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产科科研课题有哪些,护理课题申报

10月8日,《自噬》(自噬)在网上发布了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李铭清研究员、李大进教授的研究成果《雷帕霉素通过触发蜕膜基质细胞自噬介导的蜕膜NK驻留进而防治自然流产》(“雷帕霉素通过触发蜕膜双重基质细胞自噬介导的NK细胞驻留预防自然流产”)。该研究发现了蜕膜中自然杀伤细胞异常引起自然流产的新机制,并报道了小剂量雷帕霉素在动物模型防治自然流产中的潜在价值。

自然流产的发生率高达10-15%。虽然自然流产的各种原因(如染色体、子宫解剖异常、内分泌异常、子宫内膜感染和免疫因素等。)都是已知的,其潜在机制仍不清楚,且很大比例的自然流产临床原因仍无法解释。子宫内膜蜕膜化不良被认为是自然流产的重要原因。子宫内膜的广义蜕膜化过程还包括NK细胞的大量浸润和富集。然而,蜕膜自然杀伤细胞(dNK)驻留和富集的分子机制仍不清楚。

本研究发现,在子宫内膜蜕膜化过程中,蜕膜基质细胞(DSCs)的自噬水平显著升高,进一步促进了dNK在正常妊娠蜕膜组织中的富集和滞留。机械上,这一过程是通过激活MITF-TNFRSF14/HVEM信号和进一步上调各种细胞粘附分子(选择素和细胞间黏附分子等)来实现的。)以依赖MMP9的方式。不明原因自然流产患者DSC细胞自噬水平减弱,dNK驻留不足。缺乏NK细胞的怀孕小鼠显示出不良的胎盘血管重塑,植入数量减少,胚胎丢失率显著增加。在干预研究中发现,小剂量雷帕霉素(一种已知的自噬诱导剂和免疫抑制剂)可通过激活MITF-TNFRSF14/HVEM-MMP9-粘附分子轴,显著促进孕鼠子宫内膜自噬和NK细胞驻留,改善自然流产孕鼠的胚胎丢失。本研究揭示了蜕膜基质细胞自噬驱动dNK细胞驻留的新分子机制,为预防自然流产提供了潜在的新治疗策略(如图)。

雷帕霉素可以通过触发自噬介导的蜕膜自然杀伤细胞驻留来预防自然流产。

该研究由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的鹿晗博士和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杨慧丽博士共同完成。李铭清研究员、李大进教授为论文合著者,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为第一出版单位。本项目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复旦大学“卓越2025”——卓越人才计划、国家卫生计生委计划生育药品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导向”项目的支持。

论文链接:https://www . tand fonline.com/doi/full/10.1080/15548627 . 33

编辑:李沁源。

编辑: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