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
创业潮有多“汹涌”?一组数字可以说明问题: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去年1-8月,新注册市场主体超过800万,其中3-8月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后新注册企业同比增长61%,呈现井喷式增长。当前,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和去中心化改革,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创业大军,他们正在成为推动经济转型的重要力量,中国正在进入全民创业时代。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以对互联网新技术的敏感和青春的激情加入“互联网创业”大军。很多“80后”、“90后”甚至“00后”都涌入了这股创业大潮中“学游泳”。《对话》会告诉你历史上最好最完整的商业秘密,以免走弯路:当场揭秘。原来,创业街上几个最有名的创业孵化平台的创始人都是从私房里“捡来”的,当时的生意已经濒临倒闭。21:55年5月24日,央视财经频道《对话》播出,听分析!
陈伟鸿:我想问一下中关村管理委员会的杨汝嫣女士。事实上,你像总理一样拜访这些企业家,考察我们的创业氛围,是不是很意外?
杨:我们觉得总理肯定会来。
陈伟鸿:为什么你认为首相一定会去创业街拜访企业家
杨:其实创业街应该是创业者的精神家园。
陈伟鸿:真的吗?你在现场找了多少人,在精神家园长大的
杨:你们有些人在这里,比如和。
陈伟鸿:创业街最初是什么样的?
杨:其实刚上学的时候就开始创业了。他从一所私人房子开始
:杨发现我们的时候特别震惊。为什么有领导找一个只有几个人的学生创业团队,还在一栋居民楼里?如果未来有一条真正的创业街,可以成为体现中国创业精神的地方。我们认为这是一件非常伟大的事情。
陈伟鸿:你进入创业街前后最明显的变化是什么?
刘成城:你进入了一个看似可能的地方,至少一定是整个中国,也可能是全世界企业家最密集的地方。
陈伟鸿:只是一点寻找组织的感觉。
刘成城:是的,当你走路时,你总是会想念企业家、投资者或关心创业的人。大家会互相竞争,整个公司的增长率会提高很多,这很棒。
杨:当书城还是第一条街的时候,它是车库咖啡。那时候还没有那么多创新孵化器。当时车库咖啡在2011年书城步行街的一个小酒店。他说房子很昏暗,但是里面的企业家,全国各地的人,还有很多带着箱子的人都来了。大家都来这里找人,找团队,找投资人。这时,车库里的咖啡等于苏易文当时是孤独的,因为他是孤独的。
陈伟鸿:你旁边的是苏怡吗?
杨:是的。
更多详情请关注5月24日21:55央视财经频道《对话》:联想之星董事长唐旭东、3W咖啡创始人徐丹丹、微软创投加速器CEO高新新、36Kr创始人刘成城、中关村管委会主任杨汝嫣、车库咖啡创始人苏轼、曾学创始人陈向东齐聚中国进行《对话》现场畅谈:“大众创业”和“草根创业”成为热潮如何看蓬勃发展的创业创新潮流。“互联网”背景下,下海游泳的新一代创业者应该学习哪些“心智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