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兰蕙之质,创业思英才兰蕙并茂

一方面有花团锦簇、高端大气的CBD高层建筑;另一边,是墙壁斑驳、网络密集的老旧区域。这就是特大城市广州面临的现实:老城区如何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

近年来,广州探索老旧小区微改造,在保留老城风貌的基础上,提炼社区居住品质,让城市更优雅、更有活力。

改造后的阜南新街干净整洁,价值很高。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杨摄

群众参与社区改造更合民心

在社区的口袋公园里,邻居们三五成群地踢着羽毛球。没有电线飞过屋檐和墙壁,路面平整干净,附近的智能垃圾袋投放器也给社区一种现代化的感觉。走进广州海珠区蓝慧园社区,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建了30多年的老社区。

蓝慧园居民刘美华说,这里曾经是一个标准的老旧小区:房屋破旧,公共设施不足,每次下雨都会积水。“生活在这样的社区,很难谈幸福。”她说。

刘美华的想法也是许多老社区居民的愿望。2016年,广州对功能不全、基础设施老化、居住环境差的老旧小区进行了调查。700多个社区被纳入改造计划,涉及52万居民。

2017年,为解决这些老社区的慢性病,当地政府启动微整治,惠兰花园等一批社区迎来复兴契机。广州市住建局城市环境建设管理处处长赖永贤表示,对于老旧小区,当地应优先安排水、电、气、路灯等“基本保护”项目,改善居住环境。

为摸清居民需求,社区所在的苏河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上门发放问卷,收集意见200余条。“有了这些‘大数据’,了解居民反映的突出问题就能有的放矢。”苏河街道办事处主任庄婷婷说。

随后,居民代表还成立了居民建设管理委员会参与微改造。刘美华说,所有的社区都在改造自己的家园,每个人都想做得更多。几个月后,翻新后的惠兰花园不仅使环境更加整洁有序,还增加了许多适合老年人的设施,方便了老街坊的生活。良好的环境吸引了周围的居民来这里休闲。

据广州市住建部门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广州市共推进老旧小区微改造项目685个,其中已完成158个。

修旧如旧留住城市历史风貌

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除了满足居民目前的居住需求,作为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城,广州的微改造不仅激发了新的活力,还保留了老城的韵味。

越秀区刘荣街南海县老社区将于9月竣工,位于当地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区。被石板路、红砖墙和大榕树覆盖的民国72座传统建筑就生活在这座繁华的城市里。

据小区负责人介绍,这是民国初期广州保存最好的建筑群。因为年代久远,现在已经变成了老街、老房子、老居民的“三老”社区。不仅空间凌乱,设施陈旧,公共空间单一,还失去了历史风貌。

随着改造接近尾声,老南海县社区发生了变化:漫天飞舞的管线不见了,破损的路面换上了新的地砖。路边增加了复古风格的路灯,与街上的咖啡馆、民宿一起,为这个街区注入了时尚感。在小区内的老大公报旧址旁,新装修的大公报广场已经亮相,等待游客打卡。

经过微改造,广州恩宁路永清广场充满活力。G

全媒体记者 莫伟浓 摄


通过城市更新,广州也出现了一批“网红”景点。恩宁路曾是广州危旧房最集中的区域之一。2015年,当地政府通过BOT方式引入社会资本进行“微改造”,不仅改善了老城的居住环境,也让永庆坊成为广州老城新景区。


负责项目改造的广州万科永庆坊事业部执行总经理喻敏锋说,改造保留了原来岭南建筑民居的肌理,同时引入现代元素,实现了新旧融合。目前,项目还在推进二期约7.2万平方米建设,让城市风貌得以保存和延续。


广州恩宁路永庆坊里的李小龙祖居。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莫伟浓 摄


“只有房子用起来,街区才能活起来。”广州市城市更新项目建设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樊建新说,对于集中在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项目,除了让居民生活便利,更要活化历史建筑。通过引入新兴产业、创业团队,历史街区有了人气,才能焕发新活力。


由点及面惠及更大民生


经过几年的探索,广州的老旧小区微改造正由试点带动全面。按照从小区到片区,从整治到活化,从管理到治理的思路规划连片改造,以惠及更大民生。


广州市住建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地今年还将重点打造恩宁路、沙面、白云山等10大片区,共50个老旧小区项目。尤其对涉及历史街区、历史风貌区、历史建筑的老旧小区,做好文脉肌理的保护,让城市留下记忆。


广州沙面岛内的历史建筑极具欧陆风情。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莫伟浓 摄


“对于城市更新来说,完成改造仅仅是第一步。”赖永娴说,过去许多小区都没有专门的物业进行管理,改造后相关设施的维护和管养,微改造的可持续资金来源,这些都是问题的关键。


目前,当地住建部门也在积极探索,希望引入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老旧小区微改造当中。“城市更新不仅是一项民生工程,更是巨大的市场。只有市场中各方都能发挥作用,才能发挥出最大效果。”赖永娴说。


千年古城广州,老而不旧、老而优雅正在成为现实。


来源:新华社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莫伟浓、杨耀烨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黄子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