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如何跟投资人谈融资,创业者与投资人沟通

欢迎来到本期艾问人物!

2021年3月8日,在55位投资者的人群中,投资界发起了“谁是你心中最乘风破浪的女性投资者”的调查吴海燕是被提名频率较高的几位女性投资者之一。

华创资本合伙人熊伟明表示:“我们的吴海燕产量超稳,行业突破兼容性大”;玉林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董事长李宇辉表示:“真正投资一线的祁鸣梁玉玉、华创吴海燕,是我们在医疗和消费TMT两个方向的竞争对手。”

而在行业奖项榜中,吴海燕是获奖名单中的常驻人物。2021年2月26日,在福布斯中国2021年“最佳女性风险投资家”TOP 15榜单中,吴海燕名列其中,这也是她2018年在福布斯中国首次推出“最佳女性风险投资家”。评选后连续第四年上市;2020年12月30日,吴海燕入选2020年投资界公布的“F40中国青年投资者榜”,这是她在Zero2IPO集团和投资界连续第三次推出“F40中国青年投资者榜”。

这位顶级女性投资者背后的故事是什么?

清华大学物理学系才女的跨界冒险

《艾问人物》(iask-media.com)了解到,在投资方面,吴海燕是一个半路出家的和尚,不像有金融、商业专业背景的徐新、祁鸣创投的梁洁玉等女性投资者。17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她从物理学跨越到了风险投资的边界,从那以后,她也经历了很多“投资者”和“企业家”之间的角色转换。

2004年,吴海燕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她已经和四川物理研究所签订了工作协议。她因为一些特殊原因放弃了这个工作机会,选择留在北京。后来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一次偶然的机会,经过朋友介绍,吴海燕认识了刚刚从亚信投资部出来,正在创业的唐宁。

当时,刚从大

学毕业的吴海燕,对风投行业还根本没有什么概念和认知,是唐宁用一瓶矿泉水完成了对她关于投资的启蒙。唐宁随手拿起办公桌上的一瓶矿泉水对吴海燕说:“什么是投资?投资就是这瓶水,成本就是一毛钱,咱们要给它立一个品牌,一个保障,给它重整,最后他在市场上就值一块钱了,你要是提升它的价值,这样推向市场的时候就更值钱了,中间价值提升,这就是投资。”


吴海燕2017年时曾在某次科技峰会上发言,“其实回忆起来,当时也没什么决心可下,就是大四快毕业了,当时觉得以自己的学业背景来讲,跟社会上各行各业的要求都特别不一样。那时觉得至少先找到一个自己能发挥作用和价值的地方,所以当时唐宁面试我,觉得他是很厉害很资深的人,他给我讲什么是股权投资,听起来好像挺专业的一个方向,就觉得可以试一试。”


2006年,吴海燕加入华创资本,成为唐宁、曾锋之后华创资本的第三个员工。


吴海燕曾对媒体介绍,在华创资本起步初期,国内本土基金并不多,而美元基金的LP都在境外,作为本土机构,华创资本很难募集到美元基金,只能用自有资金做早期投资。


资金和资源都有限,华创资本于是既当创业公司的天使投资人,也做它们的管理咨询顾问。“我们自己从第一个投资人起,再帮它做Stategy、做Team building、做BD,然后后面又帮它引入后续投资人”,吴海燕说。


正是因此,华创资本早期投资的数量并不多,但质量都很高,据南方人物周刊报道,2012年以前,华创资本手里的案子不到20个,但是却投出了达内科技、敦煌网、亿美等公司,这些项目在后来为华创资本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2014年3月,达内科技在美国上市,作为天使投资人,华创资本获得了丰厚回报的同时,还从中孵化出了宜信;2015年12月,宜信旗下的宜人贷在美国上市,成为中国网贷第一股;而亿美软通则在2010年时被美国三大机构之一Experian收购;


吴海燕后来回忆,“唐宁孵化了宜信,这是一个标志性事件,他当时就是在用研究创业的角度去帮助华创投资的达内科技,在这个过程中,进而因此自然而然孵化了宜信”。


《艾问人物》(iask-media.com)了解到,在华创资本内部一直有“把手弄脏”的文化,就是把人放到被投的创业企业中,深入参与和了解公司业务。创始人唐宁说,“能给初创企业帮忙就帮忙,因为他们缺少帮助”。


2008年,吴海燕加入到华创资本正式创业前投资的敦煌网去担任CEO助理(2005年,敦煌网获得华创资本的天使轮投资),并担任两个具体部门的职务,深度介入到公司业务中;此外,据吴海燕回忆,当时的敦煌网正在进行B轮融资,在敦煌网任职期间,吴海燕站在创业者的角度代表公司与投资人沟通,她说,“过去是站在外面帮它,现在是在里面帮它”。


2010年,吴海燕回归华创资本,而在敦煌网的这段历时一年半的工作经历,则让她完成了对电商行业理解和认知的进一步积累,也为其后来回归华创资本主导完成对多起电商领域项目的投资打下了基础。


据吴海燕介绍,2010年,华创资本除了做早期股权投资外,还开始尝试做高成长企业债,给华创资本被投企业做一些债权上的尝试和帮助。


2013年后,华创资本开始向机构化更加迈进一步,到2017年底,除了6支VC基金以外,华创资本还与IDG资本一同还成立了“华创IDG天使基金”,累计投出天使轮公司超过一百家,为华创资本和其他优秀VC贡献了大量优质的项目源。


2018年4月,华创资本推出第一只发展基金,专注于投资成长期项目,聚焦于中国境内创新的金融科技、企业软件和服务、消费升级以及技术创新行业里的优质企业。截至2018年上半年,华创资本已经创造出3年现金回报130%的业绩。


专业而果断 捕捉大鱼和独角兽

任何一个投资机构,要在竞争激烈的投资圈中常胜,既要能拥抱变化、又要能用已有的优势撬动自身的积累沉淀滚动发展,在广度和深度上精细耕耘,在这个过程中用专业和耐心,捕捉大鱼和独角兽。


成立至今15年,在投资领域上,华创资本已经从点到线,从线到面,覆盖了企业软件、前沿科技、生命科学、消费升级等领域;投资阶段上,从早期到成长期,覆盖天使轮到C轮,投资金额从数百万元人民币到亿元人民币。在内在建设和投资布局上已经逐渐形成了一套体系。


IT桔子数据显示,截至3月1日,华创资本已经完成了312笔投资,在华创资本所投的领域中,企业服务、金融、电子商务三个赛道项目数量最多,分别为69、44、41起,三个赛道投资项目数量占总投资项目数的近五成。


而这几个赛道正是吴海燕最擅长的领域,也是华创资本布局最早、耕耘时间最长的领域。作为华创资本管理合伙人,吴海燕目前负责着华创资本的投资业务和基金管理工作,并牵头负责华创资本在企业软件和金融科技领域赛道的投资。


(图源:IT桔子)


IDG资本合伙人牛奎光曾这样评价吴海燕:“早期企业没有多少价值可以投,只能去创造。你能很明显地感受到海燕是那种能够与企业同舟共济的人。”


而在很多媒体和创业者眼中,吴海燕敏锐、包容、专业、果敢,而这些特点,也在吴海燕过往主导的投资案例中得到了验证,如:


2014年,华创资本投资了于2005年成立的餐饮SaaS软件公司二维火,在遇到华创资本之前,二维火已经无数次濒临倒闭,但创始人赵光军仍旧一门心思做产品,全然不理会天使投资人的“尽快做市场推广的建议”;不过,当吴海燕向他提出类似的建议时,他并没有拒绝。


“原则、法律制度层面只要不犯错误,如果只是事情判断的层面,我觉得不是什么大问题,不一样就试试呗”,吴海燕说,“第一投资人不一定都对,第二创始人毕竟在一线,如果事情不是那么关键或者致命,去试没关系,因为企业成长就跟孩子成长一样有一个过程,你不让他犯任何错误,他也就什么都学不到。”后来,提到吴海燕,赵光军评价道,她是个 “敏锐而包容”的人。


2010年6月,电商导购平台“什么值得买”成立, 2019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A股“电商导购第一股”。而在成立9年里,什么值得买这家公司仅引入过一笔外部机构投资,就是华创资本。


2015年,吴海燕与什么值得买创始人隋国栋在朋友介绍下结识。在吴海燕看来,“值得买并不是to VC的公司,它可能是社区里面唯一一出生就自带商业模式的,本身就有造血能力,能够自我正向滚动。只是资本可以给他们做更多尝试的勇气和可能性。”吴海燕说,这也是当时为什么华创重仓投入什么值得买的原因。后来,提起吴海燕,隋国栋评价道,她是一个“靠专业打动人”的人。


2016年春节前,吴海燕与每日优鲜创始人、CEO徐正第一次见面。徐正后来回忆当时见面的场景表示,他发现见面之前吴海燕已经对生鲜电商行业做了很多深入研究,“我觉得她当时心里已经对生鲜电商这类产品已经有了一个自己的结论和想法。”徐正介绍,当时在华贸中心的一家星巴克里,他与吴海燕沟通了大概1个小时,接着就去到楼上的华创办公室见华创的其他几位投资人和业务负责人,而后不到10天,华创资本就完成了对每日优鲜的尽职调查并给出详尽反馈,徐正说,“这几乎是我遇到的速度最快而又最为严谨的投资机构尽职调查。”


2017年在接受媒体专访时,吴海燕曾说,自己在投资圈有几个榜样,一个是IDG资本的周全,一个是唐宁,“我觉得,他们是需要仰望的,我不一定能成为他们,资质有限”。


预见十年后的自己,2017年时的吴海燕说,“十年之后我觉得我肯定还是在坚持做股权投资,但是做的方式是不是还跟现在一样,是不是还做完全一样的事情,不一定”,但她会一直选择“做有价值的事情以及和优秀的人建立长久的联系”,“我觉得这个是生活、工作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