交叉管理,九年级从组织教材编写到实施都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九年级是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也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源头和载体。对中小学生和大学生进行九年级教育,可以使他们从人文、自然、社会等方面了解家乡,增加家乡认同感,达到回乡服务家乡的目的。”徐景坤说。
因此,他建议地方教育主管部门重视九年级,将其纳入中小学教学大纲,在中小学特别是农村中小学实行九年级。为做好九年级教材编写工作,省教育主管部门牵头组织旅游、文化、史志办、地方高校等相关机构,结合区域地方文化,编写九年级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及配套教材,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
除课堂教学外,他还建议结合当地历史文化,通过走访实践、走访调研、特色社团等方式,组织中小学生积极参与当地文化活动,让他们受到当地文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