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全媒体记者成利军通讯员李建国
2月12日,农历大年初一,早上6点刚过,孙和新婚妻子早早起床,从冰箱里拿出饺子煮了起来。不一会儿,桌上就弥漫着饺子的香气。
“现在,我们开始录制视频,给爸爸妈妈拜年,录制吃饺子的镜头。8点发给老人,然后替我向他们问好。对了,我今天值班,就不叫他们了!”孙告诉妻子说:
孙(左)在准备期间和同事一起学习春节节电
30岁的孙是国家电网济源供电公司的一名电力调度员。他的家乡在漯河市舞阳县张华镇的一个小村庄里。春节期间,他响应“就地过年”的号召,决定留在济源过年,把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亲人的牵挂放在心里,融进了一个深深的电网情结。
未能兑现的承诺
“我是家里的独生女,对家人有很深的依恋。本来我答应父母今年春节带卢晓回家给老两口拜年,给他们做个饺子,帮他们做家务。看来你要失去信心了。”孙对说道。
孙和他的爱人几年前刚刚结婚。按照我家乡过年的习俗,正月初一,新婚妻子要先给公婆拜年,然后挨家挨户给长辈拜年,再认家人串亲戚。
原来他们准备回家过春节。孙的父母已经60多岁了,平时生活节俭。进入腊月后,露露给公公婆婆买了一堆新年礼物,给亲戚买了一些济源的土特产。中央提倡“就地过年”,让这对年轻夫妇改变了想法。
孙(右)和他的同事分析电力负荷的变化
腊月二十三那天,他和远在他乡的父母通电话商量,老两口高兴地答应了。“别回去了,工作重要,安全第一,家里一切都好,不用担心。”
父母的理解和支持让他们松了一口气。“留在济源过年,既是响应国家号召,也是满足工作需要。作为电力调度员,节日期间要留在调度室,保证供电。”孙说,当有机会和条件允许的时候,他和妻子仍然会回老家看望父母和长辈,还会和亲戚一起散步。
此心安处是吾乡
“目前负荷89万千瓦,负荷曲线无明显波动,电网运行稳定……”2月12日上午8时,孙在春节期间加入了执勤队伍。他盯着面前的大屏幕,仔细观察电网负荷曲线,并不时在工作台上记录相关数据。
调度员实施轮班制度。由于春节期间供电非常重要,公司将13名调度员分成4班,除正常值班外,其余人员待命。孙主动要求第一天全天值班。他说:“既然你选择就地过年,春节那天留在省电位置更有意义。和电网一起过年很实际。”
电力调度是电网运行的指挥中心,在电力安全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孙认为,作为一名电力调度员,他不仅要细心、细心、细心,还要有责任心。2018年7月毕业后,申请到国家电网济源供电公司工作。经过努力学习,我很快适应了工作环境。仅2020年,他就发布了600多条操作指令,全部实现了零差错;他审核了1000多张工作票和操作票,通过率达到了100%。特别是在端午节、国庆节、元旦等节假日,他总是主动请缨加入执勤行列,小心翼翼守护电网,守护万家灯火。
“这份心安是我的故乡。”用孙的话说,既然选择了济源城,就要把它当作自己的家;因为我们选择了t
p>视频拜年挺好的
“春节是家家团圆的日子,老家的习俗跟济源差不多,全家人热热闹闹聚在一起,很温馨。不过,今年情况特殊,虽说我跟小强回不了老家,但通过视频给亲人拜年,在给他们送上祝福的同时,也觉得亲人们就在身边,感觉挺好。”孙小强的妻子陈璐璐说。
在漯河舞阳的老家,新媳妇初一走本家,初二回娘家,之后依次看望双方的亲戚。由于孙小强初一值班,忙于工作。他跟妻子商量好,初一这天由璐璐通过视频电话,给双方的老人拜年,也给老家的长辈们拜个年。初二他值完班会回来一趟,那时他们俩再一起通过视频给其他亲戚拜年。
“其实,特殊时期大家都能理解,不回家过年并不会冲淡亲情。但我们作为小辈,送给亲人的祝福不能少,必要的礼数也不能少。”孙小强说,“惟愿爸爸妈妈身体安康,惟愿老家的亲人幸福美满,惟愿我们的电网安全稳定。”
编辑:洛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