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作为“全闽乐购聚福建”的首场活动,阿里的聚性价比平台在福建糕点产业带特别推出专场演出,为福建烘焙糕点产品的全国热卖再添一把火。淘宝数据显示,目前平台前30名卖家中,福建品牌多达11个。
大理美食
据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数据,当前福建食品工业规模居全国前五.其中,休闲食品制造业是不可小觑的力量,大理、潘潘、金冠、雅客、秦琴、蜡笔肖鑫、回头客、银鹭、古龙等一批知名龙头企业构成了休闲食品的“福建力量”。去年,我省休闲食品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1651亿元。
虽然销量仍是“头部”,不少业内人士也指出,随着休闲食品消费的不断升级,产品和渠道加速变革,福建一些老牌休闲食品企业的营收或、利润在均出现下滑,有的甚至由于品牌“老化”已逐渐淡出年轻人的消费圈.一批新品牌在中国的崛起也在侵蚀老牌企业的市场份额。如何延续福建作为传统产业的优势?记者展开了调查。
老品牌缺“新故事”?
近日,记者梳理了我省几家休闲食品上市公司的公开数据,发现部分企业的业绩几乎不容乐观。腊味小新食品
其中,泉州某知名休闲食品上市公司营收已从2013年的12.8亿元下降至不足8亿元。去年公司营业利润大幅下降68.1%。另一个省的休闲食品头部企业蜡笔小新连续6年亏损,收入还不到高峰期的30%.
杭州知味观
淘宝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福建的休闲食品企业在平台上仍有销售优势,但整体品牌知名度、品牌影响力、创新力等方面都弱于北京稻香村、上海沈大成、杭州知味观等“老字号”和一些新兴品牌。
上述两家企业都是国内最早布局零食品并完成上市的企业,应该具有先发优势和资金优势。为什么趋势减弱,发展乏力?
福建省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泉州市食品工业协会秘书长余志聪表示,以泉州为代表的福建休闲食品企业大多成长于2005年至2015年。“近年来,一些品牌成为了‘爸爸妈妈’的品牌,对年轻一代缺乏磁性吸引力,必然会导致线上线下市场销售疲软。”
IP老化、缺乏“新故事”注入,几乎成为我省传统食品行业面临的共性问题。数据显示,2020年规模以上食品行业营业收入下降8.6%,利润总额下降20.5%。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人士分析,营收和利润较低。一方面,受海外疫情影响,食品行业外贸出口受阻,国内竞争加剧;另一方面,转型升级的步伐不够快。
“福建的休闲食品大多还停留在果冻、膨化、烘焙、糖果、罐头等‘基础模式’,深加工、特色化、功能化。
产品占比较低,食品加工的潜在价值尚未充分挖掘,这导致特色产品差异化发展不够,产品附加值不高;同时,具备行业示范引领作用的大型骨干龙头企业数量较少,中小企业对人才培养、创新投入和产品研发等存在短板,产业整体竞争力也有待进一步增强。”该人士分析认为。新锐品牌“抢地盘”
老品牌艰难寻求生突破,而一些新锐品却牌已异军突起。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这些新品牌普遍成立于2015年以后,规模不算大。它们大多选择避开与同行业龙头企业正面对抗,基于满足消费者新的时代需求,从细分赛道切入,开辟新天地。
来自厦门的“三味酥屋”就是其中之一。

位于厦门的三味酥屋门店
“缘起一款‘黑凤梨’(“喜欢你”的粤语发音)酥,一对外地情侣专门回到厦门的门店拍了张婚纱照……”这样的“故事”,通过抖音短视频、电商直播等的传播,让三味酥屋的特色糕点名声大噪。
创始人李黎并不讳言通过新媒体起到的宣传效果,但她更想“安利”的是这款加入了台湾竹炭黑粉,主打低糖、健康理念的“新品”。而无论“黑凤梨”,还是另一款名叫“小巨蛋”的产品,都是与网友、粉丝“讨论”后起的名字。
李黎说,2015年前,厦门市面上只有一些廉价多是高糖的酥饼,但她以来厦门旅游的年轻游客为用户画像,判断到低糖糕点正成为新趋势,于是主动迈出转型步伐。一方面,聘请来自对岸的糕点师傅,积极研发主打低糖的糕点;另一方面,积极借助短视频平台、微博等渠道进行推广。去年,企业经过上百次调试研发出的市面首款牛油果酥,经过"直播一哥"李佳琦的站台,再度成为“爆款”。
如今,将鼓浪屿、沙坡尾、烟火八市、海景地铁等厦门的地标建筑、城市风光、风土人情融入产品包装,积极寻求与网红奶茶、故宫等联名打造产品……三味酥屋已经玩转”伴手礼”市场,
数据显示,短短几年,“三味酥屋”已在江苏、湖南等省开出设线下门店,线上销量从无到有,去年已实现销售收入逾7000万元。
有“新故事”“好故事”自然获得资本青睐。同样来自厦门的零食创新品牌“a1零食研究所”日前宣布获得由中金资本旗下中金文化消费基金领投,ROC跟投的近2亿元B+轮融资。
成立于2016年下半年的这一品牌不到四年已完成了三轮总共3亿5000万元的融资。

a1零食研究所
a1创始人周炜平表示,“秘诀”就是用产品敲门。他将a1定义为第三代休闲零食领军企业。“相比前两代,我们将研发视为最大的核心竞争力,通过研发实现产品创新和快速迭代,解决前两代企业过度依赖平台、利润微薄、产品同质化严重等问题。”
据了解,a1采取的是先搞核心研发,再和工厂进行产能合作的“重研发、轻资产”模式。在销售方面,积极拥抱“新零售”,主打自营线下零售品牌门店,采取付费会员制,打通线上线下流量闭环。
目前,a1零食研究所在福州、厦门等地拥有门店,拥有烘焙、坚果、肉制品等六大类别300多个品项,其中包括 “蛋黄酥”、“云蛋糕”等多个受欢迎的单品。而在没有大规模集中营销投放的前提下,a1的去年销售额保持着实现300%的增长。据介绍,今年,企业力争实现50家门店,300万付费会员,10亿销售额。
发力产品升级
“新锐品牌或许体量不算大,但是他们在研发、包装、营销上不断学习、追求创新发展的态度值得大企业学习和借鉴。”厦门是市烘焙与咖啡协会监事长陈炳泉说。
余志聪也表示,休闲食品市场空间很大,福建企业必须要在传统制造能力优势上,加快加大品牌年轻化张力,在产品升级与品牌定位重新加注上下功夫。
记者在泉州采访时了解到,当地不少龙头企业已经未雨绸缪,开始转型调整步伐,布局“未来”。
后疫情时代,社区电商平台崛起,逐步成为新的消费渠道。“我们也积极融入新消费形式中,除了布局传统电商渠道之外,同时加快与社区电商平台的融合。”盼盼食品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据了解,盼盼专门成立的子公司——盼盼领鲜食品,专攻短保质期产品的研发。

盼盼食品生产线
“短保质期产品更加健康、营养、美味,未来的市场空间大。但是,对于短保质期产品而言,市场流通时间短、物流运输半径小,为此,我们积极与朴朴、橙心优选等社区电商渠道合作,利用社区电商配送快的特点,将鲜面包快速送到消费者中手中。”盼盼食品短保事业部产品经理吴锦周介绍说。
为了研发出更多优质的短保产品,盼盼食品还在日本设立了研发工作,引进国际先进食品制造工艺,加大产品创新研发力度。
亲亲食品品牌部经理裴蓓表示,亲亲食品正在从“童年记忆”转型成为“时尚新宠”。 在产品端,企业发力高端,引进日本ORIHIRO工艺技术,正式投产低脂0卡的亲亲蒟蒻果冻,以及和0零脂肪、无负担的蕴能代餐。此外,亲亲食品还通过小红书,以及社群健全电商运营体系,并战略投资了汉口二厂、永璞咖啡网红产品等,谋求传统零食领域外的影响力。

亲亲投资永璞咖啡
对此,余志聪认为,面对市场激烈竞争,大多数企业都在谋求转型升级,多方位发展。未来,以达利、盼盼等为代表等龙头企业将聚焦品牌平台化、多品类化。而部分新锐企业则将瞄准品牌专家化、专业化。“他们要针对不同消费人群去分化去分层,去重新定位消费者研发产品,比如开发儿童类产品、年轻人的潮品牌类产品等等,多维度去满足更多的细分消费者。”
他尤其提到轻资产模式未来获将成为主流。“在资本市场上,轻资产的公司更受欢迎,他们资金使用效率更高,更没有固定资产折旧吞噬大量利润,企业手上有更多资金投入研发与营销上,在更短时间更容易做大。”
省工信厅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深入推进食品工业的产学研合作,加快小众化、分众化、个性化食品研发生产,促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同时,强化财政资金激励机制,鼓励立足食品工业区域特色,细化开拓市场创新举措,加大引导企业实施线上升级行动,推动食品工业与文化、旅游等产业多元融合,创新多元化营销,拓展内外销渠道,促进供需互促、产销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