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创新创业人物素材,名人创业的故事

来源:赤峰日报-长城外的赤峰

赵利杰轻松驾驶收割机

立秋时节,林西县荣盛达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迎来了第一波秋收热潮。在赵利杰新城子镇双兴村大亮道子地块,合作社理事长正在和农机作业人员一起收割荞麦。伴随着凉爽的秋风,空气中不仅弥漫着荞麦特有的香味,还有农民丰收的喜悦。

34岁的赵利杰给记者的第一印象是娇小文静。我没想到她会在野外工作,但她勇敢而英勇,开着一辆两英尺多高的大型收割机。她赶紧停下机器,跳下车介绍合作社今年的工作:“今年合作社流转土地6500亩,主要种植蝎子、大豆、小麦、玉米、荞麦,其中有一部分是蒸粘豆包的原料。为村民托管13万亩土地,也是一种杂粮杂豆,再过一周就要全部种完了。”

“只要她乐观向上,认准了事情,多吃苦多疲劳,她就会勇往直前。”在丈夫董梦的眼里,妻子赵利杰始终有一种不服输的坚韧。2012年,呼伦贝尔女孩赵利杰跟随退休丈夫,在林西县新城子镇双兴村安家落户。对生活充满无限遐想的赵利杰,刚进村时是半冷半热的。当时村里吃不上水,房子破了,路不平,手机也没有信号。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只留下留守的老人,耕着几亩薄田。

赵利杰检修了机器

当时很多村民断言,这个漂亮的小媳妇不会待太久。但不久之后,一辆小拖拉机开进了一个小山村,这是赵利杰用嫁妆买的。然后,她开始在村里流转土地,整合了老村民的300亩土地,小两口日夜在田里劳作。秋天,我一下子打了十几万斤粮食,震惊了全村。回忆起当时的场景,赵利杰笑着说:“很多人都不信,他们去我们家检查食品袋。”

梅花香来自苦寒,历尽农耕艰辛的赵利杰,耕耘了规模和效益。2014年注册“东蒙家庭农场”,2017年成立荣盛达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带领村民种植有机杂粮。刚开始夫妻俩只流转了300多亩土地,到2019年已经发展到2.3万亩。拖拉机从原来的一台发展到38台大、中、小型农业机械。农业集约化、机械化生产,大大降低了杂粮杂豆的养殖成本,让合作社和农民尝到了甜头,3500多户农民人均年收入增加了3000多元。

双兴村小米磨出来的黄麦粘粘的,山坡上种的红芸豆好吃。那段时间,赵利杰在想怎么卖这两种杂粮。想卖得更好?她先加工制作了装满黄麦和红芸豆的粘豆包,然后让粘豆包走出大山,通过互联网进入城里人的餐桌。首先,她组织村里的妇女一起打包粘豆包。第一罐粘豆包试制成功。锅子一打开,又粘又香又金黄的粘豆包就让人觉得舌头伸进去了。赵利杰把制作粘豆包的视频发到微信群后,订阅者就聚集起来了。网友们亲切地称她为“豆宝西施”。

2018年,赵利杰的粘豆包迎来了小小的销售高潮。那一年开发了21个销售代理,产品供不应求。全年共销售豆包年糕13万公斤,年营业额100多万元,使周边村20户贫困户和100多名妇女走上致富之路。在网上卖豆包走红后,赵利杰尝试着线上线下销售各种农产品。她创立了“双兴老三区”本地有机杂粮品牌,也就是现在的

ntion-index="2">有机杂粮3400吨、食用菌10吨,年销售额900多万元,产品远销北京、东北、河北等地。辐射带动200多户贫困户脱贫,1640户农户增收。


赵丽杰和乡亲们一起蒸粘豆包


为了让乡亲们最大程度地享受到土地收益,赵丽杰想出了一个“以地养老”的办法。对长期弃耕的土地,合作社用高于市场价格流转,让村民得到流转收益;对有部分劳动能力的老人进行土地托管,减免20%的农机作业费用,并用高于市场价0.10元的价格回收原粮;对有劳动能力无资金的村民,引导他们加入合作社,让他们得到入股分红和工资的双重收益。


2018年,赵丽杰依托合作社又在新城子镇七合堂村规划建设了占地面积50亩的设施农业大棚27个。2018年成功种植平菇、滑子菇等食用菌60万棒。2019年种植了食用菌、火龙果、甜瓜等,建设厂房400平米,冷库160平米,带动周边160多户农户种植食用菌,每户年均经济收入达12000元。2020年改成种西红柿,27个大棚年收入预计可达80万元。


从嫁到偏远山村的小媳妇,到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再到带领周围十里八村乡亲们抱团致富的主心骨,赵丽杰为偏远乡村趟出了一条脱贫新路,她的辛勤付出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和乡亲们的敬佩。赵丽杰先后被评选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区农村牧区青年致富带头人”等称号。


“我不会停止前进的脚步,我要把家庭农场经营好,将双兴杂粮进行精品化、多样化打造,继续提档升级,乘坐‘乡村振兴’的快车,带领本村及周边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规划着自己的未来,赵丽杰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赵丽杰和农户交流种植经验


图片来源 | 林西县委宣传部


本文来自【赤峰日报-塞外赤峰】,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