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世界茶饮,茶饮保健书

喝茶是当务之急,学茶也是。仅仅从互联网上零敲碎打地学习,并不能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结构。但是学茶讲究的是实践,没有茶是绝对不行的,可以边喝茶边选一些专业有趣的书来读。学与思相结合,实践与理论并重。看完这七本书,你也是大神了。

1、《茶经》(陆羽 / 沈冬梅)

《茶经》是世界上最早、最全、最全面的茶叶专著,被誉为“茶的百科全书”,是中国茶道创始人陆羽所著。陆羽一生爱茶,擅长茶道。他以《茶经》而闻名,为中国茶产业和世界茶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被称为“茶仙”。

全书分为上、中、下三卷,共十个部分。其主要内容如下:一的来源;两件事;由三个组成;四种仪器;五煮;六杯饮料;七件事;八出;九是它;十的数字。它是一部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起源、现状、生产工艺、饮茶技巧和茶道原理的综合性专著。它不仅是一部辉煌的农业著作,也是一部茶文化著作。从现在开始,所有的茶书都将立足于此。

2、《茶经述评》(吴觉农)

这本书写于1979年,由于一些波折,花了比预期更多的时间。起初,因为《茶经》的原文比较古老,所以比较版本和研究文本需要更多的时间。就这样,当时写的内容更侧重于《茶经》的注释,然后陆续增加了一些新的注释,产生了初稿。然而,该草案的一些内容已经超出了评论范围。因此,对其进行了精简,并突出了评论意见,将其写入第二稿。最后是修改补充,这是现在公布的第三稿。同时,在修改第三稿的过程中,新的问题需要不时解决。

这本书的写作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大部分作者都提出自己的意见,委托几位老朋友代写。第一阶段的作者是张堂恒同志,他完成了《茶经》的翻译和注释,内容比较简短。此外,邓乃鹏同志对《茶经》的翻译注释也提供了很多意见。第二阶段,梁倩、陈俊鹏写初稿,内容广泛,陈顺年写第二稿,主要是为了减少复杂性,简化。第三阶段,也就是第三稿的终稿,作者是冯金伟和云霞彪,尤其是冯金伟,为终稿的撰写和补充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3、《图解茶经》(陆羽)

《103010》成书于唐代,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是“茶圣”陆羽毕生的茶绝学之心。003010为后世茶人品茶香、练茶道、议茶艺、学茶道提供了范本。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品茶,研究茶艺和茶道。

《茶经》用简洁易懂的文字向读者讲解《茶经》,并配以500幅精美的手绘插图和100张关于茶的分析图表。详细讲解中国古代茶道、茶道、茶道的相关内容,让读者了解《图解茶经》的全貌和正确含义。此外,书中融入了茶道、茶艺、茶俗、名茶、十大名茶等大量现代茶经,并追加了106种中国品茶图片,让你不仅能充分品味《茶经》的深度,还能充分了解中国茶文化的千年历程和当代茶事。

4、《

5601576" qid="6595687571748033796" mention-index="0">茶趣》(王从仁)

《茶趣》共分茶史渊源、古今茶书、名茶趣谈、饮茶风习、鉴泉辨水、茶具品赏、名人茶缘、茶与礼俗、茶与修养、茶与艺文、茶馆趣闻等各部分内容,文字流畅、生动活泼,饶有趣味。书中还从历代版画、书法、国画等作品中,精心选择360多幅图片与文章内容相配合,形成图文并茂的特色,更增添了《茶趣》的趣味。


5、《喝茶的智慧》(赵英立)

中国养生文化源远流长,从古至今延年益寿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以茶养生的历史更是可以上溯到上古神农氏时期,茶为“万病之药”,关于茶防病治病的功效,在历代医学、茶学文献中都多有叙述。


养生茶是在吸取古代茶疗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理论所发展起来的一种养生保健方式,具有成本低廉、成效显著、绿色环保、无毒副作用等优点。《喝茶的智慧:养生养心中国茶》从以茶养生的角度着眼,详细介绍了中华民族养生文化的渊源,并结合选茶、泡茶的相关知识,遵从有病治病、无病健体的原则,按照从治病到保健的逻辑顺序,以问答的形式对于生活中常见慢性病、身体不适、亚健康状态及人们关注的美容美体内容开出了相应的茶方。


对每个茶方的原理、疗效、禁忌、针对症状做了详细说明,便于读者按图索骥,照方配茶,以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6、《茶叶战争》(周重林 / 太俊林)

本书是一本以茶叶为主线的书,讨论这样一个主要命题:为何英国以茶而富强,而晚清却因茶而走向衰亡。《茶叶战争:茶叶与天朝的兴衰》通过讲述了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前后与1888年的英国入侵西藏前后的两段历史,展示了茶运与国运的深刻纠葛。


7、《茶人三部曲》(王旭烽)

本书以绿茶之都杭州的忘忧茶庄主人杭九斋家族四代人起伏跌宕的命运变化为主线,塑造了杭天醉、杭嘉和、赵寄客、沈绿爱等各具不同社会意义和艺术光彩的人物形象,展现了在忧患深重的人生道路上坚忍负重、荡污涤垢、流血牺牲仍挣扎前行的杭州茶人的气质和风神,寄寓着中华民族求生存、求发展的坚毅精神和酷爱自由、向往光明的理想倾向。茶的青烟、血的蒸气、心的碰撞、爱的纠缠,在作者清丽柔婉而劲力内敛的笔下交织;世纪风云、杭城史影、茶业兴衰、茶人情致,相互映带,熔于一炉,显示了作者在当前尤为难得的严谨明达的史识和大规模描写社会现象的腕力。


故事发生在绿茶之都的杭州,忘忧茶庄的传人杭九斋是清末江南的一位茶商,风流儒雅,却不好理财治业,最终死在烟花女子的烟榻上。下一代茶人叫杭天醉,生长在封建王朝彻底崩溃与民国诞生的时代,他身上始终交错着颓唐与奋发的矛盾。有学问,有才气,有激情,也有抱负,但却优柔寡断,爱男友,爱妻子,爱小妾,爱子女……最终“爱”得茫然若失,不得已向佛门逃遁。杭天醉所生的三子二女,经历的是一个更加广阔的时代,他们以各种身份和不同方式参与了华茶的兴衰起落的全过程。其间,民族,家族及其个人命运,错综复杂,跌宕起伏,茶庄兴衰又和百年来华茶的兴衰紧密相联,小说因此勾画出一部近、现代史上的中国茶人的命运长卷。


好了,今天就分享到这里,我们明天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