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创业史好句,创业史的作者

武九高铁地理位置图武九客运专线站示意图

武九客运专线西起武汉,经鄂州、黄石,至江西九江。线路全长224公里,最高时速250公里,全线有武汉站、华山南站、左翎站、葛店南站、华容南站、鄂州站、鄂州东站、花湖站、黄石北站、大冶北站、白沙铺站、阳新站、林峰站、伊瑞站

【第一站】武汉

武汉,简称“汉”,简称“江城”,是湖北省唯一的副省级城市和特大城市,中部六省省会,中部地区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截至2016年底,全市共有13个市辖区和3个国家级开发区,总面积8494.4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77万人。

武汉位于江汉平原东部,长江中游。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横贯市中心,将武汉中心城区一分为三,形成了武昌、汉口、汉阳三市一河之隔的格局。武汉又被称为“百湖之城”,拥有中国最大的城市湖泊,——东湖,湖泊众多。城市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四分之一。武汉有素有九省通衢之称,是中国内陆最大的陆、水、空交通枢纽,也是中国第一个综合交通枢纽研究试点城市。高铁网络辐射大半个中国,拥有40多条国际直达线路。它是华中地区唯一可以直接飞往四大洲的城市。

武汉是历史文化名城,也是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境内盘龙城遗址已有3500年历史;晚清洋务运动促进了武汉的工业崛起和经济发展,使其成为近代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武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发祥地,武昌起义作为辛亥革命的开端,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武汉是中国重要的科教中心。截至2015年,武汉共有82所高校,仅次于北京,位居全国第二;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数量仅次于北京、上海,位居全国第三;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107.26万人,仅次于广州,位居全国第二。

武汉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也是长江三峡旅游线路的门户。武汉的文化景观具有浓郁的楚文化特色。截至2016年,全市共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国家5A级旅游景区3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5处。

武汉大学前身为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自强学堂,1928年更名为国立武汉大学。学校被东湖环绕

"6595523829898941699" mention-index="0">珞珈山,校园内绿树成荫。近年来,武大的樱花名声远扬,校园内主要赏樱地点有:樱花城堡、樱花大道、樱顶、珞珈广场等处。其中,“老斋舍”前著名的“樱花大道”,是武大赏樱的最佳地点。作为“中国大学校园建筑的佳作与典范”,武汉大学除了樱花,更值得一看的是那一幢幢优秀的民国建筑。宋卿体育馆、老图书馆、老文学院、老法学院、大学生俱乐部,还有学生被称为“樱花城堡”的老宿舍(也称老斋舍)。而珞珈山腰东南的教工住宅群,建筑风格更是整体采用了英式乡间别墅风格,每一栋都自有其特点。



黄鹤楼,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武汉长江南岸的黄鹤楼公园内,是武汉的城市地标之一,因唐代诗人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的诗句而名扬天下。登上黄鹤楼远眺,可以看到滚滚长江和武汉三镇风光。黄鹤楼与岳阳楼、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相传原址始建于三国时期,历代屡建屡毁,今天看到的黄鹤楼,是1985年重建的。黄鹤楼座落在蛇山山顶,楼5层,高50余米,72根圆柱拔地而起,60个翘角凌空舒展,恰似黄鹤腾飞。楼内各层布置有大型壁画、文物等。楼外铸铜黄鹤造型、胜像宝塔、牌坊、亭阁等一批辅助建筑。楼面用10多万块黄色琉璃瓦覆盖,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色彩绚丽。



武汉东湖,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是武汉的城中湖,分为四个区域:听涛景区、东湖磨山景区、落雁景区和吹笛景区,四个景区各具特色:听涛休闲、磨山赏花、落雁观鸟、吹笛游山。听涛景区位于东湖的西北岸,是东湖最早开放的景区。景区内有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为主体的景点群。磨山景区位于东湖的南岸,景区内设有多个植物园,花木品种繁多,最有名是樱花、荷花和梅花。景区的樱花园内,樱花品种和规模远盛于武汉大学。这里还有全国最大的楚文化游览中心,主要景点有:楚城、楚天台等。落雁景区位于东湖的东北岸边,是一个湿地公园,以湖滨湿地、古树名木为特色。吹笛景区位于东湖的东南部,是由之前的马鞍山森林公园改建而成,湖畔有座吹笛山,景区内森林茂密。



木兰天池,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武汉市黄陂区长轩岭镇石门山、木兰生态旅游区西部,东与木兰山、木兰湖毗邻。天池有一条长达10华里的大峡谷,由飞瀑、溪潭、怪石、奇木“四绝”构成的自然景观达200多处,可谓十步一景,百步一绝。峡谷两头挑着明镜一般的高山湖泊,大小天池的上下落差约有380多米。这里素有“湖北的九寨沟”、“武汉的庐山”之说。据当地百姓口头相传,这里是花木兰的外婆家,是木兰将军小时候生活、习武的地方;也有太平天国洪秀全时期的许多古寨遗址。



户部巷位于武昌最繁华的司门口,东靠十里长街(解放路),西临浩瀚长江,南枕“天下江山第一楼”——黄鹤楼,北接都府堤红色景区,是一处由名街名楼名景名江环绕而成的美食天堂。被誉为“汉味小吃第一巷”。户部巷于明代形成,清代因毗邻藩台衙门(对应京城的户部衙门)而得名。武汉人将用早点,称为“过早”,这最初来自于清代的一首《汉口竹子枝词》。以“小吃”闻名的户部巷,就是武汉最有名的“早点一条巷”,民间有“早尝户部巷,宵夜吉庆街”之说,是来武汉的游人必到的景点。户部巷已成为声名远播的知名品牌,是武汉早点的标志,是老武汉形象的缩影,是无法模仿的、绝不娇柔做作的都市里越来越难得的市井俗情,享誉三镇。



湖北省博物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一级博物馆,筹建于1953年,坐落于武汉东湖风景区,占地面积81909平方米,建筑面积49611平方米,展厅面积13427平方米,有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乐器陈列馆。湖北省博物馆是全国八家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之一、出土木漆器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也是湖北省规模最大、藏品最为丰富、科研实力最强的国家级综合性博物馆。由综合陈列馆、楚文化馆、编钟馆等三座仿古建筑构成,布局体现了古楚国建筑的“一台一殿”、“多台成组”的高台建筑布局格式,具有鲜明的古楚文化和古长江文明的特征。1960年,时任国家副主席董必武来馆视察,并亲笔题写馆名。湖北博物馆的四大宝:出土于“曾侯乙墓”的曾侯乙编钟,冷兵器时代的精品之作越王勾践剑,距今100万年的郧县人头骨化石,元青花瓷中的极品——四爱图梅瓶。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一级博物馆,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蛇山南麓的阅马场北端,占地面积28亩,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纪念馆主体建筑为二层红色楼房,因此又称“红楼”。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成功后,革命党人进驻这里,成立了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发布了第一号布告,宣布废除清廷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中华民国,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这里珍藏大量文物和文学、照片资料。



武汉国民政府旧址即南洋大楼,位于汉口中山大道六渡桥下首、民众乐园旁边,是一座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物,原为爱国华侨简氏兄弟投资兴建的南洋兄弟烟草有限公司办公楼,是现存唯一国共合作的中央政府所在地,是武汉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性建筑,也是与黄鹤楼、红楼并称的三大名楼之一。1927年1月1日至当年9月20日,这里一度是武汉国民政府的办公处,就是在这里,国民政府作出了收回汉口和九江英租界的决定。纪念馆三楼是复原的部分办公室和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会场,会场悬挂着孙中山像及其遗嘱,重现了当年的历史场景。



古琴台是为纪念俞伯牙和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而修建的,与黄鹤楼、晴川阁并称为“三楚胜境”。相传春秋时期楚国琴师俞伯牙在这里弹琴,山上的樵夫钟子期能识其音律,知其志在高山流水。伯牙把视子期当做知己。几年以后,伯牙又路过龟山,得知子期已经病故,悲痛不已的他即破琴绝弦,终身不在弹琴。景区内有 “蜡像馆”、清道光皇帝御笔亲书的“印心石屋”、“伯牙抚琴”塑像,还有《琴台之铭并序》、《伯牙事考》、《重修汉阳琴台记》等碑刻,清道光年间宋湘以竹叶代笔蘸墨书写的《琴台题壁诗》等。这里也叫俞伯牙台,始建于北宋时期,重建于清代。



晴川阁,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汉阳龟山东麓禹功矶上,始建于明朝嘉靖二十六年到二十八年(1547年-1549年),为汉阳太守范之箴在修葺禹稷行宫(原为禹王庙)时所增建,得名于唐朝诗人崔颢“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诗句。晴川阁是武汉地区唯一一处临江而立的名胜古迹,有“楚天第一名楼”之称,与黄鹤楼、古琴台并称“三楚圣境”。如今的建筑是1980年代根据历史照片复建的。景区由晴川阁、禹稷行宫、铁门关三大主体建筑和禹碑亭、荆楚雄风碑以及牌楼、临江驳岸、曲径回廊等十几处附属的小景点组成,再现了楚人依山就势筑台,台上建楼阁的风貌。景区内亭台楼阁,绿树成荫,是武汉当地人拍摄婚纱照的大爱之地。


【第二站】鄂州


鄂州,湖北省地级市,位于湖北省东部,长江中游南岸,武汉城市圈成员城市之一,鄂东水陆交通枢纽之一。面积1504平方公里。辖鄂城、梁子湖、华容3区;人口105.95万(2015年)。


鄂州历史悠久,帝尧时为“樊国”,夏时为“鄂都”,殷商时为“鄂国”,春秋战国时楚鄂王封地,三国时孙权在此称帝。春秋战国时期,楚王熊渠分封其子熊红到鄂州为鄂王,修筑鄂王城,这也是湖北简称“鄂”的由来。


鄂州为湖北省第一批改革开放试验区,湖北省历史文化名城,古铜镜之乡,驰名中外的“武昌鱼”的原产地,素有“百湖之市”、“鱼米之乡”等称号。2007年8月18日,鄂州获得了“中部最佳投资城市”的荣誉称号。2017年6月,鄂州市被命名国家卫生城市。



西山风景区自江畔而起,集古、幽、奇、雄于一身。全山东西长约1.6公里,南北宽约1.2公里,主峰170米,总面积4000多亩。山上六条谷涧,串连七泉、三池、一湖和两道瀑布。西山地下水水质优良,终年不竭。主要景点有武昌楼、读书堂、避暑宫、秀园、九曲亭、松风阁、试剑石、石门开等二十余处。西山风景区自2010年起免费对游客开放,是鄂黄地区最著名的景区之一。



莲花山,国家AAAA级风景区,三国时吴王孙权在此设观星台,历代佛道高师选择此地修真,至今遗址尚存。莲花山风景区既有江南园林的灵秀端雅,又融北方园林的宏伟瑰丽。主要景点有元明塔、六合园、碑林等三十余处。



位于鄂州市小东门外大江中,有一座巨礁,石势蜿蜒,矫若金龙,此即“龙蟠矶”。龙蟠矶石头翘首西望,观音阁突兀在龙头之上,坐东朝西,逆水而立。阁长24米,宽10米,高14米,条石垒成,青砖砌就,木框架结构亭阁式建筑。


【第三站】黄石


黄石,湖北省地级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1950年8月21日建市,是新中国成立后湖北省最早设立的省辖市,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华中地区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也是国务院批准的沿江开放城市之一。黄石市总面积4583平方公里,下辖4个市辖区、1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设有1个国家级开发区;全市常住人口245.8万(2015年)。


黄石是华夏青铜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摇篮。黄石市工业文化底蕴深厚,工业基础较好,有“青铜故里”、“钢铁摇篮”、“水泥故乡”和“服装新城”之称。黄石市已形成冶金、建材、纺织等14个主导产业,拥有湖北地市首家保税区—黄石(棋盘洲)保税物流中心。黄石素有矿冶文明古都、山水宜居新城、国乒基地、纺织服装新城美誉。


截至2015年,黄石市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4家,3A级景区3家;有各类文化遗迹2103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6处;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座,各类博物馆、纪念馆7座。



东方山,国家AAAA级风景区,被誉为“三楚第一山”。东方山名字来源历来有两种说法:一是因此山地处东方,与屹立长江中流的西塞山张家湖,结成水陆联防基地,成为东吴首都的东方要塞和屏障而得名;二是据说西汉时东方朔曾来此隐居,为纪念这位历史名人,故而得名东方山。东方山主要由曼倩垴、揽胜垴、走马寨三大主峰组成。山中有二千余种木本和草本植物,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是黄石腹地中最大的林区。其中山上弘化禅寺有开山祖师智印手植的一株千年银杏,寿命长达1200余年之久,高30余米,树径近2米。除此之外珍稀古大奇树有:罗汉松、香樟等。历史上曾有许多文人骚客登临此山,景区内如今仍保存有“青松倒插、白莲频开、铁牛懒卧、石船高撑、月涌禅关、仙履日暄、灵泉卓锡、道洞云停”等古八景。



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国家AAAA级风景区,是亚洲最大最早的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公司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并唯一保留下来、仍在正常运作的一处。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三国孙权在此“筑炉炼兵器”;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办洋务、兴钢铁,在此建成中国第一家用机器开采的大型露天铁矿,成为汉阳铁厂的原料基地。历经百年开采,铁矿东露天采场形成了落差444米的世界第一高陡边坡,现在成为黄石国家矿山公园核心景观。矿冶大峡谷形如一只硕大的倒葫芦,东西长2200米、南北宽550米、最大落差444米、坑口面积达108万平方米,被誉为“亚洲第一天坑”。在铁山张之洞广场旁,有全国首座铁矿博物馆,馆内收藏史料10余万字,图片1600余幅,文物80余件,见证了千年矿山的创业史和发展史。



仙岛湖,国家AAAA级风景区,位于阳新县王英镇,幕阜山北麓,距阳新县城48公里,旅游区面积180平方公里,水域32平方公里,1002个岛屿似群星璀璨落玉盘。仙岛湖植被优良,物种群集,空气负离子浓度1010个/立方厘米,湖水能见度达5米,盛夏日均气温25度左右,冬日8度左右,且湖岸岩洞成群,洞内成溪。仙岛湖饱经沧桑巨变。唐代洛宾王归隐陵寝圣迹依存,明末嘉靖甲寅岁“飞来钟”保存完好,“灵通仙岛”石碑字迹分明。 仙岛湖人杰地灵、英模辈出,是王平、贺俊桢、彭方复等将军故里。近代有苏维埃政府旧址、彭德怀招兵站,当代诞生了王贤田、王月娥等全国劳模。仙岛湖地处三峡、庐山和九宫山旅游热线中心,距武汉140公里,距黄石70公里,与106国道擦肩而过。旅游区建有休闲中心、避暑山庄、珍稀动物岛、野山户外运动基地、中央电视台《希望的天空》影视基地等。还有游乐场、影院、书店、商场、医院等服务设施。



磁湖位于黄石市区中心,现有水面8.4平方公里,岸线曲折,秀丽清新,因“湖边多磁石”而得名。主要景点有睡美人、鲢鱼墩、澄月岛、逸趣园、映趣园、野趣园等。磁湖景区内,山形峻峭,水域纵横,山环水抱,交相辉映,美不胜收。 传说:宋代文人苏东坡因北宋最有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谪居黄州。其弟苏辙乘船溯江去黄州看望。因风浪所阻,遂入磁湖暂避,东坡闻讯赶来,苏氏兄弟畅游磁湖,见到“万顷湖泊一点山”的鲢鱼墩,遂系舟于此。吟咏唱和,时人刻其诗于碑,是为留在山顶上的苏公石。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位于黄石市郊、大冶市城区西南约3公里处的金湖之畔。据载,铜绿山“山顶高平,巨石对峙,每骤雨过,时有铜绿如雪花小豆点缀土石之上,故名。”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是一座从商代晚期一直延续到汉代开采和冶炼的古铜矿遗址。经考古发掘表明,此处遗址当时的开采技术已成功地采用竖井、平巷、斜巷的联合开采方法,将矿井开采到地表以下60余米,低于当地潜水位23米,随同出土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上千件,其中有大型铜斧、铜锛、石钻、辘轳等采矿工具。还有春秋早期残存的鼓风竖炉10多座。这充分证明早在二、三千年前我国就创造了完整的采矿炼铜技术。 国务院于1982年将铜绿山古铜矿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国务院又将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与秦始皇兵马俑等并列为新中国建国后考古十大发现之一。由于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铜矿遗址,国务院已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清单。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博物馆,于1984年由国家投资修建,完整地保存了古铜矿七号矿体的全貌。


【第四站】九江


九江,简称 “浔”,为江西省下辖地级行政区(市),古称浔阳、柴桑、江州,是一座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江南文化名城。九江位于江西省最北部,赣、鄂、皖、湘四省交界处,号称“三江之口、七省通衢”与“天下眉目之地”,有“江西北大门”之称。九江是“三大茶市”和“四大米市”之一,是江南地区“的鱼米之乡”。地处长江、鄱阳湖、京九铁路三大经济开发带交叉点。九江总面积1.88万平方公里,辖2区(浔阳区、濂溪区)、8县(九江县武宁县修水县永修县德安县都昌县湖口县彭泽县)、3县级市(瑞昌市、庐山市、共青城市);2013年末人口为478.94万。


九江被定位为长江中游航运枢纽之一和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九江港是长江水运第四大港口,江西省第一大港口,国家一类口岸,年通过力5000万吨。


九江,自古为江南著名的游览胜地,素有“九派浔阳郡,分明似图画”之美称。境内山水风光迷人,名胜古迹荟萃,众多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映成趣,230多个景点景观星罗棋布,构成以庐山、鄱阳湖为主体,融古今高僧、名士妙文、书院翰香、建筑艺术和政治风云于一体的独具特色的风景名胜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有三分之二的水域在九江;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庐山”;佛教净土宗发源地“东林寺”;江西千岛湖“庐山西海”;中部九寨沟”龙源峡”皆位其境内。



庐山,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名“匡庐”,华十大名山之一,位于九江市南36公里,它的风光或许不如五岳奇险,但人文底蕴丰富。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不少赞美庐山的佳句,尤其是苏轼那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让人充满向往。主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群峰间散布冈岭26座,壑谷20条,岩洞16个,怪石22处。水流在河谷发育裂点,形成许多急流与瀑布,瀑布22处,溪涧18条,湖潭14处。著名的三叠泉瀑布,落差达155米。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与鸡公山、北戴河、莫干山并称“四大避暑胜地”。



三叠泉又名三级泉、水帘泉,古人称“匡庐瀑布,首推三叠”,位于庐山风景名胜区东南九叠谷,被誉为“庐山第一奇观”,它其实并非泉而是瀑布,水流从五老峰北悬崖口落下,冲击三级盘石而形成“三叠”,总落差155米,十分壮美,有“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之说。三叠泉由大月山、五老峰的涧水汇合,从大月山流出,经过五老峰背,由北崖悬口注入大盘石上,又飞泻到二级大盘石,再喷洒至三级盘石,形成三叠,故名;势如奔马,声若洪钟。古人描绘曰:“上级如飘云拖练,中级如碎石摧冰,下级如玉龙走潭。”



庐山西海,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原名云居山柘林湖风景名胜区,位于江西省九江市西南部,地跨永修、武宁两县,由大型水库柘林湖和佛教禅宗圣地云居山组合而成。云居山素有“小庐山”之称,海拔1143米,辖莲花城、百花谷、泉祠坳、黄荆洞四个景区。景区面积216.5平方公里,以奇丽景色和佛教禅宗道场被世人誉为“云岭甲江右,名高四百州”、“冠世绝境,天上云居”。柘林湖(庐山西海)水域面积308平方公里,平均水深45米,能见度11米,负氧离子含量为15万个/立方厘米,属国家一级水质、一级空气的天然大氧吧。湖区拥有形态各异、大小不一的岛屿1667座。主要景点有:悬崖、飞瀑、温泉、黄荆大瀑布、天葬坟、朝天简、6亿年前自然形成的重5吨的“人鹤共舞”奇石、6.5亿年前原始类水母化石群、明朝刑部尚书魏源墓、乾隆游江南留下的石刻、三国吴王文化遗址,还有民俗文化村、海昏秀域、秘宝岛、全国最大的桃花水母繁殖基地、水中一粟、外婆桥、梦生山旅游客运码头等景点。



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鄱阳湖的西北角,地跨永修县、庐山市和南昌市新建区。主要保护对象是白鹤等珍稀候鸟及其越冬地。保护区属内陆型湿地,主要湿地类型包括湖泊、永久性河流、时令湖和永久性淡水草本沼泽、泡沼。




浔阳楼,中国江南十大名楼之一,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区的九华门外的长江之滨。浔阳楼之名最早见之于唐代江州刺史韦应物的诗中。随后,白居易在《题浔阳楼》诗中又描写了它周围的景色,而真正使浔阳楼出名的是古典名著《水浒传》。小说中的宋江题反诗、李逵劫法场等故事使浔阳楼名噪天下。



龙宫洞风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九江市彭泽县天红镇的乌龙山麓,由溶洞群(龙宫洞、玉壶洞、玉仙洞)、仙真岩寺庙和森林公园三大部分组成。龙宫洞全长就有1600米,其中名为“水晶宫殿”的大厅,空间达到了16800立方米。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把这座独特的喀斯特溶洞塑造成规模宏大、奇特壮观的地下艺术宫殿。洞内小桥流水,钟乳倒悬,石笋擎天,宫庭楼阁,造势奇特,千姿百态,让人目不暇接。酷似古典小说《西游记》中描绘的东海龙宫。令人叹为观止。与龙宫洞相比,玉壶洞则有另一番景象。游人至此乘舟徜徉,犹如置身于人间仙境。玉仙洞中由碳酸钙凝聚而成的乳白色钟乳石,如一串串倒挂在洞顶的冰柱冰花,晶莹透亮,烁烁生辉,形成一幅冰天雪地中的北国风光图。雪白如玉的龙宫雪山将会令您大饱眼神福、大开眼界。玉仙洞顶的千年古刹仙真岩,始建于公元227年,岩外悬崖峭壁,古树参天,竹影婆娑。天然的小石山似竹笋一样,形成片片石笋林。秀在庐山,奇在龙宫,天下神奇数龙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