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种植中药材存在的问题。
1、没有做对药。
很多地区在林下发展中药材的过程中,没有分析林地的实际情况,而是盲目模仿其他地区的种植方式。甚至有些林农在不了解药材产业发展和市场情况下就开始种植。许多林农看到价格上涨,就种植了哪些药材。这种不适合当地使用的种植行为,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影响林下种植中药材的积极性。
2.技术含量低,管理粗放。
近年来,许多平原地区在林下种植中药材的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积累了一定的生产经验。然而,作为一种新型的林下经济模式,许多药材的种植技术还不够成熟,甚至处于探索研究阶段,这将严重影响林下种植中药材的质量和效果。一旦出现技术上无法解决的问题,农民或企业就会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甚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由于缺乏可操作的技术,许多地区林下种植中药材的推广受到限制,栽培也不规范。此外,由于缺乏地方标准和种植技术规范,部分道地药材质量参差不齐,农药残留等多项指标达不到要求。
3.管理混乱。
由于我国林下种植中药材的模式尚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健全的制度,管理上缺乏监督,导致林业部门管理困难、混乱。一些农户和企业在承包林地种植中药材时往往只注重药材的产量,而对树木的管理不够重视,导致在种植中药材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树木受损的情况,甚至导致大树死亡。这种情况违背了原来林下种植中药材的原则,也不是林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可取方式。
4.缺乏标准化种植。
近年来,为确保中药材种植质量,国家要求各地建立道地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基地,严格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种植生产。但目前大部分地区的人工经济林实行分散自主经营模式,林下中药材种植难以形成标准化、规范化生产,由于缺乏大型合作社等集约化经营组织,难以在每个林农企业实施标准化种植,导致林下中药材种植质量不尽人意,无法有效满足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