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乡村,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是关键。今天的《走进乡村看小康》,我们一起去看看各地是如何依托特色资源打造富民产业的。
每个周末,福建省沙县玉邦村都会迎来大批游客。在村里的小吃街上,扁肉、拌面、芋头饺子等特色小吃被人用手打,让游客赞不绝口。
游客:,这里有很多正宗的小吃,所以带孩子去尝尝。
玉邦村是典型的丘陵地区,八山一水一田,地少人多,资源稀缺。上世纪90年代,当地村民第一次离开沙县经营小吃。正因如此,玉邦村也被称为“沙县小吃第一村”。
近年来,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玉邦村决定发展特色小吃游,并在村内专门打造了“寻根寻味”美食街。从事沙县小吃20多年的余合川看到机会,立即回村开小吃店。
在福建三明市沙县区俞邦村村民 俞和传:,我们在美丽的乡村,我们可以赚很多游客,在家赚钱。
从南到北做小吃,到在家乡创业,旅游。在玉邦村,我们还依托沙县小吃打造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余广庆是玉邦村第一批出去做小吃的村民之一。现在,他已经回村成立合作社,重新整合村里的小块土地,发展种植业。
我在福建三明市沙县区俞邦村村民 俞广清:的想法是整合和利用它。我们将种植这种沙县小吃配料和优质大米。
目前,余广庆的合作社成员已超过150人,开发了槟榔芋、胡萝卜等零食原料,种植面积超过2000亩,年产值超过2000万元。同样,以小吃为主发展特色产业的广西柳州白乐村,种植螺蛳粉需要4500多亩竹笋。宁夏彭阳县通过种植百合和杏子,荒山绿了,人民更富裕了。江苏张家港的永琏村,通过发展优质果蔬,去年全村乡村旅游收入突破5亿元。
动人的旋律,生机勃勃的场景。河北省武强县周窝村依托管弦乐器生产基地建设音乐小镇,吸引了大量游客。浙江德清洛社镇打造了完整的钢琴产业链,带动当地6个村共同致富。天津市静海区四丹口村现有铜木管乐器生产厂家34家,年产值3亿元。每周都会有音乐学院的专业老师给孩子们上课。周末,村民们会聚在一起互相学习,交流技能。今天,每个人的生活都从制作乐器变成了欣赏音乐。
天津市静海区四党口中村村民 肖春瑞:依靠我们的乐器产业,我们村正在规划旅游发展的新思路。接下来,我们将建造一个非常专业的音乐厅,这将吸引许多游客来参观我们。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和良好的政策,我们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
(编辑刘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