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被称为有温度的住宿,有灵魂的生活。对于选择B&B的顾客来说,B&B不仅是一个休息和睡眠的物理空间,也是一个放松和愉悦自己的精神场所。当你走进B&B,你寻找的不仅仅是一个居所,更是一种精神皈依,徜徉在住宅区,不仅仅是山川,更是诗和远方。
随着短视频的流行和流量为王的迭代,“网络名人”B&B进入了大众的视野,大量的资本介入也为网络名人B&B的孵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在行业繁荣的表象下,设计风格同质化,主题元素单一,运营服务不专业,没有合理的财务规划,投资回报和周期远超预期,导致B&B的生命周期大大缩短,这次疫情对B&B的韧性是一次极大的考验,2020年下半年,B&B市场的繁荣有复工后报复性消费的因素。最近,由于“德尔塔”变异毒株的影响,我国疫情呈上升趋势。像这样的反复疫情会反复发生,与疫情共生的现实逐渐被社会所接受。整个旅游业都要面对这个现实。融合创新、跨界合作、寻找新的交通入口、创造更加多元的活力,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点。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中国民宿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未来民宿市场将呈现六大主流商业趋势:
趋势一、城乡互映,触角下沉;
趋势二、资源集约,品牌为王;
趋势三、主题多样,个性定制;
趋势四、管理精进,NGO切入;趋势五、科技赋能,场景别致;
趋势六、强势破圈,产业集群。
其中,“主题多样、个性化定制”最能代表当下的消费趋势。随着消费者的成熟,更多人的注意力不会完全停留在酒店的外观上,而是倾向于追求其内涵、个性色彩和厚度,以及由此衍生的用户体验,成为酒店的核心资产和最昂贵的资源。作为一个标准,酒店的主题将在垂直度和深度的方向上被挖掘和扩展,因此,一方面,多样化的特征完全基于当地的生活和文化遗产。虽然民宿的元素是“去无处不在”,但它们可以实现最终的“本土化”,甚至一个民宿可以承载主人独特的生活和艺术品味;另一方面,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将B&B的产品细分为更精准的主题,从而实现不同的个性化定制,如宠物主题B&B、冥想主题B&B、露营文化主题B&B、观鸟、水下和洞穴主题B&B等。更重要的是,B&B的内容服务不再是供应商的单向推送,而是让作为需求方的消费者参与到各种有趣的具象领域。主客活动双向互动,B&B用户粘性不断提升。
一个有生命力的品牌不是自己创造的,必须和用户一起创造。
le="font-size:15px;">普通民宿只提供住宿体验,网红民宿提供特色地域体验,有生命力的民宿提供融入自然和艺术的人文社区体验,随着消费升级,场景式营销和体验式消费正在各行各业形成新的盈利渠道,作为民宿行业更是得下足功夫才能破局,尤其是在淡旺季分化明显的城市,大连的民宿市场较之三亚,丽江等有着不小的季节性劣势,全年旺季时间加一起不到4个月,如何在淡季也能保持较高的入住率成了所有民宿经营者共同的课题。一个民宿如何才能有生命力?我想这不能也不应该只有一个标准答案,一个有生命力的民宿不只是简单的提供民宿房间或者功能上的满足,而是要做一个脱离世俗,融入自然和艺术的人文社区。
要打造一个有生命力的民宿品牌,有以下几个方向可以突破:
一、消费产品升级
在行业内有一种方法叫“冬病夏治”,也就是淡季的营销要在旺季的时候就开始,因为旺季的时候人们都在关注出行旅游,市场关注热度高,获客成本低,流量大,易传播。所以在旺季做好私域流量的吸纳,用户体验后的评价收集以及客户画像,你的客人都是谁?来自哪?去哪能找他们?他们从哪了解到我们?来的目的为了获得什么?我们能提供什么?他们的心理承租价位是多少?……尽可能详细的描绘出客户画像,然后为他们量身定制,打造活动内容,把卖点做到令人惊讶的程度,产生共鸣,引导传播,裂变出更多私域流量。
在体验性消费环节下足功夫,满足可玩、可乐、可拍、可社交四点。民宿设计里有个名词叫“打卡点”,一个好的打卡点是被设计出来的,而不是客户挖掘出来的,更高级的打卡点不光有景致,更要搭配可传播的设计文案以及拍摄技巧,在什么角度拍?手臂和头怎么摆?支架角度广角配合好更出片,甚至列举一句话的传播文案,比如“山则层峦叠翠,海则半月托蓝”,方便顾客发朋友圈和自媒体传播。把卖房间的运营逻辑升级到卖教育,卖体验,卖差异化,把产品细分,可分为基础产品、IP产品、节市产品以及主题定制。

在所有产品体系内,要有一个内核,就是教育,整个过程既能体验到趣味,也能学习到知识,对活动的内容和过程要做精心的设计,达到与用户能更深度链接。比如烧烤,让主厨先教大家如何烤一块牛排,如何判断牛排是五分熟,还是七分熟,如何搭配红酒,红酒的开启方式,倒酒礼仪,醒酒知识,品酒要点等,再比如皮划艇/浆板不以游玩为目的,从穿救生衣开始,教会大家救生衣原理和自救方法,该项运动的意义跟我们的人生旅途很相似,浆片的每一划都是一步一个脚印,人生从来不会有一步登天的捷径,滨海路有氧徒步/骑行,结果虽然累,但是过程有爬坡,有下坡,有转弯,有美景,就像人生,不会总是一帆风顺,遇到逆境,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更美的风景。
总之就是要设计出可以一年四季都有可玩的娱乐设施和活动内容。围绕你的品牌调性,给用户提供“住+X”的多重选择,用内容重塑空间。关键词:共创平台、人文社区、城市共生。

二、高度融合互联网
如果你的民宿订单来源还只有OTA平台,那你就要错失这一波流量风口了,有数据表明爆款网红民宿OTA平台订单占比不到60%抖音,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以及私域流量的复购率正在逐年提升,一些运营成熟的民宿品牌,50%的订单来自私域流量。而运营好新媒体平台和私域流量不仅能增强客户粘性,还能使品牌更加有温度,一个有故事的品牌更加能让客户认可,而互联网不相信模式,只相信故事。如何运营好新媒体平台和私域流量?重点是培养专业的私域流量运营人才,再是搭建品牌的私域运营体系,最核心的就是“产品定位和内容深耕”。

三、文化创新
消费产品升级离不开品牌定位,结合品牌调性和当地资源,创新融合出新的业态,用文化赋予产品更多生命力。有六个方向可以尝试融合,1、民宿餐饮 2、帐篷营地 3、自然教育 4、户外健身5、文创零售 6、社交平台 。
以上不是简单的增设项目,而是与不同的领域深度融合,合作共赢,共创共享,让专业的人来做专业事,当多样性优于单一能力时,就会产生更大可能性的创新,因为拥有相同能力的人普遍会用相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产生同样的盲点和无意识倾向。

四、年轻化产品打造
现在民宿市场的消费主力军已经不是80后,而是90甚至95后,他们拍照,打卡,美颜发朋友圈,目的就是为了社交,而现在年轻人的社交需求已经从网络虚拟化向线下平台转化,目前市场主流是剧本杀和轰趴。拿剧本杀为例,100元--400元/人,5人-10人/场,3-5小时/场,这里有故事性,戏剧性和体验性,他们能在这里沉浸其中,忘却烦恼,交友谈心,甚至找对象,所以深受年轻人喜欢。三亚有很多网红民宿引入了汉服主题,给用户提供汉服租赁,配合古典场景拍照打卡,而这只是提供了初级体验,没有故事性,更无社交体验。

五、赋能个体IP
受疫情影响,打造品牌IP将可能是成为当下众多企业战略发展调整的重要决策之一。缺乏IP协助,品牌不足以在当下碎片化的互联网全息时代完成对消费者的最大转化价值,也无法抵御突发风险所带来的冲击。
做好以上四点,把过程和结果做好记录、展现和曝光,玩转短视频平台,再辅以精细化运营和管理。上面提到了想要运营好短视频和私域流量,重点是培养专业的私域流量运营人才,再是搭建品牌的私域运营体系。如何做私信我,送你一套完整的《私域流量运营方案》商业里从来不缺方法论,缺的是可以有效执行的人。我是在保险行业有过10多年客户服务的职业经理人,同时也是在三亚有过民宿行业的创业者,见证过诸多网红民宿的兴起和衰落,也深度思考过在疫情大环境下,如何才能让一家民宿品牌更加有生命力?希望能所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