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小米和乐视的大战愈演愈烈,颇有点你死我活的挣扎。
老纪在想,为什么这两家公司这么水火不容?恐怕是因为他们是“软硬件内容服务合作伙伴”生态系统最完整的两家公司。
当然,双方商业模式的大方向是一样的,小方向还是有些不同的:
小米正在以手机为中心向外扩张,下一步将聚焦智能电视,将路由器作为手机和电视最重要的桥梁,对自制内容不感兴趣。
乐视专注于高质量的视频内容和IP(知识产权),并尝试将内容嵌入所有终端(智能电视、电视盒子、智能手机和智能汽车)。因此,乐视更感兴趣的是将所有优质视频内容收入囊中,依靠内容优势向硬件领域拓展。
目前硬件产品方面,小米在智能手机方面遥遥领先,乐视在智能电视方面略胜一筹。不过,随着乐视加大在智能手机领域的扩张,小米对智能电视的攻击,两大“生态公司”之间的正面交锋也不可避免。
看两个公司的领导,雷军叫“雷布斯”,贾跃亭里有人叫“贾布斯”。说实话,他们都是在模仿和创新苹果模式。他们开发布会的时候,经常会穿t恤和牛仔裤,也是非常简洁的PPT。非常情绪化的演讲,包括一丝忧郁的气质,都和乔布斯很相似。
雷军在总结阿里巴巴的成功经验时曾经说过,要找到一个巨大的市场,聚集最优秀的人,融成无尽的金钱,然后拼命往前冲。他自己做的,贾跃亭也不例外。
创业初期,雷军拥有林斌、黎万强、周光平、黄江吉、刘德、洪峰等。然后王川加入,然后雨果和陈彤加入,6月11日,高通大中华区前总裁王翔加入。
贾跃亭的账号也是如云:刚开始,贾跃亭和ricas一起创业;后来乐视的、乐视商城的、乐视影业的张昭、乐视体育的雷、乐视电视的、乐视移动的率先加入。当然,乐视在内容上也争取到了很多专家,比如央视体育的张艺谋导演、刘建宏、黄健翔等。为了当超级汽车,据说贾跃亭还去了硅谷,从特斯拉等公司招聘了一大批电动车人才。
我们再来谈谈钱。雷军和贾跃亭正在花大价钱打造自己的生态系统。他们之所以敢花大钱,是因为投资者对他们非常看好,给了他们足够的资金。
小米去年拿到10亿美元,估值已经达到450亿美元。在全球所有未上市的科技公司中,它可能仅次于优步。
乐视的钱有点紧。幸运的是,有“上帝创造了一个板”。如今,投资者渴望追逐创业板,创业板已经将乐视的市值提升至1200亿元人民币,即200亿美元。有人没有计算过一个乐视的市值=很多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市值吗?这给了贾跃亭很大的活动空间。
贾跃亭的布局很大,上市的乐视网只是他布局的一部分。比如手机业务还没有投入上市公司,电影行业和体育要分开。钱是怎么来的?贾跃亭用股票抵押换钱,然后借给这些公司。乐视股价上涨后,贾跃亭也准备减持部分股份,套现100多亿元,也借给了这些公司。
聊了很久,老焦做了两家公司的生态系统对比图,供大家参考:
小米施乐生态系统对比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