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波是安徽合肥人。2014年,从平面设计专业毕业后,他来到“瓷都”景德镇,开始了自己制作陶瓷产品的创业之路。像很多漂泊在北京创业的“北漂”一样,张海波也有一个专属的名字——“京漂”。
我刚在景德镇创业时,“京漂”张海波租了一套私房,期间因为房租、水电价格等原因出现了很多纠纷和问题。“现在在景德镇大学生创业孵化园,房租全免,有很多优惠政策而且氛围很好,非常适合大学生创业。”张海波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他通过“三户共保”政策获得了10万元的两年贴息贷款。
2015年以来,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下,江西省景德镇市结合自身优势出台多项政策措施,打造创业创新孵化基地,积极引导社会各种力量在创业中创新,通过降低进入壁垒、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等方式促进创业主体发展。这些健全的支持机制和有效的激励措施,使景德镇成为企业家的天堂。
激活年轻人的创新因子
说到景德镇,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瓷器,这里是著名的千年瓷都。瓷器在这里被艺术家赋予美感,生命从土壤中绽放。
因此,很多想在景德镇创业的人都把目光投向了陶瓷。
2006年,“京漂”同门郑考入景德镇陶瓷学院,被景德镇陶瓷文化深深吸引。“也许是因为瓷器的美,也许是因为工匠的专注,也许是因为高岭土能够承受1350度的温度。总之,一切都像命运。我决定把我未来的生活放在这片土地上。必须有所贡献,有所作为。”郑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带着创业的想法,郑开始寻找市场机会。他发现,女性一直是市场消费的主力军,珠宝首饰是女性不可或缺的搭配。深谙此道的郑,在仔细研究景德镇陶瓷市场后,很快找到了景德镇陶瓷产品结构中空缺的——件陶瓷饰品。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考察,他决定从陶瓷饰品批发销售做起,先在学校门前开店。经过东拼西凑,这家店终于在2010年开张了。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如不熟悉的产品,缺乏管理经验,以及随后的租金,购买成本,来回的运输成本。
就在店铺面临倒闭的时候,景德镇市劳动就业部门了解到郑的情况,对他所描述的陶瓷首饰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非常感兴趣。于是由该局公职人员担保,贷款给他10万元贴息贷款,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郑申请了一些创业贷款来扩大他的发展。
如今,这个曾经在陶瓷行业的门外汉,变成了带领同学和同学们开发10多个管理良好的工厂和店面的圈内人,用全新的跨界思维颠覆了陶瓷行业的传统思维。通过跨界、嫁接和捣碎,珠宝与千年古镇的陶瓷文化形成了完美的连接。明亮的手镯、精致的吊坠和闪亮的耳环都是他的杰作。据他粗略估计,光是陶瓷风铃一年就能卖出几百万件产品。
与郑不同,是景德镇人。她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2008年,她代表江西省文化厅赴北京参加奥运会“中国故事”文化展。现场,她用手绘陶瓷表演向外界展示陶瓷文化。
“我在景德镇的时候,从来没有觉得陶瓷艺术有多美,因为它每天都在我身边,所以我就习惯了,但是我出去之后,才发现瓷器在大家心目中有这样的地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蔡文娟说她离开瓷都去了北京。直到展厅的陶瓷表演被国内外朋友叫停、欣赏、赞赏,她才感受到深厚的陶瓷文化。
回到景德镇后,蔡文娟辞去了原来的陶艺家工作,与著名老艺术家一起学习和研究
7185543" mention-index="0">元青花陶瓷,开始为创业打基础。“景德镇的陶瓷艺术不仅需要传统的元素,还需要新兴而具有开拓意识的现代成分。” 蔡文娟尝试打破千年传统陶瓷工匠的思维方式,不局限于陶瓷的实体物质形式,而是让不同品种的产品注入瓷文化之魂。在这一理念下,她创立了景德镇青花故事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以“元青花”为核心,从传统陶瓷文化符号中提取素材,将青花文化特质注入到文化产品中。经过探索,瓷文化出现在了手机壳、雨伞、提包、T恤、装饰画等产品上。
蔡文娟告诉记者,青花故事品牌预计2020年在全国旅游景区建立381家连锁加盟店,年销售额将达到2.5亿元,品牌市值达到30亿元。并且青花故事将建立“创意基金”以帮助在校大学生发展,以聘用及实训基地等形式帮助大学生就业。
“这样的创新、创业故事,在景德镇数不胜数。”景德镇市劳动就业服务管理局企业和社区服务科科长刘青平告诉记者,在当前“双创”浪潮下,一大批新鲜血液正注入到景德镇的陶瓷产业链中。
景德镇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江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景德镇陶瓷的创业关键在于创新。”在他看来,青年创业更具创新精神,如何激活年轻人的创新因子,引领青年创业创新是景德镇“双创”工作的突破口。
激发全民创业激情
从一堆瓷石到一件成型的瓷器,需要经过的是练泥、拉坯、印坯、利坯、晒坯、刻花、施釉、烧窑、彩釉、色彩等多重工艺,每一道工艺上都活跃着一群手艺人,在景德镇,许多人大半辈子都是在和陶瓷打交道。
董国生就是其中一位。从1976年开始,董国生就在景德镇市东方美术瓷厂做烧窑工,按照行业里的说法,这是一种非常辛苦的工种,但由于当时景德镇的瓷厂工资高、福利待遇不错,董国生在这里一干就是近30年。1995年6月,董国生突然下岗了。“因为企业经营效益不好,被整体改制卖掉了,厂里给下岗职工买了10年养老保险、5年医疗保险后,一次性买断了工龄。”董国生告诉记者。
事实上,当时在景德镇从辉煌转入没落的瓷厂不只东方美术瓷厂一家,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于经济大环境的变化,景德镇很多瓷厂的产品开始出现滞销,企业效益直线下滑。
“以景德镇曙光瓷厂为例,这个创建于1960年、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直属企业,曾经是景德镇所有瓷厂中福利待遇最好的厂,最后也因经营不善发展不下去了。”曙光瓷厂老员工、景德镇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服务中心主任朱永恒回忆说,当时,由于体制僵化等问题,曙光瓷厂职工队伍开始不稳定,产品质量也出现了问题,再加上企业融资困难,“产品卖不出去,职工发不出工资”。为了解决企业经营困难的问题,1995年,按照中央“抓大放小”政策,景德镇市开始让一些效益不好的陶瓷企业退出市场,曙光瓷厂也是其中的一家。
据朱永恒介绍,当时的曙光瓷厂有职工近2000人,为了做好职工安置工作,景德镇市委、市政府将曙光瓷厂进行了改造,以个体户租赁承包的方式租给了下岗创业者。“就是把原有厂房划小,让工人租赁设备和厂房办小工厂,独立生产经营。”朱永恒说。
为了生活,当时已经下岗几个月的董国生借了几千块钱,在曙光瓷厂租了50平方米厂房,买来了设备,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虽然一路艰辛,但如今董国生的景庐陶瓷有限公司在老曙光厂内已经有21个年头了,期间曙光瓷厂正式改为曙光陶瓷小微企业创业园。
“在创业园,不仅有房租、水、电、物业、卫生的五费补贴和工业岗位补贴,政府还提供免费技术培训。”董国生告诉记者,2014年因为企业转型缺少资金,他还享受了政府30万元的贴息贷款。
更为关键的是,依托原曙光瓷厂的设备、技术等资源,曙光陶瓷小微企业创业园吸引了不少陶瓷创业者,老曙光厂的周边再次热闹了起来。
“瓷都”在“双创”浪潮的推动下,不仅与陶瓷相关的创业创新十分活跃,景德镇市政府也在大力引导农村劳动力和其他人员回乡创业创新。
2002年家里的土地被征用后,李丽红在外面打工了一段时间,2004年回到村里开了一家小店卖快餐,虽然起早摸黑,可第一年就亏了。不服输的她在第二年找政府部门贷了5万元贴息贷款,经过不断的摸索,快餐店慢慢开始赚钱,如今的她,快餐店开成了一家农家乐。据李丽红告诉记者:“当前对于创业者来说,政府的支持政策比较多,有什么需要政府部门都会帮忙解决,行政部门不设卡,同村中的失地农民大多都开始了创业。”
记者采访发现,当前,景德镇在“双创”政策的引领下,大学生创业创新、下岗职工创业创新、农村劳动力创业创新的浪潮在不断涌动,根据景德镇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提供的数据,2015年“双创”以来,全市新增工商登记达13079户。
政府做好“双创”帮扶
“创业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创业之初的艰难、苦涩、困窘表现在场地、资金、技术、政策等方方面面。作为政府,我们不仅要为他们打造良好的创业软环境,还要努力为他们创造公平、公正、透明的市场环境。”江华表示,为了帮扶创业者打造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并且发挥集聚效应,景德镇市建立了一些以扶植创业者为宗旨的创业孵化基地,通过创业孵化基地为创业者提供多项优惠政策。
景德镇市曙光陶瓷小微企业创业园,于2009年曙光瓷厂正式改制后成立。据介绍,1995年以后曙光瓷厂就搞起了租赁承包,并且一度十分红火,但到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有很多人开始做不下去退掉了厂房,最高的时候空置厂房达到近60%。
2009年以来,该基地先后投资1000多万元为基地企业整修厂房、下水道,道路硬化、绿化、亮化,营造良好的创业就业环境。“期间政府帮企业申请为市级创业基地,并给了很多优惠政策。”朱永恒说,其中包括五费补贴(房租、物业、水、电、卫生费)、贴息贷款等,“贴息贷款对创业基地有绿色通道,如直接可以贷30万元,而不是先贷5万元再贷10万元的分批办理。”
景德镇大学生创业孵化园、雕塑瓷厂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是主要面对大学生的创业孵化基地。
2014年10月,景德镇大学生创业孵化园荣获国家级示范基地。刘青平告诉记者,这个孵化园由于地处景德镇陶瓷学院附近,2009年开始就利用闲置厂房做创业基地帮助下岗职工再就业,2010年开始为了帮助大学生创业,基地开始做创业扶持。
据了解,在景德镇的各大创业创新孵化基地中,对于大学生创业者不仅有五费补贴、贴息贷款政策等,对于缺乏资金且担保困难的大学生又推出了“三户联保”的小贷政策。在景德镇采访期间,记者了解到不少缺乏资金的大学生创业者通过“三户联保”解决了创业时的资金困境。
“资金瓶颈一直是大学生创业过程中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景德镇市劳动就业局一位负责人表示,小额担保贴息贷款政策虽好,但对于初创业的大学生们来说,却犹如“画饼充饥”落不到实处。为破解这一难题,景德镇市降低门槛积极运用大学生创业“三户联保”,让注册在同一地区的三户大学生创业实体互相担保,共同承担资金风险,分解贷款到期还款压力。
据悉,在各项政策的扶持和推动下,曙光陶瓷小微企业创业园的空置厂房全部租出去了,出租率达100%;面积两万多平方米的景德镇大学生创业孵化园,不仅吸引了本地大学生创业者,也吸引了不少来自国内其他地区的“景漂”,江华告诉记者:“在这个基地80%以上是大学生创业者,而在这80%的大学生创业者中60%是‘景漂’。”
更多阅读:
医院将严控抗肿瘤药物品种 降低辅助用药使用比例
“宏志妈妈”激活学生潜能
北京48所公办中职校开展课堂教学质量调研
百色助学性侵案不公开审理 律师“提级审”被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