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县城小型创业什么项目好 县城创业的项目

福建省闽清县塔庄镇岔口村靠生产干粉致富,岔口新农村有了新景象。江祖德

福建省闽清县塔庄镇岔口村靠生产干粉致富,岔口新农村有了新景象。江祖德

新华社福州8月14日电(蒋祖德)8月初秋,是干粉加工生产的好时节。当我们进入福建省闽清县塔庄镇时,每个车间和规模企业都加大马力,满负荷生产。一箱箱干粉源源不断地销往世界各地,生产和销售蓬勃发展。

福建省茶口县的干粉专用粮今年大丰收。江祖德

岔口干粉起源于闽清县塔庄镇,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早在南宋嘉定年间,塔庄镇岔口村的林氏祖先就以生产加工干粉为生,世代相传。2017年,闽清茶口干粉制作工艺被列入福建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茶口干粉经过不懈的传承和发展,现已形成塔庄镇带动农村群众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

福建省茶粉干粉有限公司是闽清县塔庄镇的大型干粉生产企业。近十年来,凭借成熟的加工技术,生产顺利,性能一路攀升,产品获奖无数。2020年,该企业干粉产量8500吨,产值6600万元。该公司总经理黄表示,企业成功最重要的一环是他们遵循制作茶粉的工艺流程,严格控制每一道生产工序,从而保证了产品质量,牢牢占领了市场。

福建付嘉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的工人进行了松土作业。江祖德

林建辉是岔口干粉的第20代传人。他从事干粉生产已有40年。说起茶口干粉,他有很多宝藏。闽清茶口干粉制作技艺入选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他全程参与申报。40年来,他一边不遗余力地收集整理历史资料,一边经营自己的干粉厂。2020年,在塔庄镇古村落东洲村建成了非遗传研究中心,网上名人辈出。古法制作的石雉、臼等老物件,用茶口干粉向人们展示了前世,很多人在这里学会了干粉的技术。

茶口干粉生产由选米、浸泡、研磨、干燥、精制生丸、煮丸、精制熟丸、制粉、煮粉、漂洗、配料粉、晾晒、包装等13道工序组成。茶口干粉选材讲究,工艺精致,生产环境独特,生产出来的干粉与众不同。《福州市志》显示,郑和七下西洋,有一次从岔口为船上士兵搬运干粉,沿途赠送给外国友人。岔口的干粉在明代很有名,并流传到海外。如今,岔口干粉不仅畅销国内市场,还出口到马来西亚、日本、加拿大、美国等国家。

福建茶粉干有限公司的工人包装成品。江祖德

詹世红和张美琴的前辈都是正宗的“干粉家族”,他们共同创办了福建付嘉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专门从事干粉加工生产。目前工厂职工人数已达30人,全部吸纳村里村民。每天生产的3000公斤干粉当天销往福州、上海的农贸市场,销售不缺。2020年销售收入430万元。张美琴自豪地说,有了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技术,在家创业就能成功。

林长龙已连续五届担任岔口村党支部书记

122户参与粉干加工生产,2895人的村庄有近一半的人参与粉干加工生产和销售。他说,在茶口村,几乎人人都知道粉干是怎么做成的,几乎每个人都是熟练的技术工。2020年茶口村粉干产量达到12000吨,产值1.3亿元。村民在村里的粉干厂打工,每月最低收入也有3000元,最高的达7000元至8000元,全村粉干企业一年发给村民的工资超过3000万元,小小粉干让全村人过上了幸福生活。


茶口粉干第20代传人林建辉非遗传习所内演示古法制粉炼丸工序。 蒋祖德 摄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有可为。截至目前,茶口粉干生产企业已扩展到塔庄镇的五个行政村,全镇91家粉干企业年产量20000吨,产值2.2亿元。茶口粉干这个金字招牌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地大企业参与。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份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后人受用无穷。闽清县塔庄镇党委书记林世烽表示,将进一步推动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增强项目发展活力,不断扩大生产能力,让非遗项目“茶口粉干”带动更多的群众就业创业和增收致富。(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