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ofo小黄车创业成功的原因,小黄车创业成功的原因

第一辆车,车锁打不开,第二辆车,链条掉了,第三辆车,缺了一个踏板。

连续三次找不到“小黄车”后,我毅然卸载了ofo的APP。

后来我以为里面还有几十块钱,就赶紧放了回去,但是再也没有用过小黄车。

很多自行车共享爱好者都有过和我一样的经历。当他们听说小黄车的资金链要断了,都要求退款。这家曾经估值超过20亿美元的公司,再也无力支付,陷入了被封杀讨债的境地。

《小黄车》失败的最深原因是什么,还是阶段性的失败?

有人说是因为股权机制,有人说是因为管理层跟不上,也有人说是因为创始人太骄傲了。

其实最根本的原因是黄晓汽车一开始为了规模放弃了产品质量,把劣质自行车投放市场,用同样的钱制造了两倍多的产品。

快速抢占市场,却因为体验差让客户用脚投票。

在这样的春天里,全网被小黄车破坏的照片非常刺耳。

ofo共享单车的官方回应是“本次清废涉及的车辆仅占成都交付量的极小一部分,已达到报废年限”。

在这个看似正常的说法中,透露出一个秘密:小黄车的质量很差,而且它的报废年限远低于其他的单车共享。

2016年10月,我突然在北京CBD的街道上发现了很多以前从未见过的新潮自行车,很奇怪。我才发现这叫自行车共享。

刚下APP,我就在微博上大喊叹气:“第一次体验mobike。通过对自行车的重新设计,去掉了链条和辐条,不用给轮胎充气,更加耐用,不易被盗。

APP易于定位、查找和支付。我的评价是:这是中国近十年来最伟大的互联网应用。

投资者显然同意我的观点。每天早上,各种新颜色的自行车共享出现在城市的街道上。

不久之后,我碰巧遇到了mobike的CEO王晓峰,问他为什么把车做得这么重,以至于很难骑。

他回答说,如果你想要一辆结实的车,你没办法。你以后会继续改进的。

但是当我第一次骑那辆小黄车的时候,我感觉到了它的轻盈。

作为一个业余自行车专家,我一眼就能看出这款车是一款物美价廉的车。过几天到处都会出问题。它节省材料,自重轻。当它是新的时候,它肯定会轻快地骑行。

打开ofo APP,依然显示“骑起来更轻松”这句话。

可见,以较轻的体量的劣质产品抢占市场是一个公司的战略决策。

然而,这个决定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公共物品最大的特点就是容易被破坏。mobike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研发,生产自行车共享专用车辆。

而为了快,小黄车连最起码的产品质量也不考虑,显然也没有认真计算过高损坏率带来的维修运营成本的提升,更是对用户的骑行体验和安全不当回事。


这其实也是初出茅庐的小生意人最容易犯的错误。


他们通常喜欢在白手起家的时候,敏锐地看准市场的一个机会,用最快的速度、最低廉成本满足市场的需求。


但在用这种方法赚到第一桶金之后,他们会迅速调整策略,或者到其他领域再捞一把,或者立志成为一个上得了台面的企业家,开始认真地打造产品。


在传统行业中,这种“改邪归正”,最终走上康庄大道的企业数不胜数。


然而,随着企业成长环境和培育模式的改变,现在的创业者已经没有时间和机会进行这样的修正。


企业在开始时走的一步臭棋,之后就很难再有反转的机会。


小黄车的创始人戴威是那种传说中含着金勺子降生的人,不但家庭条件好,学习好,还从小当班长,踢足球打中场,属于那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五好学生。


后来成为北京大学高材生、北大学生社团领袖、献身公益事业的志愿者、光华管理学院毕业,聪明、努力、有领导力、能吃苦、有丰富的商业知识。


但在这些熠熠生辉的履历中唯独缺一个对成长为一个企业家最有用的经历——小生意人。


凡从零基础做小本生意的人,都会在最初的几个月碰得头破血流,发现自己最初的商业计划简直就是白日做梦的废纸,但只要坚持下去,就会有几项最基本的常识将融化在血液中,落实在行动上。


从马云到马化腾,其实大部分企业家都有小生意人的经历。这是成为企业家的硬储备,保证让他们在企业成长的最初阶段,不犯颠覆性的、不可挽回的错误。


这些常识虽然有时会影响创业者的格局,成为他们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但这是成长为成功企业家的基本功,足以让他们活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