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2020新股涨跌幅限制 创业板新股上市时间表

7月15日,毕轻松登陆科创板,盘中一度触及185.58元的高点,尾盘收于171.18元。与发行价27.40元相比,上市首日上涨524.74%。7月19日,创业板新股N Reader(读者文化)上市。该股发行价为1.55元,开盘价为13.95元,为当日最低价。尾盘收于31.66元,也是当日最高价,最高涨幅为1942.58%,也创下了今年新股涨幅的新纪录。

读者文化的主营业务是图书策划发行及相关文化增值服务。读者文化经过多年的发展,在选书、策划编辑、版权运营、市场营销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已成为行业内具有较强品牌影响力的企业。读者文化所属行业为文化传媒,2020年营业收入4.08亿元,净利润5155.13万元。无论从行业属性还是表现来看,读客文化都没有亮点。股票刷新IPO上市首日记录显然不简单。

读客文化的行业属性和表现虽然没有亮点,但股票有自己的“优势”。一是发行价低。今年以来,创业板新股低价发行已成为常态。比如伊瑞生物的发行价为5.31元,小明股份的发行价为4.54元,CICC辐照的发行价低至3.40元,读者文化的发行价为2元中的“以下”“下调”至1.55元。而1.55元的发行价也是创业板自注册制以来新股的最低发行价。较低的发行价在股价上市后给了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也为市场资金的炒作创造了条件。

二是流通盘小。读者文化已发行新股4000万股,目前发行量为3756万股。创业板虽然以中小企业为主,但读者文化流通不到3800万股,仍是“口袋大小”。上市公司发行量越小,市场资金的投机性越好。客观来说,读者文化如此小的发行量,也是其股价在上市首日遭遇市场资金炒作时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事实上,除了轻松、读客的文化之外,科技创新板和创业板在今年上市首日就被炒作得沸沸扬扬,涨幅也不是处处都不好。比如纳米科技、CICC辐照、德科数控等新股上市首日涨幅均超过10倍,超过5倍的新股多达21只。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都是以低于10元的价格发行的。

一方面,新股发行价格有下降趋势;另一方面,新股上市后,他们受到资金的疯狂炒作而大幅增加。差距既与市场的投机氛围有关,也与发行价有关。至少上市首日高价发行新股的涨幅不可能像读者文化那么疯狂。因此,问题的根源在于发行定价。

更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发行价较低,无法满足融资需求的上市公司不在少数。科创板、创业板新股虽然冠上了高科技、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创业的桂冠,但部分上市公司的募资实在不敢恭维。比如创业板读者文化的募资只有6200万元,宁波方正只有1.6亿元;在科创板,华谊科技、迈普医疗等多家上市公司仅募集资金2.5亿元。摊销发行费用后,这些上市公司实际上所剩无几。

融资、资产定价和优化资源配置是资本市场的三大功能,但从科创板和创业板的情况来看,至少有一部分是扭曲的。虽然科创板和创业板在市场上发行新股,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制度本身的缺陷和不足,资产定价和融资功能需要进一步发展。毫无疑问,这是新股定价需要改革的根本原因

注册制下,科创板与创业板新股发行价格因基本面因素差异较大,23倍的发行市盈率不再跟随,一股一价的现象显然值得肯定。但由于“剔除10%的高价”,以不超过“四个数字中哪个更低”来确定发行价的现象,也就诞生了所谓机构抱团报价的现象。在某些情况下,询价机构的报价出奇的一致,这是注册制下IPO定价存在短板的反映。而且,在目前新股定价机制中,还会出现发行人、主承销商和投资者不能玩同一个游戏的场景,这显然违背了新股市场化发行的初衷。

因此,优化注册制下新股定价机制的核心在于发行人、主承销商和投资者之间形成对等博弈格局。我个人建议取消“剔除最高报价10%的规则”,允许保荐机构突破“四个数字中较低者”的潜在限制。在此基础上,可通过市场各方充分询价确定新股发行价格,满足发行人融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