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组(00999。曾在时尚品牌行业引起轰动的HK)近日公布了2019/2020财年业绩报告,显示其全年营收为77.19亿港元,同比下降12.6%;净利润则首次出现亏损7.46亿港元。
潮牌近年来从“小众”蔓延到“大众”,成为最赚钱的业务之一。然而,作为潮牌红利最大受益者的I.T集团,却意外遭遇拐点,创下近年最惨淡业绩,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老板白手起家,迎娶邱淑贞
I.T集团堪称中国时尚品牌的“鼻祖”。这个“I.T”并不是互联网中的IT,而是“收入团队”的缩写,原本是“盈利团队”的意思,现在却逐渐偏离了这个目标。
I.T集团的创始人沈家伟是传奇人物。他于1968年出生于中国香港。高中毕业后,他没有上学,开始工作。他靠卖水货赚了第一桶金。1988年,他创办了以前卫和时尚著称的I.T公司。他堪称“时尚品牌鼻祖”,逐渐发展成为港澳最大的时尚集团之一,也是亚洲最古老的时尚品牌集团。
然而沈佳伟白手起家创业的故事吸引力不够,世人更关注的是他在1999年嫁给了明星邱淑贞。
婚后,邱淑贞的明星效应对I.T品牌很有帮助。除此之外,她不想只是一个“花瓶”,还要自己担任形象代言人,甚至常年飞往欧洲、日本、韩国为公司挑货。因为她非凡的品味,她试穿和认可的品牌大多符合香港人的口味,一介绍就卖,成为“货中之王”。
邱淑贞和沈佳伟(源视频截图)
I.T集团于2002年进入大陆市场,一度被认为是大陆潮流意识的发起者。依托众多时尚品牌和多个自有品牌的授权,I.T集团迅速扩张,并于2005年3月在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沈佳薇成为服装大亨,巅峰时期代表300多个时尚品牌,拥有b ab、Izzue、5cm、A Bathing Ape等20多个私人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帮助I.T集团上市,邱淑贞不惜将自己所有的积蓄都拿出来。红星新闻记者发现,“邱淑贞女士的银行存款”曾经是抵押物之一,所以可以说她全力以赴帮助丈夫。沈佳薇在上市之初也给了她公司25%的股份。到2011年I.T集团股价达到顶峰时,邱淑贞的净资产已超过20亿港元,远超同期许多明星的净资产。
邱淑贞仍然是信息技术集团的股东。
然而,I.T集团股价已跌至1.2港元左右,公司总市值不足15亿港元,邱淑贞净值也严重缩水。
业绩持续下滑,去年净亏7亿
2017年,担心品牌老化的I.T集团签约明星吴亦凡成为全球代言人,希望保持品牌“年轻化”,吸引90后消费者。
2018财年,I.T集团营收达88.32亿港元,仍在增长,但净利润增速明显放缓,仅为4.4亿港元;2019财年中期,首次出现净亏损7120万港元,年报亏损进一步扩大。
根据I.T集团发布的2019/2020年度财务报告,本财年集团收入为77.19亿港元,同比下降。
降12.6%。其中,在中国香港及澳门地区零售总营收25.8亿港元,同比下降23.3%;在中国内地零售总营收37亿港元,同比下降9.4%;在日本及美国市场零售总收入10.66亿港元,同比上升1.1%。公司年度毛利为47.34亿港元,同比减少16.1%;净利润则亏损7.46亿港元。
I.T集团创下近年最惨淡业绩
对于这份糟糕的年度成绩单,I.T集团在财报中称,集团身处的经营环境极具挑战,在多个运营地的业务都遭受重创。其中,去年在港澳地区关闭了28间店铺;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也直接导致了公司实体门店业务遭受重创。
截至目前,I.T集团全球店铺数量仍有800多家。从近几年财报看,I.T集团的主要收入来源已经逐渐从港澳转换到了内地,本财年在内地还净增了5家店铺。但I.T品牌销售模式仍然较为传统,过于依赖线下实体门店,突如其来的疫情让门店销售陷入了疲软。
红星新闻记者近日走访成都I.T门店发现,作为一家潮牌集合零售商,其门店规模颇大,销售的品牌也众多,但里面购物的顾客却廖廖无几,直观感受是影响力已大不如前。
记者注意到,I.T集团旗下有大写I.T和小写i.t两条品牌线,前者主要销售代理的奢侈品牌、轻奢品牌和高奢潮牌产品,价格昂贵;后者则以中端潮牌、工装、休闲等产品为主,价格相对也要便宜一些。

成都一家I.T门店
红星新闻记者还发现,如今各大商场也纷纷开辟买手集合店,可以说全世界各种新兴小众品牌都能方便地买到,“前辈”I.T集团曾经保持的集合优势也不再明显。而在快速迭代中,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I.T集团面临着巨大的冲击。
潮牌不再小众,“国潮”快速崛起
随着潮牌文化近年来在国内迅速崛起,并有从“小众”向“大众”蔓延的趋势,这一领域仍然大有可为。据《2019中国潮流消费发展白皮书》显示,近年来全球潮流市场成交规模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2017年已达2000亿美元。这意味着,潮牌的背后已经是一个万亿级的大市场。
尼尔森发布的潮牌大数据报告也显示,近年来潮牌消费增速是非潮牌的3.7倍,增长速度达到62%;而非潮牌消费增速为17%。从消费群体看,90后、95后是潮牌的主要消费群体。
麦肯锡发布的《2019年度全球时尚业态报告》分析认为,中国年轻人2019年在潮牌上的花费在350亿至380亿美元,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时尚市场。
对于今天的年轻一代来说,他们不再迷恋昂贵的大牌,代表独特、个性的潮牌反而更受追捧。伴随潮牌的发展,这一领域也出现大量新兴品牌,以及一些人气明星自创潮牌,纷纷对I.T集团旗下潮牌带来了冲击。此外,李宁(02331.HK)、安踏等国产老品牌纷纷转型,并形成声势浩大的“国潮”,也成功吸引了年轻消费者的关注,进一步稀释了I.T集团占有的市场份额。
以“国潮”代表李宁为例,凭借潮牌战略完成了品牌重塑,并迅速焕发青春,颠覆了国产品牌老土、乏味的固有印象,令许多90后、95后年轻人为之着迷。李宁推出的一些跨界时尚“尖货”,往往会成为爆款,甚至会吸引大量年轻人提前预约购买,人气十足。
而李宁在享受到“国潮”转型的红利之后,在全球服装行业遭遇危机的情况下,2019年营收达到138.7亿元,增长32%;净利润14.99亿元,同比大增109.6%。李宁的股价更是已经收回新冠肺炎疫情以来的所有跌幅,并在6月4日盘中再度创下历史新高。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李伟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