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战役,比如三国著名的三大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猇亭之战。
其实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弱胜强”这回事。我们所知道的“弱者胜强者”,其实就是“强者胜弱者”。我们之所以有“弱者胜强者”的错觉,是因为我们误解了“实力”。
为什么这么说?我用人类历史上最著名的战役做了一只“解剖麻雀”。
以拉山谷之战:大卫战胜歌利亚
3000多年前,一场著名的战争在今天的巴勒斯坦埃拉谷爆发。来自地中海东部克里特岛的非利士人是一个诞生在海上的民族。他们逐渐从岛上搬到巴勒斯坦,并在那里的海岸定居下来。在他们来到这片土地之前,以色列人已经在这一地区的山上定居下来。
公元前11世纪下半叶,非利士人试图占领伯利恒附近的山脊,将国王扫罗领导的以色列一分为二。非利士人的军队,强在马庄,英勇善战,是以色列军队的天敌。当非利士人的军队靠近时,惊慌失措的扫罗国王迅速召集军队迎接他。
双方的军队驻扎在以拉谷两边的山上,在山谷对面对峙。双方都不敢贸然行动。最后,非利士人失去了冷静。他们派出了军队中最强壮的战士,并派他下山与以色列军队作战。
这个市侩战士是一个高大的巨人,身高至少6英尺9英尺(约2.1米)。他全副武装,穿着约57公斤重的铜盔甲,戴着铜头盔,两条腿由铜盔甲保护。肩上扛着一把铜标枪,手里的长矛粗如织布机的轴,矛头重7公斤,腰间插着一把刀。一个士兵拿着他的盾牌,在他面前开路,领着他下山。
战士对着以色列军队喊道:“你在那里干什么?是阵仗吗?我是一个市侩;你是索尔的奴隶。挑一个出来跟我打!如果他赢了杀了我,我们将成为你的奴隶;如果我赢了,杀了他,你会把我们当成奴隶。今天我挑战以色列军队。你敢派人出来和我打架吗?”
当索尔国王和以色列军队听到这个勇敢的人的叫喊时,他们像鸟一样害怕。没有人敢站出来战斗,因为这个对手太强大了。谁能打败这么可怕的对手?这个高大的战士叫歌利亚。
歌利亚每天早晚都出来在以色列军队面前骂和挑战。连续四十多天,即使索尔国王答应给杀死歌利亚的人一大笔钱,他也会娶公主,并免除他们家人的税。在奖励下,以色列军队中没有人敢站出来。
耶西住在伯利恒,有八个儿子。扫罗作王的时候,耶西年纪老迈,他的三个大儿子都在扫罗的军中。一天,杰西让他的小儿子去喂他的三个兄弟。当他来到军营时,他听到歌利亚的叫喊,非常生气,然后自愿去见国王扫罗。
说他愿意下山去应战。
但是被扫罗拒绝了。因为在扫罗看来,这个放羊娃,还只是一个孩子,身高最多1.5米,而对方是身材魁梧,身经百战的军人,一个孩子怎么可能战胜这个巨人呢?但是这个孩子坚持要去,他说自己放羊的时候,狮子或熊会袭击羊群,抓走小羊,他都会紧跟着它,然后杀死它,找回小羊。曾经杀死过狮子和熊,现在同样可以杀死那个藐视以色列军队的非利士人。
扫罗在无可奈何之下,也只能一试,就同意让这个放羊娃去下山决斗。在下山前,扫罗把自己的盔甲和刀给了这个孩子,但是这个小孩不习惯穿戴这些,把盔甲和兵器统统扔掉了。然后,他拿着自己的牧仗,又从小溪边捡了五块光滑的石子放到了口袋里,就去迎战歌利亚了。这个牧羊娃叫大卫,然后,历史上最著名的战斗就开始了,这就是著名的歌利亚与大卫之战。
歌利亚看到他的对手只是个孩子后,非常蔑视,然后对着大卫大喊到:“你手里拿着那些棍子干什么,难道我是一条狗吗?”然后指着神明诅咒大卫说:“快到我身边来,我要拿你身上的嫩肉去喂天空的鸟儿和地上的野兽。”大卫说:“你来打我,是用刀、矛、标枪。……但我要打败你,砍下你的头。”

歌利亚开始走近大卫,大卫一边迅速跑向歌利亚,一边从口袋中掏出一块石子,用投石器甩出去,石子击中了歌利亚的前额,打破了他的头盖骨,然后歌利亚脸朝下倒在地上。大卫跑上前,踩到歌利亚身上,从歌利亚的刀鞘里拔出刀,砍下了歌利亚的头颅。
就这样,短短几秒钟时间,大卫只用了一块小石头就把歌利亚杀死了。歌利亚死后,非利士人的军队大乱,以色列军队趁势追杀,摧毁了非利士军队的营地,打败了非利士人,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大卫后来成为接替扫罗的第二任以色列国王。
大卫和歌利亚之战记录在《圣经·旧约》中的《撒母耳记》中,这个故事常被比喻为“不可能的胜利”而被人们传颂。这里我并不是为了要表明大卫的勇敢,但是我很好奇,实力相差如此悬殊,大卫为什么能够战胜歌利亚呢?

战斗解析
大卫大战歌利亚的故事讲完了,接下来我们不妨以解剖麻雀的精神,分析一下这个发生在三千年前的著名战斗。
在古代西方有一种战争惯例,双方为了避免出现大规模的伤亡,会分别选出一名勇士代表双方军队进行近身肉搏式的决斗,以此来决定战争胜负。
当歌利亚向以色列军队挑战时,他就是希望来一场这种决斗,在他的意识中,决斗就应该是这样的,从来不存在其他方式的决斗。

他为了这场肉搏战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全身上下厚重的铠甲,像鱼鳞一样,能帮助他抵御对方的刀或者矛。他随身携带的三件兵器,都是近身肉搏战时杀伤力巨大的兵器。他的矛,又长又重,可以击穿对方的青铜盾牌和铠甲。看到这一身装备,再加上他身材高大,因此任何一个与他近身肉搏的以色列士兵都没有把握会取胜。
不难看出,国王扫罗和以色列士兵对于决斗的理解与歌利亚没有丝毫不同,因为在扫罗国王的重赏下,以色列军队中依然无人敢应战。面对这种毫无生机的近身肉搏战,谁会要那些没命享受的钱,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个时候就失效了。
当大卫自告奋勇时,扫罗先是拒绝了,之所以如此,因为他相信一个小孩绝无可能以近身肉搏的方式战胜那个巨人。后来在大卫的坚持下,扫罗勉强同意了,但却把自己的铠甲和武器给了大卫。为什么要给大卫铠甲和武器呢?这可以看做扫罗在一种不抱希望的情绪下的心理安慰。

然而,大卫只是一个放羊娃,他不是一个军人,完全是一个外行,对于跨界决斗的大卫来讲,他没想过要遵守歌利亚决斗的惯例。
歌利亚希望的对手是和他一样身材魁梧,身披战甲,久经沙场的勇士。但是出乎他意料的是,以色列军队那边竟然派出了一个身材弱小,即不穿铠甲,手里也没有兵器,只带着一些棍子的小男孩。所以歌利亚感到自己被侮辱了,也压根没把大卫放到眼里,他要用大卫的嫩肉去喂鸟儿和野兽。
其实,大卫不是没有带兵器,只是没有带歌利亚心中刀、矛这种近身搏斗的兵器,而是带了他放羊时杀死狮子和熊的投石器。
这个时候,歌利亚是一个重装步兵,而大卫是一个投石手。一个投石手的兵器很简单,但是远程打击效果非常好。投石手会在两条绳子中间系一个皮囊,然后在皮囊里放一个石头,拎着皮囊转圈,转速越来越快,接着放开其中一端的绳子,石头就会飞出去。一个有经验的投石手可以让一个200米外的目标敌人死亡或者受重伤。
大卫带的武器,将本来是一场重装步兵之间的近身肉搏战,瞬间转变成一个远距离打击战。在古代军队中,大概有三个兵种,一个是步兵,一个是骑兵,一个就是弓箭手。这三个兵种是相互克制的,步兵怕弓箭手,弓箭手怕骑兵,骑兵怕重装步兵。投石兵与弓箭手类似,都是擅长远距离杀伤敌人。
一个重装步兵,面对一个投石手,是处于劣势的,他们身上的铠甲很重,所以移动很慢,如果他们在100米左右,就极易被投石手击中。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就描写了大批雅典重装步兵被斯巴达投石手杀死的场景。
歌利亚见到大卫时说“快到我身边来”,为什么这样说,显然他是没想到大卫是一个投石手,还是在用步兵的决斗惯例来看待大卫。大卫是个投石手,就擅长远程攻击,没必要到歌利亚身边去,他完全可以在100米的距离时将石头发射出去。

这个时候,歌利亚高大的身躯和沉重的铠甲,这些本是在近身肉搏中的优势,瞬间变成了劣势,《旧约》中说,歌利亚是走近大卫,是走呀,不是跑,显然身材高大和重甲让他行动缓慢,极容易被大卫瞄准。而没有穿戴任何铠甲的大卫,此时却因为没有负重,身轻如燕,一边跑向歌利亚,一边发射石头。
当石头发射出去的时候,歌利亚还在缓慢移动,他浑身的铠甲能帮他抵御敌人的刀和矛,但是他的额头却裸露在外面,头盔挡不住一个小石头,而歌利亚就是瞄准了这个弱点,然后一击就重。很显然,大卫在放羊的时候,已经将投石玩得炉火垂青了。
当我们在说大卫与歌利亚实力悬殊时,其实在说,他们在步兵近身肉搏时实力悬殊。殊不知,大卫没有遵守步兵决斗惯例,而是悄悄将决斗转变为步兵与投石手之间的决斗。如果看到了这一层,大卫战胜歌利亚就不稀奇了,这场战斗只不过又是一次投石手战胜步兵罢了,歌利亚根本无法战胜大卫,歌利亚就像一个拿着刀的人,而大卫则是一个拿着手枪的人。

另外,有时我们并不真正了解那些看似实力强大的人。扫罗和以色列军队其实并不了解歌利亚,他们只是凭一些表明现象,感觉歌利亚是一个可怕的对手,其实不然。事实上,歌利亚很可能视力有问题。
歌利亚下山的时候,他前面有一个士兵给他引路。歌利亚是一个勇士,战场就在山脚下,并不难找,为什么还要有一个人给他引路呢?很可能是因为他看不清路。最明显的证据是,大卫手里明明只拿了一根棍子,但歌利亚却说大卫拿了一些棍子,他把一根棍子看成一些棍子,他的眼睛应该是散光了。
而歌利亚视力有问题,应该是他患了巨人症(肢端肥大症)导致的。这种疾病是由脑垂体的良性肿瘤引发的,会导致人生长激素过剩,身高不断增长,但同时会压迫视觉神经,出现严重的视觉问题。歌利亚的身高有2米左右,在那个时代,身体健康的正常人是不可能长那么高的。
这个故事真正要告诉我们的是,那些实力强大的巨人们,事实上,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强大,他们身上看似是优势的东西,经常会转变为劣势。一个弱者却能通过改变规则,达到那看似难以实现的目标。

结论
你看,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以弱胜强,实力永远是决胜的根本。所谓的以弱胜强,并不是实力的硬碰硬,都是弱者突然改变了游戏规则,瞬间将强者的优势转换为劣势,而将自己的劣势转化成了优势,让双方实力暂时性扭转,从而趁机取得胜利。
强者可能强于一时,但不可能永远都强,因为世界的规则永远都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