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7月份经济数据的回落及其未来走势?
兴石投资:整体来看,今年7月经济数据指标下滑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影响:(1)国内局部疫情发酵;(2)极端天气影响;(3)缺乏动力和核心。总体来看,阶段性扰动因素较多,但经济背后仍有积极因素,整体将保持在合理区间。在短期因素干扰经济复苏步伐的情况下,后续政策可能会继续保持关爱的态度。一方面,中央高层会议指出“国内经济复苏仍不稳定不平衡”,“宏观政策要跨周期调整”,表明政策对经济稳定增长有明显的关怀态度。另一方面,从8月份恢复的MLF操作来看,央行小幅降准1000亿元,超出市场预期,再次印证了货币政策回暖的基调,总体上有利于经济复苏。
具体来说:
投资端:制造业投资加速,房地产投资降温,基建投资拖累。7月极端天气影响施工,拖累投资项目落地,进而对整体投资端造成短期影响。1-7月,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复合增长率小幅下降0.1个百分点至4.3%。分项:一是制造业投资增速加快,反映国内需求也在增加。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7.3%,两年平均增长3.1%,比1-6月加快1.1个百分点。回头看,制造业企业利润稳步增长,叠加企业预期相对稳定,制造业投资有望保持平稳增长。二是在政策调控趋严的背景下,房地产开发投资进一步降温。1-7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2.7%,两年平均增长8.0%,比1-6月下降0.2个百分点。三条红线从供给侧削弱了房地产企业的征地积极性,而需求侧也受到房贷利率上调等调控政策的削弱,带动房地产投资增速下行。目前,中国坚持“房住不炒”,坚持“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后续房地产投资可能仍有下行压力,但总体保持稳定。第三,基建投资被拖累。7月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两年复合增速由正转负,一方面受极端天气影响,另一方面受地方隐形债务监管影响。回头看,资金实力增强了。为了在今年年底和明年年初形成实物工作量,预计未来几个月基础设施投资将有所改善。
消费端:受国内疫情和极端天气影响,国内消费暂时下降。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4925亿元,环比下降0.13%,部分地区(河南、江苏、湖南等)社会总零售额。)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下降。但疫情和极端天气都是周期性的冲击,后续的疫苗接种、精准防控的有效实施、居民收入的增加都将支撑消费的恢复。保持居民稳定就业将继续为消费修复增添能量。7月新增就业岗位持续扩大,应届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带来的失业率临时增幅低于季节性,流动登记人口失业率低于上月水平,均表明就业政策稳定就业的效果持续显现。
如何看特债加速发行对利率和股市的影响?
兴石投资:今年1-7月新增地方专项债券1.35万亿元,占全年目标3.65万亿元的37%。专项债券发行缓慢,金融落后明显。根据历史经验,实际之间的差距
从目前情况来看,加快发行专项债券有望带动利率上行,但上行压力不大。今年3月以来,由于流动性较预期宽松,“资金配置不足”导致利率大幅下降。特殊债券的加速发行可能会扭转这一趋势,预计利率将小幅上升。从利率上行幅度来看,我们认为上行空间有限。一方面,中央高层会议为货币政策定下了暖色调,要求“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保持合理充裕的流动性”。但数据显示,经济复苏受短期因素影响不佳,后续货币政策有望随着发债节奏在一定程度上照顾流动性。另一方面,从2018年和2019年的经验来看,2018年7-9月和2019年6-9月专项债券发行节奏较快,但利率并未大幅上升,因此不必过于担心利率大幅上升。在利率小幅上行的背景下,受益于利率下行的市场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高价值资产可能会受到压力,但低价值资产可能不会受到太大影响,甚至可能会受益于财政政策发挥带来的利率小幅上行。
本文来源于财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