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大学生校园创业好项目 寒假创业项目

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转发分享。

前段时间写了一篇关于大学生在这个“寒假”被父母压迫,毅然走上“创业”之路的文章。

在当时收集的材料中,大学生去建筑工地和水泥。

有的忙着春耕。

能在施工现场熟练操作挖掘机的人。

还有就是利用专业知识,在线下单。

你别说,通过这几个月的磨练,有的大学生,已经快创业成功了…

在这个我可以称之为“寒假”的假期里,大学生们改变了他们的专业知识和壁橱底部的特殊兴趣。

但是几个月过去了,大部分的大学依然没有开学。

即使是很少一部分开学的学生在宿舍上网络课,没有大学经历。

如何为自己枯燥的“假期生活”增光添彩,如何及时更新已经空了好几个月的钱包?

当然是顺应潮流,什么是风口追什么了!

所以,摆个摊子.

自从前段时间“地摊经济”的地位被肯定后,“地摊”一下子成了热门话题。

当时,所有的街道和小巷都挤满了摊位。

就连前段时间非常火爆的短视频《后浪》也被翻拍成了《摆摊吧!后浪》。

大学生摆摊真的合适吗?

这不合适,毕竟大部分人担心的,一部分是面子,一部分是专业难以变现。.

其实这不是什么大问题。

因为大学生的面子,他们到了社会上会被更多的“老一辈”大学生视为无物,但这只是早一天晚一天的区别。

但是专业不容易实现,其实也不都是一样的。主要是思维不够开放,洞察力不够敏锐。

我举几个例子。

e="font-size:15px;">就拿学地质学的来说,这时候肯定是没人找你去勘探地质的。


但是,你摆个摊给人家鉴定珠宝玉器总是可以的。


学新闻传播的,去报社实习是不太现实的。


但是,回收旧书旧报纸还是问题不大的。


学影视戏剧的,现在大部分影视剧都没开拍,就连当群演的路子都走不通。


但是,景区摆摊拍照,还一对一当面教人摆姿势还是有专业优势的。


学建筑的,搞设计管理现场就不用想了。


但是,在售楼处门口摆个摊,帮人挑户型总可以吧?


你看,这些看起来毫无摆摊价值的专业,是不是前景都挺“广阔”的?


还是那句话,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办法多。


其他专业的也是如此。


比如学国际关系的,可以上门陪退休大爷聊天。


学临床医学的,可以秀一把刀法做日式料理。


给排水工程的,可以上门通水管、下水道,更换各类厨卫五金器件。


学历史的,可以摆摊说评书。


学通信的,可以提供专业手机贴膜服务。


而学金融的,也可以摆个摊,专业给这些其他摆摊的大学生提供融资咨询服务。


好了,以上都是我瞎扯的!下面说正经的。


说到大学生摆摊,其实这事我上大一的时候也干过。


那时候是寒假,几个同学搬了几张椅子就支了个摊儿,卖对联。


回想起来,当初整条街除了我们四五个人之外,都是正经摆摊的小生意人。


看到我们穿着打扮压根就不像是干这个的,就有摊主来跟我们聊天,唠家常。


在那时,我才第一次体会到我们自己所不屑的大学身份,在他们的眼里是多么的羡慕。


也第一次时感受到从不富裕的家庭里走出一个大学生,是多么光宗耀祖的事情。


在第一次体会到这种“自豪”的时候,我也第一次体会到了大街上寒风的刺骨,和卖不出货的烦闷。


其他的摊主,大多数文化水平不高。至少和我们比起来,不算高。


我当然没有任何轻视的意思,但是这样的对比,也第一次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苦和生活的苦,总要不得不选一个”。


摆摊,在我们更多地把它当作个段子来调侃的同时,其实还有另外一层意味:经济和就业形势严峻。


如今的东北三省虽然经济不是特别的乐观,但是在那个百废待兴的年代里,东北囊括了全国重工业基地高达98%的份额。


直到70年代末期的时候,全国十大城市里,东北也占据了其中的四席。


论地位,可能比今天的珠三角也不差。


但是,当东北经济衰落了之后,最要面子的东北人为生活所迫,也不得不放下面子,走到大街上,支起了摊儿。


如今,当我们将东北的烧烤戏称为“重工业”,将烧烤诗情画意地称之为“人间烟火气”的时候,对于东北人来说,在过去不过只是为了生存罢了。


虽然东北的地摊经济发展到今天,已经让东北人走出了一条生路。


但是当年那个刚开始摆摊的阶段,真的不可谓不难熬。


时至今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虽然我们取得了令全世界瞩目的成就,但是在高度全球化的时代中,也难免受到影响。


对于大学生来说,这直接关系到的就是就业。


从客户需求的减少,传导到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的减少。如果在大学里没学到点真本事的话,也许今年的毕业生,可能真的会面临更加艰难的求职之路。


当我们怀着戏谑的心情去调侃摆摊时,也许更应该在有条件、有机会读书时,给自己一个负责任的交代。


谁都当过后浪,谁也终会变成前浪。


但是前浪和后浪,并不完全是以年龄来划分的。


后浪之所以力强,是更多的知识、更高的眼界赋予了他们更高的能力。


前浪之所以让步,是思维和知识结构的固化,不再适应新环境的无奈。


有的人,终生是后浪;有的人,毕业即前浪。


努力读书吧,至少,能让自己成为前浪的那一天,尽量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