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
创业板实施注册制改革,放宽涨跌幅限制,由原来的10%涨跌幅限制降至20%,市场波动明显加大。虽然之前已经总结了科创板的经验,但创业板市场的流动性和交易活跃度明显高于科创板市场,导致注册制实施后创业板市场整体波动性高于科创板市场。
最重要的是,与科创板市场不同的是,创业板市场已经运行了十年,大量的老股完成了解禁和限售股减持,经历了多年的考验,创业板市场本身也聚集了大量的低价股。相比之下,科创板低价股数量仍然较低,科创板上市公司价格普遍偏高。从上市公司平均价格来看,创业板市场比科创板市场更具优势。
从快速上涨到快速下跌,一些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股价在短短两三个交易日内跌幅高达30%甚至40%,这在过去的日子里是不可想象的。放宽到20%的上限有助于上升过程中的增加,但同样的道理,也有助于下降趋势中的减少。
从近期市场政策走势来看,似乎对创业板股票并不友好,尤其是对于低价的创业板股票,在政策收紧压力和舆论压力的影响下,股价也有大幅下跌的趋势。最近创业板市场掀起了下跌趋势,并将这种下跌势头延伸到主板市场。
面对a股市场的突然降温,市场指数也呈现出快速下跌的趋势,甚至出现阶段性破位的迹象。刚刚建立起来的牛市,瞬间就经受了严峻的考验。相反,市场最担心的因素不是市场流动性快速收紧的预期,而是政策层面的不确定因素。回顾前两个月的银行股,在经历了7月初的快速上涨后,政策收紧的压力造成了巨大的抛售压力,瞬间压制了新激活的做多赚钱人气。如今,银行股已形成下跌趋势。政策预期的不确定性和银行获利时间的不确定性成为市场资金最担忧的因素。
与主板市场不同,科创板和创业板市场都实施了注册制改革。作为最市场化的分配制度,恰恰迎合了市场化改革的步伐。然而,面对近期的a股市场,投资者感到困惑的是,a股市场在IPO发行速度上迎合了注册制的发展需求,但在市场干预上,却采用了审批制模式下的手段,与市场化改革的方向不同,并没有使市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律功能。
不可否认的是,在注册制逐步推行的过程中,配套措施还存在一些不足,如个股缺乏卖空机制,普通投资者缺乏有效的风险对冲策略,T 0交易系统未能有效补充等。但是,对于资本市场来说,也是在一个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对于管理者而言,在注册制环境下,应尽可能减少看不见的手对市场干预的影响,尽可能满足市场自律需求。如果遇到持续性的非理性、不可控的波动,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尽量不要通过干预的手段改变市场原有的运行趋势。
从定增收紧预期到特殊止损验证,再到舆论引导,虽然对一些过度炒作的主题股产生了直接影响,但却引发了市场资金担忧的升温。回顾每一轮牛市的发展,都离不开政策监管适度放松的影响。在相对宽松的政策监管环境下,热钱变得活跃,使市场形成局部获利效应。当当地的获利效应形成一种气候时,它就会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注册制改革仍在加速推进的过程中,确实需要一个持续有效的牛市来支撑。但从近期a股市场的表现来看,市场资金对牛市的质量表示担忧,部分基金出现加速抛售的迹象。对于新形成的牛市氛围来说,最重要的是对市场资金保持足够的投资信心,在市场上保持稳定的盈利效果,从而保证资本市场持续活跃的流动性水平。
注册制改革的目标不是单方面加速新股发行,新股扩容也不是注册制改革的唯一目标。虽然投资者期待引入更多优质企业和成长型企业,但注册制改革需要完善市场化管理策略,让市场不断实现自我调节功能。此外,在积极推进注册制的过程中,要更加注重信息披露和优胜劣汰效率的提升,实现股票市场上市率和退市率的均衡发展,通过集体诉讼和简化民事赔偿机制保护投资者切身利益。
既然选择了注册制改革的道路,除了极端的市场环境,我们还是尽量让市场完成自我调节的过程。在注册制环境下用审批制来治理市场是不合适的,而是让市场来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