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前应该考虑哪些问题?什么是好的商业模式?一个创始人应该具备哪些素质?本文由碧游投资研究团队根据海鹏资本创始合伙人赵建海先生在第57期碧游百坤创投直播课上的分享内容整理而成。
【嘉宾简介】
赵剑海,海朋资本创始合伙人
曾任IDG资本副总裁,清华MBA校友会理事,央视财经频道《创业英雄汇》栏目投资人特邀嘉宾。他于2006年加入IDG资本,并担任IDG资本副总裁。2016年创立海鹏资本。他牵头投资了广州天创鞋业、科曼尼克女鞋、千百度时尚等众多传统及TMT项目。他曾担任39健康网和科姆尼克女鞋的总监。
【主要观点】
创业,需要好的开始
创业前,创始人要做好以下准备:发现真正的商机,找到创新和技术支持,思考创业的机会。
找到真正的商机是创业成功的前提。真正的商机=需求可以盈利,技术逻辑支撑的创业更受追捧。创业有两个基本逻辑:创新和差异化。创新包括产品创新、营销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小米和淘宝分别是营销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典型代表。好的创新可以是几种创新的结合,但好的商业模式需要技术支持。因此,提倡基于技术创造新产品和新的商业模式。
除了商业机会和潜在的技术逻辑,我们还应该审视自己的能力和社会资本。创业者必须具备与创业项目需求相匹配的核心能力和经验。技术创业最好懂技术,有相关的经验可以在经验背景中移动;创业公司需要各种相关的资金、渠道和人才支持,这就需要创业者的背景来支撑。
无论是创业前还是创业过程中,创业者都要想清楚创业的必要性:你真的需要一家新公司来做吗?为什么是现在?为什么是你?对于投资者来说,对这三个问题思考清楚的企业家值得称道。
创业成于竞争
竞争就是一个企业能否成功。
核心,如何建立可持续竞争优势是创业者核心思考议题。创造客户价值只是创业的起点,在市场竞争中获胜才可以快速发展,建立可持续优势,才有机会变成大企业。目前市场竞争激烈,原因在于对手多、市场规则变化快、技术进步快,且大公司喜欢后发优势而不用冒创新风险。很多项目就是没有在行业发展窗口期积累出竞争力,从而跌入中小企业泥潭中。企业成长会进入四个阶段—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成长期阶段对很多创业者来说来说是一个不小的“陷阱”,因此一定要注意,因为不小心就会进入边缘生存状态。建议及时调整思维惯性,从发现机会主导,转变为控制机会为主导,建立竞争壁垒。

创业者的管理认知要不断成长
创业者的认知分为四个层次,很多创业者只是想创业但不知道要干嘛,有一定认知的创业者会懂得要创造客户价值,再上一个层次已经懂了要有盈利模式。懂了创造客户价值、有盈利模式后,也就能够保证一个小企业的正常运营,但有这些使远远不够的,创始人还要懂得建立竞争壁垒,并要组织队伍冲击。创业者要成功,除了创业能力,还要有动态能力,企业家精神包括创新、冒险、实干和合作,动态能力包括破圈力、学习力、反省力和领导力。

最后,赵剑海先生为我们分享海朋资本投资团队的核心逻辑:
1. 以网络技术驱动型创业项目为投资主线;
2. 探寻商业本质,发现结构性的赛道机会;
3. 投资和赛道匹配的创业者;
4. 全力以赴,助创业者实现商业梦想。

【毕友说】
找到行业机会,做好人才储备,先聚焦后扩张,学会复盘,都是创业成功的关键。经验是把双刃剑,既要有深厚的行业知识和经验,也不能被过往所束缚。能力有时候要比经验更加重要。
整理:毕友投研团队分析师 李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