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南川海拉(三河)汽车灯具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工人们在生产线上忙碌着。记者孟宪峰摄
河北新闻网讯(通讯员李伟记者孟宪峰)2月22日,笔者从三河市召开的“三深化三提升”动员大会上了解到,2018年全市47家实体进入纳税百强,纳税总额152141万元。据统计,这47家单位2015年至2018年的纳税总额分别为11.4385亿元和122.99万元。
近年来,三河市涌现出一批有发展前景、有科技含量的企业,如三河市童菲制冷有限公司、海纳川海拉(三河)车灯有限公司、欧福电器有限公司、廊坊莱尼线束系统有限公司、三河市新宏昌专用车有限公司等。“政府对实体的扶持要舍得‘真金白银’,注重提振企业信心。”廊坊市委常委、三河市委书记韩占山表示,2018年,全市在全面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的基础上,坚持用好财政政策和活财政资金,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
落实配套政策,加快企业转型升级。三河市发挥积极财政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投入近3000万元支持企业提升软实力,加快引导实体经济提升创新能力和质量优势。投入590万元奖励企业上市,投入1482万元鼓励科技型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投入335万元奖励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和新增零餐限额以上企业,投入203万元助推企业外贸出口、提升外贸竞争力,投入160万元奖励获得省级名牌产品和省级质量管理奖的企业。
完善金融支持体系建设,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企业的信贷投放。三河市动用上级资金和配套资金2692万元,落实三河联合、中国农业银行三河支行、邮储银行三河支行等8家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有效调动了金融机构支持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三河市燕郊龙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三河市燕郊玉瑾电子有限公司、三河市宏源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等43家企业累计发放中小企业贷款增量贴息1569万元,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资金压力。投入300万元奖励10家做出突出贡献的金融机构。
有效解决企业融资难题。三河市立足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积极发挥中小企业担保中心作用。2018年,该行与全市7家金融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协议金额超10亿元,为三河市鑫盛木业有限公司、三河市尚德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三河市新型建材有限公司、三河市金陵源机械有限公司等17家企业提供贷款担保1.26亿元,涉及高新技术产业、科技产业、制造加工产业等多个领域。继续加强金融保障,增强经济内生动力。
“2019年,政府共安排7300万元支持实体企业发展,其中提升企业软实力3000万元,科技创新补贴1500万元,增加监管企业一次性奖励资金600万元,设立产业转型(技术改造)专项资金500万元,奖励企业上市500万元,支持企业创业5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