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的瑰宝。但由于工匠多为传统小作坊,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民族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发展“漫长而漫长”。2019年,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深化增值税改革等减税降费政策,为各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带来机遇,极大提振了工匠扎根产业、传承技艺的信心,也促进了当地创业就业。
减税降费助力返乡绣娘绣出致富梦
苗族是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苗族妇女世代以刺绣记录历史事件,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期待。精美的苗绣被列为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距离中国“精准扶贫先锋”湖南十八洞村不到20公里的花垣县石兰镇,“制造者”时嘉回乡经营后,不一会儿就离开了苗家山村,走进了英国前首相卡梅伦的官邸,踏上了巴黎的一线国际品牌秀。
2017年7月,在国外事业有成的时嘉回到湖南省湘西州花垣县石兰镇,创办了湘西七秀坊苗族服饰文化有限公司,第一件事就是开展“让妈妈回家”公益培训计划,从苗绣聘请4名非遗传承人,指导培训农村留守妇女。自一年前成立以来,培训了700名村民,其中356名留守儿童母亲成为熟练的刺绣母亲。刺绣女工在基地工作,在家接单,做到两全其美。
创业之路艰辛,减税降费政策填平了坎坷之路。2019年,减税降费的“福利”接连而来,给了施嘉茂追梦的十足动力。“小微企业从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中受益匪浅,让我们的初创企业更有底气。”谈到减税降费政策时,时嘉笑了。
“今年上半年,受益于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由每月3万元提高到10万元的政策,公司仅缴纳不到5900元的增值税,预计全年增值税减免1万元左右。企业所得税与‘六税两费’叠加,有效减轻了公司负担。”公司财务总监吴仔细计算了减税账目。“年初以来,花垣县税务部门减税降费辅导精准,不断创新‘减税降费卡’‘十八洞办税服务点’等服务形式。每一项要执行的政策都没有走漏风声,纳税服务也很贴心,让我们更放心。”
“今年公司在北京、济南、长沙等地开设了5家总面积1500平方米的自营旗舰店,市场广阔,把公司经营好更有活力。下一步,我们将以苗绣基地为中心,串联石林、水库、溶洞、苗寨等旅游资源,打造苗族文化风情园。目前,公司已获得首期融资3000万元。”谈起公司未来的发展,时嘉充满信心。
减税降费助力苗族蜡染描绘“最耀眼的民族风情”
丹寨县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部,这里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苗族蜡染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被誉为“东方第一染”。
10年前,安徽池州棉纺织业的企业家宁到黔东南旅游,偶然路过
="6595512435048731918" mention-index="1">丹寨,接触蜡染技艺的同时惊叹于这方水土的钟灵毓秀,于是她关掉了池州的家传纺布工厂,到丹寨县龙泉镇投资成立了贵州丹寨宁航蜡染有限公司。如今,贵州丹寨宁航蜡染有限公司已发展成为一家从事苗族民间蜡染、民族工艺品、蜡染技术培训等“一条龙”的蜡染企业。2019年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的实施,让这家蜡染企业更加坚定了传承和发展民族工艺的信心。
“作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以2018年销售收入85.2万元计算,公司2019年预计减免增值税2.5万元,再加上企业所得税、城建税及各项附加税费优惠,公司全年减税降费预计超过3.5万元,真的很感谢国家的减税降费好政策。”宁曼丽兴奋地跟到访的税务干部算起了“减税账”。
2019年,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政策不仅仅为企业带来税收利好,还产生外溢效应。目前公司拥有2项国家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6项外观专利,正在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资格。随着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的落地,企业做强民族特色产业信心倍增。
企业在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也不忘回馈社会。从创业初期仅仅有6名绣娘画师,到今年6月已聘请了48名专职人员制作蜡染纹理模版,她们中不乏建档立卡贫困户,这些还不包括在家自产纺布、蜡染且产品由企业收购的家庭。
十年过去了,宁曼丽仍然坚持着把蜡染艺术宣传好、保护好、传承好的初心,尽自己的努力扩大丹寨苗族蜡染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让全国乃至世界人民都能接触认同中国民族文化,感受这股“最炫民族风”。
减税降费见证了宁曼丽对蜡染技艺从营生到事业、从初识到热爱的蜕变过程。不畏前路漫漫,有了减税降费的助力,苗族蜡染艺术将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
减税降费“大棋局”普惠“永子”传承
“棋子出云南,以永昌者为上。”是《徐霞客游记》对云南保山“永子”围棋的由衷赞美。始于明朝的“永子”围棋,因棋子因其细糥如玉、触子心舒,被誉为棋中“国宝”。近年来,国家进一步加对大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2019年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政策措施为“永子”传承发展带来更多动能。
云南省保山市古称永昌郡,所产围棋被世人冠以“永昌棋”,亦称之为“永子”。清朝末年至民国时期,保山地区多次历经战乱,“永子”烧制技艺一度失传。1964年3月,陈毅元帅到云南视察,得知保山已无人烧制永子时指出:“传统的工艺要恢复,我不相信保山就无人再烧出永子来。”
2003年,“永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国伟经过近二十年的实践摸索,终于找回失传近百年的炼造技艺,让国宝“永子”重现棋枰。
“‘作为传承人,我有责任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把‘永子’文化传递给大家。然而,从一个匠人转换到市场经营者的角色,要面对的困难很多。” 李国伟介绍,“‘永子’的烧制的原材料都是云南产的宝玉石矿物,近年来原材料价格的上涨非常快,以‘南红玉’为例,从原来不到两千元一吨涨到几百元一克,在成本上给我们带来非常大的压力。”
了解到企业困难后,税务部门迅速开展精准政策辅导,帮助企业解决原材料从个人购进难以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抵扣的实际困难,同时结合2019年新增的减税降费政策,重点对增值税税率下调、不动产抵扣、购进国内旅客运输服务抵扣政策进行政策宣讲,帮助企业用好用足税收红利,降低生产成本。
历经16年的发展,“永子”制作技艺被列入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永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国伟获“第七届青年创业省长奖”“云岭首席技师”。“永子”先后到欧洲、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进行交流和展示,以“永子棋厂”“永子棋苑”“永子产业文化园”以及“永子小镇”为中心的产业链带动当地就业5000余人。
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李国伟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就企业创新发展、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减税降费助推企业转换动能等方面建言献策。他对税务部门主动上门送政策送服务、回应企业的关切和诉求、帮助弘扬传统国粹的民营企业发展所做的工作表示充分肯定和感谢。
李国伟说:“近年来,税收优惠为我们节省资金100余万元,国家的好政策为企业加速升级转型注入了强劲活力。我们作为传承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企业,一定借国家减税降费的‘东风’,专注工艺研发传承,加快‘永子’走向世界的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