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29日晚间,晨鸣纸业发布公告称,公司拟通过转换方式将境内上市外资股转换为香港联交所主板h股(“B转H”)。B-to-H计划实施后,公司持有的h股数量将从528,305,250股增加至1,234,690,516股。h股占总股本的比例将从17.70%增至41.37%。
公开资料显示,公司于2008年成功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成为首家同时拥有h股、a股和b股的上市公司。B转H也使公司成为第一家在现有h股基础上申请b股转股的上市公司。
由于国内政策对b股公司重新上市没有明确的安排,2012年以来,除了CIMC、万科、丽珠集团、华新水泥都尝试从b股转到h股之外,并没有多少企业主动试水从b股转到h股,这次晨鸣纸业申请将在国内发行的b股转换为h股,无疑将为其他b股提供示范效应。
b股市场的初衷是为境内企业筹集外汇资金,但随着外汇资金的逐渐充裕和境内企业境外上市的增加,b股融资的功能逐渐丧失。b股上市的股票很少,受外汇交易等条件限制。b股市场流动性低,投资者参与的积极性越来越差。求b转h是解决b股流动性问题的新途径。
随着资本市场改革的深入,叠加科创板和创业板注册制的落地,b股的改革将是徒劳的。b股历史遗留问题将在公司等积极探路者的引导和资本市场改革的深化下逐步得到解决,未来将出现b股转板潮。
有分析人士指出,B向H的转让将有力推动晨鸣纸业在提高公司市值和流动性、保护H股东权益、提升公司治理水平、缩小AH价差空间等方面的发展。
将提高公司市值 有利于提升整体流动性
根据晨鸣纸业公告,公司总股本29.84亿股,其中h股5.28亿股,b股7.06亿股。截至1月29日,晨鸣纸业h股收盘价为每股4.55港元,b股收盘价为每股3.17港元。b股对h股的折价超过25%。B转H完成后,公司h股流通市值和总市值将进一步提升。随着h股流通市值的增加,公司整体流动性将进一步提升,更容易吸引大机构积极参与市场,有助于股价估值进一步提升。
目前,b股股东中有许多国内外投资者。转股后,上述境内外投资者将亲自参与h股投资,这将进一步丰富公司h股的股东结构。方案正式及时后,AH股的价差会变得更加直观,或者有助于公司进一步缩小两地之间的价差,公司可能有机会重塑估值。
保证现有H股股东权益 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公告显示,b股转h股过程中不涉及新股发行,公司总股本不变,股份总数不变,不存在境外募资情形,不涉及股份认购行为;此外,公司控股股东陈明控股有限公司(“陈明控股”)的全资海外子公司陈明控股(香港)有限公司(“陈明香港”)承诺放弃行使现金选择权。这意味着公司h股原股东持有的h股对应的权利不会被稀释,陈明控股作为控股股东持有的股权占总股本的比例不会发生变化。
控股股东与海外原h股股东的利益更趋于一致。因为h股市场比b股市场有更高的流动性,投资者在
具有更及时的股价反馈,则控股股东将获得更大的动力经营好公司业务,提升上市公司利润表现。因此,B转H将有利于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公司治理结构和投资价值。持续发挥深港通和港股通优势 深化南北双向市场联动
公开数据显示,晨鸣纸业目前为港股通标的之一,且作为行业龙头备受投资者关注。B转H将拓宽企业港股通渠道。沪深港三地互联互通机制建立后,南向资金已成为促进港股交投的重要力量。
去年四季度以来,香港资本市场的活跃度会持续高企。数据显示,截至1月28日,南向资金已连续19个交易日净流入额超百亿。
其实,B转H在资本市场并非新鲜事,万科、丽珠集团此前均成功实现B转H并取得良好效果。虽然本次公司的B转H较先前中集集团、万科及丽珠集团等成功的B转H案例略有不同,公司在已有H股上市的基础上,本次的转股过程将更加简化。
晨鸣纸业表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是全球投资者关注和参与的重要市场。B转H方案实施后,将有助公司国际化进程的加速以及市场价值的合理评估。公司可以继续发挥境外资本市场的再融资便利,以支持公司在基础研究、技术应用、新产品研发及产业链升级,对公司长远发展大有裨益。届时广大投资者也将有更多机会分享公司发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