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情报报:中国童装市场发展于上世纪90年代初,发行人是国内较早从事专业童装品牌运营的企业,起步晚于整个国际童装市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对童装的需求开始呈现多元化趋势。国内童装品牌逐渐崛起,海外童装品牌也进入国内市场。然而,与男装和女装相比,中国童装市场的整体发展仍处于较低水平。
从长远来看,鼓励生育的政策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新生儿数量的高水平。在居民消费支出能力提升、我国三胎全面放开、80后、90后、00后进入婚育年龄等多重因素驱动下,我国童装市场零售总额将进一步提升。中国商业研究院预测,2021年中国童装市场规模将达到2926亿元。
数据来源:欧睿和中国商业研究院
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人均童装消费支出较低,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从发展阶段来看,中国童装行业具有增长迅速、竞争加剧、细分需求出现、消费者受到品牌、质量等多种因素驱动等特点,仍处于成长期。中国与海外人均支出差距较大的主要原因是人均收入水平存在一定差距,海外童装需求更加细分化、专业化,带动产品单价和消费频次进一步提升。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童装行业进一步实现了品牌化、专业化、多元化。我国童装人均消费支出将持续上升,童装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购物中心店和电子商务迅速崛起,逐渐成为品牌童装渠道的主要拓展类型
购物中心商店是购物中心的品牌商店。购物中心是将各种零售商店和服务设施集中在一栋楼或一个区域内,通常包括几十个甚至上百个服务场所,能够满足所有人日常购物、娱乐、餐饮等需求的一站式购物平台。强调从生活情境和购物体验出发,激发消费者的消费意识和购物行为。中国的购物中心建设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但近年来发展迅速。
在线渠道方面,随着互联网技术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以及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在线渠道已经成为企业开拓市场的重要销售渠道。线上渠道具有减少中间环节、投放及时、消费信息反馈、无营业时间限制、无营业区域限制、采用精准营销策略等突出优势。企业可以及时收集信息,优化销售管理、仓储物流管理、生产设计等。
线下渠道逐渐由一线城市扩展至二三四线城市和县乡地区
近十年来,一线城市一直是品牌童装的主要消费区域。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以及婴儿消费的品牌化,品牌童装企业的线下渠道逐渐向二、三、四线城市和县乡拓展,三、四线城市和小城镇的年轻消费者成为消费增长的新引擎。随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深入和城镇化进程的深入,县乡地区和三四线城市收入和消费能力增加,三四线城市流出人口加速回流,消费群体稳步扩大,消费潜力将进一步释放。随着品牌童装需求的不断增加,童装品牌尤其是国产童装品牌将借助品牌店迅速下沉,一些原本占据这些市场的无品牌或小品牌的低档童装将逐渐被知名童装所取代。
童装行业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和区域性特征
中国幅员辽阔,气候和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地区差异。南方和北方对服装功能性、舒适性、保暖性和时尚性的要求略有不同。而且不同地区存在文化差异,童装企业在服装款式和设计上需要注意地域差异。随着季节气候的变化,服装行业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特征。一般来说,由于面料材质、厚度和长度的差异,秋冬季服装的销售单价通常明显高于春夏季服装,企业和行业的秋冬季产品销量普遍高于春夏季服装。同时,市场对秋冬季服装的需求更大,所以秋冬季的总销量普遍高于春夏季。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 《中国服装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 ,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十四五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