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王集
乡村振兴的基础是农业产业的繁荣,科技创新是引领农业产业发展的能量。在松原,智慧农业已经逐渐走进农民。无论是麦田里的无人机,示范区的现代化种植,还是一年四季连续生产的果蔬,人们都真正体验到了财富。现代智慧农业正在为吉林乡村振兴赋能。
8月11日,全省乡村振兴现场会走进松原,在纪萌中化地图宁江技术服务中心、赣安县大夏畜牧场、赣安县博瑞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体验科技如何赋能乡村振兴。
技术引领 为农户量身定做种植方案
在中化地图纪萌省宁江技术服务中心的院子里,现代农机设备成排摆放,技术人员围绕T30植保无人飞机进行经验总结,探讨技术的进一步细化。
中化MAP纪萌技术总监袁树恒表示,技术人员为合同农户提供免费测土,然后根据水稻生长规律,在关键生育期和时间节点选择高效、绿色、环保的农药,使用植保无人机进行飞防。在防治病虫害的同时补充水稻所需的元素,既降低了耕作作业强度,又减少了劳动环节数量和农药投入量,保护了生态环境。实现绿色种植,保证原粮质量和食品安全。真正实现“种好质量卖好价格”。
松原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化MAP技术中心战略定位为“优质农产品组织者和服务商”,将“消费升级”与“专业生产”连接起来。
中化MAP人力资源副总经理秦表示,他们的特色是“量体裁衣”,专注于提升农产品质量和种植效率,解决优质农产品供需错配,同时打造数字农业新工具,以农业生产托管为主要方式,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覆盖农业生产全过程的现代农业综合解决方案,实现“种好质量、卖好价格、收集好大数据”。帮助农民增收,提高产业效率,惠及消费者,促进资源科学合理利用,重塑农民组织和技术服务模式,提升农业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现代种植方式让农民钱袋子鼓起来
赣安县大夏畜牧场与纪萌中化地图宁江技术服务中心合作密切。
张慧琦是一个在赣安县出生长大的农民的儿子。每次回老家读大学学法律,都看到父母还在用旧的耕作方式辛勤耕耘。毕业后注意到未来乡村振兴的发展潜力,毅然回到家乡,扎根农村承包合作社,让农民入股土地,精耕细作,年底分红。张慧琦说:“土地是农民的根,我的父母是农民,我是农民的儿子,我应该扎根在土地上,带动我的亲戚朋友从土地上通过土地寻找黄金,为乡村振兴尽我所能。”
om/large/pgc-image/SfpucZQBZKthLg" />目前,吉林省农科院在大遐畜牧场主要示范推广了玉米秸秆全量深翻还田地力提升耕种技术、玉米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等。

乾安县大遐畜牧场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启雷表示,2019 年秋季测产,每亩地玉米平均产量达到 1700 斤,比周边农民常规种植模式增产30%以上。2020 年计划采用水肥一体化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

经过四年连续秸秆深翻还田,取得了玉米出苗率大于95%、玉米增产30%的好成绩。农场在土地经营集约化、种植机械现代化、职工群众管理社区化上已初见规模,在打造吉林省农业发展示范基地的目标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设施农业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李艳杰在温室里摆弄她的无土栽培苗,边走边检查,这就是她的工作。李艳杰现在是乾安县博瑞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温室负责人,年轻时在家务农,非常辛苦且生活没有保障,来到温室后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现在一个月工资4000多元,负责温室无土栽培的农作物。最开始我拍小视频时身边人都不理解,我就给他们讲在这里种植农作物的好处,现在我挣钱多了,工作也没那么辛苦,每天来上班都特别高兴。我还介绍了两个朋友也来我们温室工作了。”

博瑞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是乾安县设施农业的探索,是全国第一批的产业融合示范园,也是全国最大的热电联产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的示范园。

乾安县博瑞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卢坤说,公司通过发电余热,带动农业公司反季节果蔬生产,从而达到全年不间断生产。产品通过城市直营、冷链物流等渠道对外销售。农业生产中产生的秸秆、废弃菜品回收发电,电厂产生的燃灰转为肥料,投入农业生产。从而形成闭环式循环产业链,进一步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此外,还促进了附近村民的就业,在政府的主导下,农民可通过土地流转、入职企业、自主创业等方式,不断增加收入;企业可通过与乡镇、村屯合作,达到效益最大化。切实做到企业与农民利益共享。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殷维 文 摄像
摄影:张秋磊
编辑: 郭龙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本文来自【吉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