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3日,复旦MBA 2020年首届公开课暨招生政策发布会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立达三楼正式召开。
作为首届招生政策新闻发布会,复旦MBA首次亮相新修订的招生申请制度、“一核五柱”全方位学习价值体系、新增MIT短期海外课程和中泰iLab咨询实践项目等国际交流合作活动,引导考生克服申请困难。明星教授孔教授精彩的公开课,让考生提前感受到了精彩的复旦MBA课程,再次坚定了报考复旦MBA的信心。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金融学与金融学教授孔)
对标国际,引领国内MBA创新发展
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财政金融系博士生导师孔教授应邀为大家带来了一堂题为《减税:未来政策的支柱》的公开课。他从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出发,阐述了中央政府减税政策出台的背景、作用和目的,指出中国政府未来要做的是持续减税,为中国企业在全球化中提升竞争力寻找更多空间。
开班后,复旦大学MBA项目主任、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会计系副教授齐信娥先生和复旦MBA项目副主任孙龙先生分别对复旦MBA的发展历程、项目成果、项目特色、招生新政策等进行了解读。
(复旦大学MBA项目主任,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闫心怡副教授)
齐教授在介绍中特别提到了复旦MBA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2019年1月28日,英国《金融时报》 (FT)发布了2019年全球MBA项目百强榜单。复旦MBA项目全球排名第34,中国大陆大学商学院排名第1,连续六年排名成绩持续提升,近三年保持全球前50名。在众多含金量较大的分项指标中,复旦MBA项目位居世界前列,学生薪酬增幅位居世界第一;学习投入价值、学习目标达成率、校友职业发展、职业服务四个子指标均为大中华区第一;科研水平、校友推荐、国际化师资、国际化职业发展、国际化课程体验均居中国大陆大学商学院首位。
在美国公布的UTD商学院研究百强排行榜中,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排名全球第83位,亚洲第6位,连续四年位居中国大陆第一。
这些荣耀成就充分证明,复旦MBA作为国内一流MBA教育的领头羊,正在对标世界顶尖商学院,创造更多中国MBA教育的奇迹。
当然,这些成就不可能一蹴而就。它们的背后是复旦MBA近30年的发展和沉淀。复旦MBA是中国第一批MBA项目。自1991年成立以来,经过27年的实践和探索,已成为具有独特优势的国际知名品牌项目。
与时俱进,全方位培养体系更新迭代
作为百年学府,复旦大学一直是很多人的最佳选择。“要选就选最好的”,这是复旦MBA学生经常听到的话。
如何才能给学生一个更广阔的舞台,让他们实现职场和生活的不断升级,满足所有学生对MBA的期待?教育培训体系的创新是关键因素。
p style="font-size:15px;">(复旦MBA项目副主任孙龙老师)在深入研究经济发展新特征、全面融合中西管理教育新理念的基础上,复旦MBA项目坚持大胆创新,逐步形成了“一个核心,五大支柱”全方位学习价值系统,致力于从“知”与“行”两个维度,为社会与经济发展培养“青年精英,未来领袖”。其中“一个核心”即以人为本,以学生全面成长为核心的理念,“五大支柱”则包括课程体系、全球平台、管理实践、领导力提升、终身发展五个不同的培养维度。
在“五大支柱”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复旦MBA先进的课程体系。这个体系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预修、选修的“两级深化”:设置在线预修课,以及选修课的六大专业方向群,致力于培养兼备综合管理和专业方向双重知识体系架构的“T”型管理人才。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复旦MBA六大选修课程群之一的“创新创业”方向正式更名为“创新、转型与创业”。表面来看,这只是名称上的“转型”,但背后蕴含着课程内容和设计的“转型”,回应学生实际需求的“转型”,以及把握市场环境对高端人才需求的“转型”,真正能够帮助学生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历史机遇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课程。
谈及六大选修课程方向,这是复旦MBA依托上海活跃的商业环境,凭借复旦管院的雄厚师资与人文底蕴而倾力打造。其中包括了财务金融、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与大数据、创新转型与创业、产业分析与投资管理、企业决策与领导力六大方向。任课教师由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管理学院及外聘教授、高管们担任。统计显示,2018年全年复旦MBA学生对当年开设的超300门课程平均满意度高达9.5分(10分为满分)。
强强联手,国际交流合作先人一步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商业环境正呈现出更多的不可预见性。在此背景下,复旦MBA强化行动学习,帮助学生能够更加游刃有余地分析并解决企业的现实问题,提升企业发展动能。基于行动学习理念,复旦MBA致力于构筑完整的创新创业生态圈。去年开始,复旦MBA推出了 “聚劲杯”创业大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管理知识的“大智慧”,希望通过创业实践,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帮助他们突破竞争壁垒和发展极限,直面未来挑战。
在创业大赛中,除了100万奖金池的激励机制外,复旦MBA还配有一系列专属定制化教育培训辅导活动,包括“系列基础教育”、“专家问诊”、“师恩常伴”和“参访游历”等多种实践式培养机制。比赛获奖者将享有天使投资配套机制等其他组合优惠政策,以实实在在的举措推进学生创业项目落地生根。
继承传统,扎根本土的同时,复旦MBA也从未停止走向世界的脚步。为此,复旦MBA大胆创新,敢为人先,积极深化与世界顶尖商学院的交流合作,全力为学生打造更高端更广阔的学习平台。
今年,为了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复旦MBA的iLab咨询实践项目就将拓展到泰国,正式推出与泰国朱拉隆功大学Sasin管理学院的首期合作项目。祁教授介绍,iLab项目是复旦MBA最多样化、最有影响力的行动学习项目之一。这可以从一组数据中得到充分说明:至今,复旦MBA已与美国、芬兰、葡萄牙、澳大利亚和在中国本土的超过160家企业合作完成了236个iLab咨询项目;自2010年以来,复旦国际MBA学生参与率达到100%。
与严谨多元的iLab项目相对应的,是方兴未艾的海外短期课程项目,今年将首次开设的MIT短期课程更令复旦MBA学生期待。
实际上,依托于复旦管院的国际知名度,复旦MBA已形成长期、中期和短期三类国际视野拓展的平台,学生不但有大量的机会参与美国、以色列、韩国、新加坡、英国等国家的顶尖院校为期一周的短期课程,也有机会前往近百所全球合作商学院进行一学期的海外交换学习,甚至还有机会申请至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耶鲁大学管理学院、加拿大约克大学舒立克商学院进行一年的第二学位学习,获得中外两所顶尖大学的硕士学位。
此次新开通的MIT短期课程之旅,将组织50名MBA学生,一同前往星光熠熠的MIT斯隆管理学院,与全球最顶尖的人才进行思想碰撞,这无疑为复旦MBA高水平的国际交流合作锦上添花。
创新流程,倾力打造中国教育地标
除了培养体系的精心设计,复旦MBA在最初的招生申请阶段就费尽心思,全力为考生搭建最便捷的申请通道和最全面的展示空间。
复旦MBA 2020的招生将延续其首创的“全员预审”制,考生根据预审结果获得相应条件录取资格,参加全国研究生招生考试达到相应条件分数线即可录取。非全日制中文项目计划招生约700人、全日制英文项目计划招生约100人,并提供总额超过千万元人民币的丰厚奖学金。
值得注意的是,复旦MBA项目预审的特点是全年预审、全员预审、全面预审。为此,学院投入了巨大的精力,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只为不断优化和完善筛选过程,让每一位优秀同学都能通过报考复旦MBA来充分发掘和展示自己的潜力。
不过,“全员预审”制只是复旦MBA诸多的首创举措之一。早在2013年,复旦MBA还首创了无纸化申请设计。据了解,一棵20年树龄的大树可以制造3000张A4纸,仅复旦MBA过去每年申请流程中,就需要用去15000张纸,相当于砍倒5棵生长了20年的大树。为了把环保绿色的理念践行在复旦MBA的每一个细节,也为了方便考生在线申请及提高评委调阅考生申请资料的效率,复旦MBA率先在国内推出无纸化在线申请,往后并被越来越多的国内MBA项目所采纳。
如今,复旦MBA2020年的在线申请将更进一步。目前,复旦MBA的招生申请系统已经进行了全新改版,手机端适配的设计可以满足申请者随时随地填写表格的需求。在填写中,细心的考生还会发现下拉菜单改进、UI设计美化等不少改善考生填写体验的细节亮点。
在申请材料方面,今年的个人陈述部分要求申请人更加言简意赅、呈现亮点。另外项目首次对全日制申请人提出了一篇Video Essay的要求,申请者需录制一段短视频并上传,让考生可以更加全面地展示个人风采。
更令人期待的是,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政立路新院区将于今年正式投入使用。开放式院区、地标式建筑,以及融入社区、融入世界的前沿理念……新院区将承载中国管理教育领航者与世界对话,成为全球思想者、商业翘楚、精英们激荡思维、挥斥方遒、论剑巅峰的殿堂,成为上海、中国乃至世界的教育地标。(永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