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初怀柔的气温比市区低几度。花期比城里晚,绿植慢慢变绿。去年为当地办公区做景观设计的石,竣工后将陪同甲方进行验收。虽然陪同,但石作为中建科技集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主持或参与了雁栖湖核心岛等项目的景观设计。石的签字决定了当天的验收能否通过。
签约仪式前,石一行参观了该景观工地。在室外向建筑过渡的过程中,中间的天然花木和包括停车场、道路人行道、路灯在内的人工痕迹都属于景观设计范围。石对施工方的整体施工效果表示满意,但签署验收的前提是对方在验收材料中要明确备注,验收中遇到哪些问题需要改进。
经过一番争论,对方理解了石的要求,同意在几天内完成资料的整理,完成验收。
礼与境
石和她的设计团队主持了雁栖湖核心岛项目的景观设计。2014年交付完成后,她和团队两次升级原设计,迎接两次国际会议。但是对于设计师来说,当他们看自己的作品时,总会有遗憾。
在这个项目中,占地近万平方米的国家会议中心前南广场是石和她的团队在设计和规划中最重要的部分,因为它是这里建成使用后曝光率最高的地方。
景观设计师 史丽秀:(南广场)应该是它的正门,我们要体现它对民族礼仪的需要。那么我们中国人就是一个礼仪之邦,包括我们居民的房子,包括我们传统的四合院,或者我们其他的花园,其实里面都有礼仪的概念。普通人也有一条中间的小道进入房子,然后直接去主房间。我们中国人注重它的序列感,这些序列让游客感到被尊重。不管你是谁来我家,都是一种被礼遇的感觉。
国际会议期间,来自世界各地的贵宾走上红地毯,步入会议厅,也在这里拍照留念,这是一个国家体现好客和礼仪的地方。会议结束时,打卡拍照的游客应该可以留在这里。作为一个会给很多人留下共同记忆的地方,石和她的团队在步道两侧的设计中选择了一种叫做裂褶菌的草种。播种这种草形成的草坪,可以适应北京郊外寒冷的冬天,实现四季常青。
石听说,今年春节期间,很多游客来到了核心岛。在她遇到的游客中,许多人在各国领导人拍照的台阶上拍照。当外围
他普通草坪还在由黄转绿的阶段,广场中却有一小片青葱的绿色能够留在游客相机里,史丽秀收获了使用者良性的反馈。景观设计师 史丽秀:(景观设计)它是一个有生命力的,我们做园林景观,这些植物都是有生命的,随着时间,给你不同的一个回馈。
城与人
作为国家住建部园林绿化专家,史丽秀同时主持设计着几个项目。这其中,创作中的北京石景山模式口片区更新的项目,在五一假期后,有一批骆驼雕塑要上街与民众见面。
景观设计师 史丽秀:(雕塑)是在这个街道不同的区位,也是不同的形态,有一定的叙事性,希望能有代入感,而这些骆驼都是很亲切的,希望跟人能互动的,不是那种纪念性的雕塑,是一种融入生活的,而且小孩还可以骑在骆驼身上,可以玩,是融入生活的一种表达。
骆驼,曾是生活在这个地区人们的重要伙伴,大家的生活、工作都离不了它。模式口,据说过去称为磨石口,明清时期,这里是京西重要的商道。
那时,当地建起了方便客商的茶楼酒肆,街上商贾云集,驼队迤逦。如今,史丽秀希望,骆驼能再次融入当地人的生活,成为他们的伙伴。
景观设计师 史丽秀:驼铃古道是这样的,原来这条路,驼队从京城出去,然后从西边进来。现在走在街巷上还会发现,两边的房子是高于路面的,有些地方还高很多。实际上,上面原来是走人,下面走骆驼比较多,然后在上面一层还有一些驼队运货,骆驼驮的货,拿起来也很方便。现在这条路走车,人车混行的。
模式口还有老北京的生活,它不是仿古的商街片区。而史丽秀和各个团队,要留住当地的原住民,让老区在有生活有生命的前提下进行城市更新,这就需要设计是分阶段渐进完成。
相同的街道,从前,人没有这么多。如今,摩托车在小巷里来回穿梭,忙着收发快递外卖;出租、私家车接送来往过客,和路人同行;道路边就摆着垃圾分类的设施,还有越来越多的游客涌入,要去法海寺等当地景点。很多新的城市生活需求,要通过史丽秀们的设计被合理规划、实现,同时,照顾到原住民和来访者的感受。
景观设计师 史丽秀:我真的第一次来到这里,就觉得烟火气,那种生活的韵味是特别让人感到快乐的。包括在这里我结识了很多人,有老百姓,有建设者,有管理者,这个里头的交流,非常有收获,也越来越觉得,感情深厚对这个地方,而且随着我们的设计的推进,它一定带着古韵,带着历史,带着记忆,然后希望给今天的人提供一个更好的生活。
景观设计师 史丽秀:我小的时候,就是学校的校园里面,满园的丁香花,那是童年的美好,我家门前也有一棵丁香,我想我父母也很喜欢,就是你不能忘怀的那种记忆。
史丽秀出生于1963年,家乡在辽宁沈阳。父亲是陶艺家,同时在大学授课,母亲教授生物化学。因为从小生活的校园有许多丁香树,丁香成了寄托她对父母思念的植物。因为自她从鲁迅美术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以来,就开始不断漂泊在不同的亟待建设的城市。
从珠三角、到长三角,最后伴随国家城市建设回到京津冀。去深圳时只有22岁,但如今的史丽秀似乎比当时更忙碌。近年三次涉及雁栖湖核心岛的景观设计、延庆世园会规划设计,以及6月底马上要交付验收的冬奥会赛区生态修复项目等,从城市中心到城郊地区,她和年轻设计师组队,参与设计的尺度越来越大,难度也越高,很多时候几个项目同时进行。
候鸟归林
2022年冬季奥运会延庆赛区生态修复工程设计,是史丽秀和团队今年重点要交付的项目。虽然已是处在项目收尾环节,要解决的问题依然不少。每个大项目,史丽秀都会安排几位年轻设计师与前方配合沟通。朱燕辉就是协调冬奥会项目的设计师。在设计院里,会议上,她和史丽秀在种植冬季常绿植物的问题上出现争议。
景观设计师 史丽秀:冬奥这项目是我们院李兴钢总建筑师,他来做的整体的延庆赛区的,包括这些场馆等等规划设计,然后我做的是生态修复。最早的时候,希望这个地方在冬季的时候有一些常绿,可能有表现力,但是如果在坡上做了很多常绿,跟周边融合度不够好,特别是冬天。
考虑到冬奥会的举办时间是冬季。一部分意见希望,能在一处显眼的小山坡上多种植些四季常绿树种。但是,周边山林很少看到类似的树种,特别是在冬季,当其他本土植物,披上特有的枯黄灰黑色时,山顶部分几簇刻意的绿色会显得非常不合时宜。为了说服大家修改图纸,史丽秀约定朱燕辉和各方建设代表走一趟工地。
中国建设科技集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景观二所所长 朱燕辉:大家都怕过度修复,就是人干预得太多,你把花枝招展的园林性植物,所谓园林性就是观赏类的。观赏类的放到山里,那它可能只有在精养护的时候才能活下去。所以这些都是在努力地去让大自然用原来的衣服遮体,用原来的生命去给它保水固土,它才是最适合的,这也是我们平常常说的叫乡土性植物。
景观设计师 史丽秀:植物本身,我们要求这个区域里头没有外来物种,一定是在地的,这是从生态保护角度,因为我们遵循生态矩阵表要求。有的地方因为挖了管线,扰动了,扰动以后我们要修复它。我们希望它跟周边的山林是一致的,包括植物品种的选择,包括形态。它能不能更近自然,因为什么?近自然,跟它原来有关的山林相一致,就更适应这个区域,巧因借也是我们尽量去借景,避免人工干预。经过我们的修复,候鸟它还能回来。
表面看,植物的选择是为了与山林一年四季景致保持一致,深层原因是,外观上的一致,意味着生态修复工作更遵从本土条件,植被更易存活。而史丽秀和建设方修复这片山林,最终目的不是冬奥会赛期中的景观呈现,是在人为扰动了这里,赛后的几年内,人们在修复抚育后,还能将这片山林交还自然,恢复它原有的生态系统。最终。一行人同意,顺应周边植物肌理,减少常绿树种。
景观设计师 史丽秀:我是觉得我们其实应该接受四季风景,冬天有冬天的好,冬天的美,冬天就是那么样的一个北方的冬天,冬天的景象,然后我们把整个的植被修复好,那么环境就会更良性,然后我想在冬季飘雪的日子应该非常美。
实际上,这里整个核心区域有17平方公里左右,海拔落一千多米。而每一次调图或遇到争议,都需要设计师与各方参建代表到现场踏勘,实地解决。在史丽秀的朋友圈里,2019年底有这样一张照片,一位施工人员站在山顶,背景是延庆的群山。史丽秀配文说:站在高处,更接近太阳。
景观设计师 史丽秀:我就觉得这些施工的人员也非常伟大。他们在那里比我们艰苦得多,那些施工的人,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跟他一起来去努力,才能把设计真正体现出来,而且设计一个项目想做好,从建设者,从管理者,那么到设计人,到施工的,到监理的,包括材料供应商等等,都是这里的参与者。我们要做好一件事情,每个人都很重要。
在设计师的工作之余,史丽秀还是高校景观设计等专业的硕士生导师,2002年,她编写的园林景观的国家标准图集,至今还在被使用。一方面,她在把自己的工作所学传授给学生,另一方面,她希望年轻人能多行走多参与。而在她的朋友圈中,可以看到,她找到了热爱。
景观设计师 史丽秀:我是特别关注脚印,我记得我上学的时候,尤其在冬天,夜里下雪,早上起来走出第一行脚印,其实脚印是代表你的一个过程,你留下什么,而且脚印是记录人生。你要行路,行路的过程,就是你体验,你去感知, 读书读来的,和你走到那里,那个是不一样的。
(编辑 黄诗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