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5月中旬被视为当时“最低门槛”的“海河蔡颖”引进以来,天津的人才引进政策一直备受外界关注。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过去一年,天津市通过海河人才计划累计引进人才15.6万人。在此基础上,天津的人才引进将继续增加。
在京津冀一体化的大背景下,高考加分、医疗资源、通勤北京的可能性,让天津这座著名的现代历史名城,吸引了无数在京漂泊的青年。
一年落户15.6万人
近两年,全国不少新一线、二线城市抛出“杀手锏”,出台“送房”“送账”“送钱”等措施,吸引高端人才落户。就在各个城市“抢人大战”如火如荼的时候,天津海河人才计划于去年5月16日正式启动,此后经历了一系列的完善和调整。
天津作为东部沿海地区的直辖市,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教育优势,吸引了很多人前来定居。
经过一年的沉淀,在第三届世界智力大会新闻发布会上宣布,2018年5月16日至今,天津市共引进人才15.6万人,平均年龄31岁,其中学术型人才8.9万人,合格人才6.75万人,技能型人才8.9万人,中高级技术人才8.9万人,急需人才2224人。高端人才中,引进了两院院士和长江院士。
据介绍,下一步天津将主要在两个领域进行拓展和延伸。一是针对高端人才,即硕士以上学历人才,特别是战略性新人才,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提供配套政策和人才公寓,为其提供政策支持。此外,天津将启动海河匠行动,重点发展四大产业,在引进科研人才的基础上,引进一大批高技能技术人才。
天津财经大学教授丛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海河英才计划很有吸引力,这体现在他们大学的人才引进上。所有引进的人才都可以享受相应的待遇,政府补贴的安家费用也可以实行。
关于海河英才计划对天津经济的影响,丛屹认为,天津从2017年开始就主动下决心淘汰落后产能,这个过程肯定有阵痛。天津今年一季度的数据比较稳定,虽然增速只有4.5%,但是很难得来。
丛屹表示,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石,海河人才计划是天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位于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以下简称“科技园”)的天津中创新策科技有限公司,是2017年6月正式入园的企业之一。公司副总经理张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时选定的公司在天津和Xi安。最终选择天津的主要原因是考虑到天津离北京更近,归属感更强,天津在招商引资时有特别好的人才落户政策。
张文介绍,来这里的大部分都是“老北漂”,是公司研发的骨干,当时有科技型企业落户政策,当时有几个同事办理落户。有了海河英才计划,现在很多同事都在天津注册了。“有了户口之后,就是让他们有稳定的后方,没有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工作。”
张文介绍,公司在这里经营餐饮。同等薪资下,天津能招到比北京更好的人才。在招人的时候,考生最关心的是落户,这是考生考虑的首选。
科技园管委会投资促进局局长王小玮告诉记者,自天津发布海河人才计划、滨海新区也发布鲲鹏计划以来,两项政策出台后,很多企业前来咨询
王小玮表示,科技园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之前引进的几家平台公司现在越来越紧张,已经开始设置更高的门槛。如今,进口企业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无人机、通信等新科技领域。
“在吸引投资的过程中,
人才落户是我们的重要一环。”王晓伟介绍到,要吸引北京的人才、让企业入驻,就要考虑解决企业的后顾之忧。“天津的户口有竞争力,科技园的配套和政策也不错。”王晓伟认为,论重要程度,人才落户应该是企业考虑选址科技园最重要的几个因素之一,毕竟保证团队的稳定性,也是成功的关键。
“从北京来的同事可以用‘乐不思蜀’来形容,这里真的能攒下钱来,现在还有什么比人民币更亲切的?很多同事在中新生态城买了房子,定居在了天津。”对于来到科技园的感受,张文笑着说道。
对于天津近两年一直提的高质量发展情况,丛屹表示,第一是优化营商环境,在业界还是有比较好的反响。第二就是引进优质产能的过程中,也在逐渐见效,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不是单一产业,而是产城融合式的投入。“第三个是财政压力确实很大,政府还是下定决心减税降费,比较痛苦。现在还是体制机制转换过程中,阵痛期是必须要承受的。”
“落户房”需求明显
每个城市的抢人大战都与当地的房地产市场息息相关,随着十几万人进津,天津的房地产市场也发生了变化。
记者了解到,去年海河英才计划出台后几天,总价在150万元左右的小户型学区房一天涨价10万元很常见。当时的监测数据显示,政策出台后的当周周末,房产中介的新增带看量是平常的2倍,二手房成交量是平常的4倍。
天津商业大学城乡建设研究所所长助理王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其实买房最多的人,并不是新引进的这些人才,而是本地的居民。
王伟表示,在人才引进上,引进的人才并不知道政策是不是会一直像最开始说的那样,是没有门槛的那种引进,所以部分人就会恐慌性买房,市场环境在短期内发生了逆转。“大家从原来抄底的心态一下变成追涨的心态。房东原来是甩卖的,也变成了惜售的心态。”
记者根据公开信息统计,从2017年至2019年2月期间,天津商品房销售价格(住宅累计值)在2017年4、5月份达到最高值约为16630元/平方米,之后持续下降,2017年12月约为15138元/平方米,2018年维持在15900元/平方米,2019年2月约为14991元/平方米。
根据2018年全年天津商品房销售面积数据显示,在海河英才计划推出的5月份,销售面积约为92万平方米,之后6、7、8三个月份月均销售均突破100万平方米,其中6月份为全年最高,达到约170万平方米。
2016~2018年天津商品住宅期房销售额累计同比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平均数据约为105%,4月份最高为152.2%。自2017年9月份该数据开始为负,2018年3月最低为-54.7%,从2018年4月份开始逐渐上升,到2018年11月时,该数据为-4.9%。
王伟认为,受限于资金,大部分“新天津人”选择在天津置业时会选择100万~200万元区间的房子。在这个区间内,一种是郊区的房子,另一种是市区内的“老破小”学区房。
王伟表示,从数据上来看成交量是升高了,但是成交价格是降低的。比如,滨海新区大港就有25万元左右的“落户房”。长期来看,天津楼市成交将以低端化为主。
落户仍有渠道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除了在天津工作的人员合规落户之外,一些在北京工作无法获取户口的本科以上学历的年轻人,和希望让自己的孩子在天津上学的无学历人群也有渠道可以在天津落户。
记者以在北京工作想在天津落户为由,致电天津市河北区行政服务中心,其中一名工作人员称,这种情况不符合落户规定,后期会核查出来。
但该工作人员介绍到,本科学历可以无工作(本市跟外地均无工作)方式落户,“需要调档,存到天津的北方人才市场,然后落户到区人才集体户。需要现在网上申请,通过后,再拿着学历证、身份证等证件在前台办理。但是情况不符合的话,就会驳回。”
记者以辞去北京工作再来天津落户是否具有可行性进行咨询时,该工作人员称,只要是来办理时,个人实际情况是本市和外地均没有工作就可以。
但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相关的审核并不像该工作人员口中说的那么严格。
一位已经在天津成功落户的沈女士(化名)告诉记者,她是以无工作方式在天津进行落户,但其实她当时在北京市有正式工作,并且有社保缴纳。
记者了解到,在天津诸多中介中,大部分都有办理天津户口的渠道,根据情况的不同进行收费,少则几万元,多则数十万元。
天津一位资深中介向记者介绍到,对于中介来说推荐落户获取的佣金和差价,要比推荐购房还要高。
一位熟悉天津落户情况的人士介绍,市面上分为两种落户形式,分别是“大白人”和“小白人”,“大白人”就是没有什么学历的,大概需要18万元左右。“小白人”则是有中专学历以上,通过考取一些技能证,再做一些材料,收费是16万元左右。
该人士介绍到,现在市场都是各种渠道,也不乏一些坑人的骗子,真正能操作这件事的人还是比较少。
记者就相关问题曾多次联系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进行采访,但截至发稿时并未收到有效回复。

【热点】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卓达集团实控人向警方主动投案
【聚焦】北京华贸中心的大腾挪:如何从央企、国企落入外资、管理层之手?
【关注】海南楼市冰封期:政府严卡预售证 开发商各出招促成交
【公司】上市申请“失效”后火速更新 中梁控股承诺2019年净利润40%用于派息
【招聘】招聘 || 中国经营报产经中心招聘深度调查记者 中经城事 3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