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小小如是怎么当上董事长的 小小创业

近日,2019年杭州市第三届女性创业创新大赛在杭州举行。大赛前,前30名进行了最后的路演,最终决出了杭州十大女性创业项目,分别是如涵控股、钱商电子签约、联川生物、神启在线、尾巴人生、青联、I Backtone、亿邦人、易先进科技、年糕妈。

女性已经成为创业浪潮中的重要力量。在昨天举行的颁奖典礼上,杭州市妇联主席楼玉洁提供了一组有趣的数据:

目前,在杭州注册的市场主体法定代表人占比超过30%。今年新注册的市场主体中,法定代表人占比34.83%,比去年同期的26%提高了8.18个百分点;

近三年来,杭州女性创办企业增加20.6万家,近一年女性创办企业增加10.3万家;

杭州女企业家排名前三的分别是批发零售、租赁商业服务、住宿餐饮,而萧山、余杭、江干吸引的性企业家最多。

活动上,经济学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关庆友也在《中国式“她经济”:不止是半边天》做了主题演讲。他指出,当中国进入经济转型期,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社会各界心态、消费行为都将发生巨大变化,在变化中,女性创业的优势将逐步显现。

他认为,创新不是来自积累,而是来自弯道超车。技术的演进也为女企业家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机会。

以下是管清友演讲全文(经36氪编辑)

“她的经济”其实并不是一个新词。从社会学家的角度来看,女企业家可以从性别和性格特征方面进行总结。但是从经济学家的角度来说,我们更关注经济数据,所以我想先和大家分享一些数据。

第一个数据,中国女性劳动参与率63%,位列全球第一,的中国女性是世界上最勤劳的女性;

第二是对经济的贡献。中国女性对经济的贡献高达41%,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证明了女性作为半边天的贡献。我们看到世界上数据最低的是巴基斯坦,只有11%。我估计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女性对经济的贡献会超过50%,这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文化现象和经济现象;

第三,女性确实越来越好。例如,从许多指标来看,接受高等教育的妇女比例有所增加。2016年女研究生超过100万,占第一次的一半以上,达到50.6%;《2018胡润全球白手起家女富豪榜》的前十名有一半来自中国,“玻璃女王”周群飞成为全球白手起家的女首富之首。

第二方面,我想和大家分享几个关于中国未来经济预期的特点。

我们知道,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正在经历L型增长。经济放缓可能需要很长时间。事实上,经过仔细计算,距离2009年经济放缓已经过去了十年,按照国际经验来说,我们还会经历十年的减速期,最后经济增长速度很可能会落到平均年增长率在3%左右.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社会各界的心态和消费行为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包括近年来网络名人经济的兴起,但实际上也有经济结构的变化

因素。这个经济结构变迁的因素会长期影响到未来,包括今天在座的各位的商业模式、经营模式和市场。


中国经济正在从投资驱动型向消费驱动型转型,所以今天很多创业项目是关于消费,而且非常具有女性特点。我们的产业正在从制造业主导,转向服务业为主导,其实在这个转变过程当中,女性也拥有比男性更多的优势。


从国际经验来看,当人均GDP达到一万美元以后,会出现一个消费升级的趋势。而中国的消费升级又和其他的经济体不太一样,因为我们消费的规模极其巨大,大到可能我们自己对它的威力都没有足够的认识。


根据欧洲、日本、美国这些发达经济体的经验,在人均GDP达到一万美元以后,这个经济体会是消费奢侈品的主要市场。八九十年代日本是消费的奢侈品的主要市场,而估算一下数据,到2025年,中国人可能会买下全球44%的奢侈品,这个规模大概是一万亿人民币的规模。中国的市场是比日本八九十年代还要更大的东方女性市场。可以这样说,在奢侈品市场上没有人敢得罪中国女性。


数据来源:麦肯锡报告、如是金融研究院


这当然也会给创业者带来新的机遇。中国市场虽然在过去40年里,经历了一个横向扩张的过程,但是我们也看到了纵向的挖掘潜力,这么庞大的市场,它的深度被挖掘的程度还是远远不够的,中国还有巨大的潜在下沉市场。


2018年淘宝双11交易规模为2135亿,今年是2600多亿,从数据上来看,女性肯定是主要的购买力。这就是我们说,要从性别的视角去看待所有的消费。从消费角度,其实可以衍生出非常多领域,我们会看到无论是在食品、母婴,还是旅游、化妆等等各个领域,女性都有她天然的优势。


我想重点讲一下,未来中国会出现一群像日本当年的“渡边太太”或者“渡边女性”(这个词儿不太好,因为有媒体用我就用了)。


日本女性中有80%掌管家庭财政,我不知道中国的数据大概是多高,日本的这个统计数据可以参照一下,但我想中国的数据似乎会更高一点。中国女性运用家庭资产或者家庭财富积累进行投资,这个潮流可能已经到了。


就像我们看到,日本当年在投资市场形成一种“渡边太太”的趋势一样,中国女性在很多投资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一个群体性的现象,比如前几年黄金的购买。


当然从风险和收益的角度来讲,你会发现性别的这种区分特别有意思。比如买房,你会发现买房基本还是男性为主,男性多于女性的。但是我们看到,女性全款买房的比例高出男性4.2个百分点,女性的投资可能比男性更决绝。


从金融产品的比例来看,我们去看互联网券商APP的注册数据,男性大概占到60%,比女性更高一点,也就是说,女性在财富投资和资产配置方面天然更加稳健,比男性更加理性,这跟我们一般意义上去理解女性更加感性是不一样的。男性更有冒险和赌博精神,而女性在投资理财上更加稳健


当然我们女性企业家越来越多的成为商业的中坚力量,这个数据也不仔细列举。从女董事长运营的公司板块来看,上海主板市场接近40%,其实这是一个很高的比例了。在深圳主板大概占11%,中小板我们占28%,创业板占21%。


数据来源:wind、如是金融研究院


当然,除了经济和金融领域,我觉得文化领域的观察也不可或缺。一个女性创业创新的平台,女性的视角、女性的特点,其实和男性的视角和特点非常不一样。


而对于很多创业创新来讲,我们知道无论这些项目是大还是小,他们都不可能是线性的,而是非标准化、非线性的思维。来自于更高层面的人文关怀和哲学思维,可能决定一个项目最终的成败,而剩下的投资、融资可能只是一个技术层面的问题。


简单总结一下,对于中国未来的庞大的市场,我相信,虽然中国进入到了一个经济的转型期,我们经济增长在减速,但是作为女性创业者来讲,我觉得需要敏锐地抓住这个时期,产业结构的变化、技术的演进和商业模式上所带来的这种变化。


很多所谓的创新其实不是来自于以前的积累,而是来自于弯道超车,甚至是跨越式的发展。而这里面技术的演变,也给越来越多女性创业者提供这样的机会。希望女性创业者能够创造出更多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