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讯:畜牧业是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保障市场肉蛋奶等“菜篮子”产品有效供给的战略性产业,是农业结构调整的纽带产业,是促进农牧民增收、奔小康的重要产业。国家重视畜牧业发展,提出加快现代畜牧业转型升级。中国“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
一、现代畜牧业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1、政策支持现代畜牧业发展
畜牧业作为我国农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改善居民膳食结构、提高国民营养水平、增加农民收入等重要社会任务。我国畜牧业发展存在质量效益低下、支撑保障体系不健全、抵御各种风险能力不强等突出问题。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畜禽养殖、动物防疫、加工、流通体系,不断提升畜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2020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号文,要求加快现代养殖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加快现代加工流通体系建设,持续推进畜牧业绿色循环发展。到2025年,畜禽养殖规模化率和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70%和80%,到2030年,分别达到75%和85%。
来源:中国商业产业研究院组织。
2、畜牧业产业规模大
中国畜牧业规模庞大。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9年我国畜牧业总产值为3.3万亿,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26.7%。预计2021年畜牧业总产值达3.25亿元。
3、畜牧业生产能力明显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发展迅速,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2020年全国猪牛羊禽产量7639万吨,比上年下降0.1%。产蛋量3468万吨,增长4.8%。奶产量3440万吨,增长7.5%。
来源:中国商业研究院大数据库。
4、畜牧业产业发展亟待转型升级
畜牧业产业链长,顶部种植,底部屠宰加工,还能带动饲料工业、农机、环保等产业发展,是农业结构调整中承前启后的纽带产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畜牧业也进入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和爬坡期。总体来看,我国畜牧业发展质量仍然不高,在区域布局、生产结构、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不平衡等诸多问题。产业发展亟待转型升级。
二、十四五时期各省市现代畜牧业产业发展思路分析
我国“十四五”规划提出,全面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粮经饲、农林牧渔协调发展,优化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促进水产品生态健康养殖。
地方政府重视发展现代畜牧业,这在“十四五”规划中经常被提及。比如,宁夏“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依托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以高产、高效、优质、安全、绿色发展为目标,引导奶牛养殖向饲草资源丰富、生态容量大的地区集聚发展,大力推广标准化养殖和良种繁育技术,打造沿黄奶牛产业高质量发展优势区。坚持种养结合、草畜融合、循环发展,推进规模化、标准化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