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费的收取是律师最麻烦的事情。如果要价高,客户可以逃跑,但是如果要价低,心理上就不平衡了。尤其是在法律服务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代理费用的协商尤为困难。
代理费一般按照当地标准收取,但也因人而异,因事而异。比如在国有超大型企业,跟你讨价还价是没有问题的。所有费用按标准收取,先办案,结案后再付款。“大店欺主”。对于民营企业,我们可以讨价还价。根据案件的大小和难易程度,我们可以在头脑中设定一个标准。根据我的经验,收费标准控制在目标金额的3%-5%。如果目标金额超过1000万元,也可以缩小收费范围。
代理费的收费方式要灵活适度,不能指望一口吃掉一个胖子。根据我的经验,你能总结以下方法吗:
(1)对于有实力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可以不先谈代理费,而是介入了解案情,收集相关材料和信息。当你研究案情,想出可行的方案时,就把对方绑在你的“战车”上,因为相关的案件证据已经交给你了,而你是知情人。如果你不让你的代理人害怕泄露秘密,你的计划应该是可操作的。这个时候,你提出代理费的问题还不算太晚。实际上,有些当事人等不及了。他会先提收费问题,然后你再讨价还价。如果以后想抓客户,为单位做顾问,可以先办案后收费,不用担心收不到费用。刚出道的律师怕收不到费,但越怕越达不到目的。
(2)对于案例较多的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可以以较少的费用进入企业。只要你认真负责,做好案件,赢得当事人的信任,你就会一个个拿下企业的案件。香港一位著名律师介绍了他的经历,很有启发。刚出道的时候并不知名,企业也不认识他。这起民事案件只给了5000港元,但他没有拒绝。由于他的勤奋和敬业,案件处理得很漂亮,得到了当事人的认可。他在一年内包揽了企业的所有案件。这位律师是香港著名的律师。这种方法叫“向后滑”,同事不妨试一试。
(3)大胆要价。如果你对客户的情况分析得当,客户觉得一定是你的,可以大胆要价。我的一个同事朋友向我介绍了他的成功尝试。有一次一个部招代理人,三个律师申请,另外两个是老同志。他是一名年轻的律师。当事人介绍完案情后,他滑稽地和两位老前辈聊起了案情。轮到他的时候,他花了不到五分钟的时间谈论这个案子。还有人说房地产开发合同是有效合同,他却认为无效。说完之后就离开了。负责招聘的工作人员出去后要了一张名片,没想到中标了。然而,第二天他接到单位的电话,要求就代理事宜进行面试。他要价20万元,但他没有讨价还价。对方认为他有实力,就和他签订了代理协议。此案结案后又接了单位其他案件,数起案件共收取代理费200多万元。这种方法对于刚出道的年轻同志要慎用。能大胆要价的律师,除了真功夫,还必须有一定的社会背景。否则,即使你接下了这个案子,在恶劣的司法环境下,也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
(4)风险代理。风险代理也是律师常用的方法。部分当事人因经济困难确实无力支付代理费或诉讼费。有时,当事人对案件的结果一无所知,不愿意再次投资。所以建议所有费用由律师支付,提成比例可以高一些。我在四川接到一个聚会,他一分钱都没付。佣金比例可以给你60%。有的当事人支付诉讼费、鉴定费、财产保全费,但不支付代理费。如果箱子丢失,将不会支付代理费,您的运输费用和印刷费用将得到补偿。如果案件成功,将按比例提取代理费。所有这些方法都可以尝试,但应该区别对待。对于有实力的企业和政党来说,对农民工或其他弱势群体应该谨慎使用。
风险代理案件难度大,风险真的很大。海口一律师在农村土地所有权返还纠纷中代表海口,起诉海口市人民政府。为了调查归属和演变,他在20世纪50年代到某部队寻找航拍照片,并通过北京专家破案,最终获得第一手证据,打赢了官司。在那种情况下,根据与村里的协议,160万元的代理费应该是应收的,但此时村民没有给,律师以事务所的名义起诉,本来应该胜诉。但当地政法委员会介入法院,称律师有欺诈行为,不能给代理费,责令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使律师藏匿在西藏。这个教训告诉我们,充当群体性纠纷的代理人确实是有风险的。有些来自政党,有些来自当局。如果你失去了你的妻子,你将失去你的军队。
总之,在风险代理的情况下,要择善而行,采用成本计算的方法,尽量收取一部分成本,尽可能降低成本。自私是人之常情,当事人乞求你的时候可以为所欲为,但是有利可图的时候就会变脸。因此,在从事风险代理时,要对风险进行评估,不能抱着挠头的心理盲目行事,否则不幸的后果将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