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残疾了,重新开始!”老将孙一直用这句话激励自己不断前进。他坐在轮椅上从事研发,制造了一台能精确控制温度和湿度的生态微循环豆芽机,彻底改变了我国延续数千年的传统豆芽生产模式,生产的系列产品成为行业标杆。多年来,他无私地帮助残疾人和退役军人实现了创业就业,体现了新时代退役军人的崇高精神境界。
遇有市民前来“取经”,他毫无保留传授
7月31日,记者来到潍城区潍坊柯华机电设备厂。在生产车间里,坐着轮椅的孙正在检查豆芽的生产情况。从外面看,车间里的豆芽机就像“铁箱”。打开后,它们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场景,豆芽正在生长。按下豆芽机上的“撒”按钮,豆芽机内的架子开始转动,机器顶部开始喷洒清水,保证每一颗豆芽都能“喝”水。
“这些都是早期版本,我们现在已经发展到第七代了。从材料到功能,我们全面改进和提高了酶物理芽苗菜的成功率。”多年来,57岁的孙已经养成了每天去车间转转的习惯。
当天,记者还见到了几位前来学习的市民。孙对自己的创业过程和技术设备毫无保留,并向大家进行了介绍。
谈及研发豆芽机的初衷,孙打破了僵局。1992年,孙,27岁的上尉军官,在训练中不幸受重伤,双腿瘫痪。因为治疗和康复锻炼费用高,我老婆找了几个大桶,用土法做豆芽赚钱补贴家用。为了减轻妻子的劳动强度,提高豆芽的生产效率,孙设计了能自动控制温度和水量的柜式豆芽机图纸,请人帮他把家里的碗柜改造成简易豆芽机。
荣获十几项国家专利,产品成行业标杆
经过十余年的不断完善、改进和升级,孙全面创新了模拟生态微循环机制豆芽技术,走出了一条绿色安全的机制豆芽新路子。之后,孙又相继研发出一种专门用于燕麦育苗和使用LED照明的芽苗机,开拓了将机械芽苗技术应用于生态栽培的新思路。为此,他研发生产了专门用于芽苗菜培育的芽苗机,并对原有的豆芽机进行了改进,研发生产了豆芽及各种芽苗菜的芽苗机。
他发明了滚筒式豆芽切根机、推车式豆芽栽培机、滚筒式、槽排式豆芽栽培筐等十多项新技术和设备。全部获得国家专利。目前,他的系列产品已成为行业标杆和国家技术标准制定者。孙姬发彻底改变了中国延续几千年的传统豆芽生产方式。
“山东省残疾人就业联盟会员单位”“退役军人创业示范基地”……这些牌匾在公司办公区门前熠熠生辉,背后是孙多年来无私奉献,带动残疾人、退役军人等群众创业就业。多年来,他积极投身公益事业,成立了金银条专业合作社,搭建了全国范围内的芽苗菜配送平台,构建了集种植、生产、销售为一体的芽苗菜全产业链,带领国内数万名残疾人、复员军人、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实现创业就业。
对于未来,孙表示,他将继续研发豆芽机,用技术帮助更多退役军人实现创业梦想,帮助更多残疾人过上更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