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消费者评论网(ID: xfpl 1894)
作者:李晓鹤
随着双节的到来,相信很多朋友都开始了旅游度假的模式。大家都知道少数民族是好客的。你知道他们真的喝好酒吗?来到少数民族地区,不要被不同的饮酒习俗‘吓’到。今天,消费君就带大家看看少数民族喝什么酒,有什么独特的饮酒习俗。
云南篇
去云南旅游的最佳时间是3-10月,这是云南民族节日最多的时候,也是水果和鲜花最多的季节。这个长假应该会有更多的朋友去云南。你不仅要看风景,还要体验当地的风俗。云南少数民族有哪些独特的饮酒习俗?苗族说起苗族,不得不提最常见的有两种酒,一种是包谷酒,一般是男人喝的,另一种是糯米酒,苗族也叫甜酒,大部分是女人喝的,还有就是高粱酒和红薯酒。
饮酒风俗:
堵门酒是苗族人民迎客最大的欢迎仪式。至少有一种挡门酒,最多有十二种。当你进入苗寨,这座大都市享有苗族人的堵门酒的“最高礼遇”。但是,喝酒时不要碰杯子。如果碰了酒杯,就已经把苗族人当成好朋友好家人了,一定要一饮而尽一整杯酒。
傣族傣族人爱喝“自酿葡萄酒”,各村的人都酿造自己的传统小罐烧酒(当地人叫“自酿葡萄酒”)。在“自焙酒”中,“糯米酒”是最常见的。
饮酒习俗
竹子作为傣族同胞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也被运用在酒文化中。傣族人喝竹筒酒时,很多人围着一个圆圈坐着,把酒放在圆圈中央的陶罐里。他们用一根又长又细的竹筒在锅里吸饮料,其他人则唱歌取乐。
“纳西族'客家酒”是云南丽江纳西族特有的传统名酒,由高粱、大麦、小麦酿造而成。制备方法复杂,需要密封在瓦罐中沉淀。最短一年,时间越长越好,学历不高。它富含葡萄糖和多种维生素,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饮料酒。
饮酒风俗:
blockquote class="pgc-blockquote-abstract">纳西族人在每有外宾时,总以"客酒"相待。在客人进门时,先将第一杯"客酒"递给贵宾和年长者,以示敬意,然后分送在座的客人。
- 傈僳族
傈僳族喜欢喝水酒,他们自己用苞谷、荞子之类的粮食酿成。制作时先把粮食捣碎,蒸熟后放凉,拌上适量的酒药,放进干净的瓦罐里,盖好,发酵十几天,等发出酒香味,说明已出了酒,启封冲饮。

饮酒风俗:
招待客人时,水酒是必不可少的,傈僳族认为"无酒不成礼",有酒就有了相应的礼节。主人用很精致的竹筒将酒盛满后,往地上倒一点,表示对祖先的怀念,接着自己先喝一口,表示酒是好的,然后将客人面前的其它竹筒盛满,双手举到客人面前请客人饮用,而后主客共同畅饮起来。
内蒙古篇
提起内蒙古,便想到了辽阔的草原和高远的天空,这里造就了蒙古人豪爽奔放的性格,也造就了内蒙美食粗犷的风格。十月的内蒙古有多美,白桦林完美诠释了正宗的秋天,蓝天、白云和黄叶,犹如油画一般,与美景一样,内蒙古的酒也很特别。

- 蒙古族
马奶酒被称为元玉浆,是"蒙古八珍"之一,也是蒙古族用来尊敬老人和招待宾客好友的最佳礼品,每年七八月是酿制马奶酒的季节。

饮酒风俗:
蒙古族人热情好客,主人和客人必须畅饮,来客后,不分主客,谁的辈分最高,谁坐在上席位置。蒙古族接待客人讲究礼节,欢迎、欢送、献歌、献全羊或羊背等都按礼仪程序进行,程序中都要敬酒或吟诵。
西藏篇
很多人着迷西藏,因为它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神秘的人文色彩,以及壮阔的自然风光。10月的西藏颜色最为丰富,牧场、雪山、村庄、悠闲的动物,无不是给眼睛和大脑的享受,同样,藏族人也爱酒,爱喝青稞酒。
- 藏族
藏族人民在远方客人到来时,都要敬献青稞酒。这种酒是将青稞煮熟后拌和酒后,放入陶罐密封发酵,酒色微黄味微甜,酒精含量约10度,被外宾称为"西藏啤酒"。

饮酒风俗:
喝酒时,主人斟满一杯,让客人先喝一口,添满再喝一口,这样连添三次喝三口,最后满杯喝干,这种习惯叫"三口一杯"。劝酒时,主人常诚挚地唱祝酒歌,尤为感人。如果客人不能喝酒,可用无名指蘸点酒,举手向右上方弹三下,主人就不会勉强。
广西篇
有人说广西是没有秋天的,但广西的梯田有,十月正是看梯田的好时节。9月中下旬到11月中上旬,正是稻穗成熟的时候,金灿灿的稻穗层层叠叠,延绵不断,梯田漫山遍野一片金黄,游客络绎不绝,除了美景,也别忘了品尝当地特色美酒。

- 壮族
水酒,又称"糯米酒",是龙胜壮族最喜爱的酒,它是用当地的糯米酿制的,将发酵好的糯米与水按一比一的比例混合,装在罐子里密封,放在阴凉处三四天后饮用,如果长期存放,它会变成陈年酒。

饮酒风俗:
壮族有一种叫敬宾酒,全家人、男女老幼轮流向贵宾敬酒一勺酒,以示尊敬,如果客人不能喝,就把勺子送到嘴里,用舌头舔一舔。
你还知道什么有趣的少数饮酒风俗吗?欢迎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