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陆惠珍李放
另一个重量级指数ETF被报道。
基金经理发现,南方、华宝、华夏、易方达、田弘、银华、郭芙、招商、嘉实、国泰等10家基金公司在这两天向中证科创创业50ETF基金申报。
去年科技50指数发布后,基金公司竞争激烈;市场发布的“双创指数”(科创创业50)也引起了行业的争抢。最后,10家基金公司获准布局ETF产品,这也显示了行业对该指数的重视。
为什么要关注这个指标?这些ETF跟踪的“双创指数”—— CSI科技创新50指数从科创板、创业板中选取市值较大的新兴行业上市公司的50只证券作为指数样本,反映上述板块代表性新兴行业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a股市场,科技股也受到市场追捧,尤其是一些细分领域的龙头。双创ETF也为普通投资者提供了新的工具。
由10家基金公司申报
5月10日,中证指数公司发布了沪深科技创新50指数。该指数引起市场关注,市场猜测哪些基金公司会布局该指数的ETF产品。
5月18日、19日,华宝、南方、华夏、易方达、田弘、银华、郭芙、招商、嘉实、国泰等10家基金公司先后向中证科创创业50ETF基金申报,部分基金公司也向ETF联接基金申报。
据悉,这是沪深两市的5只产品,同一指数中有10只基金公司,可见行业对该指数的重视。据基金君了解,不少基金公司参与了沪深科技创新50指数,不少公司未能进入第一批。
去年科创50指数发布时,业内各大基金公司也积极部署。一位产品人士表示,基金行业积极布局这一指数。首先,布局创业板和科创板市场。该指数受到市场高度关注,在科技领域也大有可为。
“如果说沪深300代表了沪深两市主板的龙头公司,那么科技创业50指数则涵盖了创业板和科创板股票市场的龙头品种。因此,基金公司也愿意开发跟踪这一指数的基金产品。”一位基金公司官员表示。
据内部人士透露,多家基金公司已于上周一收到科创创业50指数无异议函,并于5月19日完成产品申报。以上10只双创50ETF未来将在沪深两市上市,每个交易所5只,但产品何时获批还很难判断。
“科创创业50指数是继科创50指数之后第二个包含科技创新板个股的指数。在指数还在编制的时候,很多基金公司就非常感兴趣,希望未来能开发相关的指数基金,尤其是一些去年没有拿到科创50ETF的基金公司,非常热情。从首批上报双创ETF的基金公司来看,都是业内ETF业务第一梯队的基金公司。”一位基金公司的分析师分析道。
但也有基金公司觉得目前ETF市场的竞争过于激烈。“未来将有10家基金公司同时部署双创50只ETF。很有可能最终只有少数基金公司会扩大产品。去年,首批4家基金公司推出科创50 ETFs。从目前的规模来看,产品之间的差距还是非常巨大的。”
掘金科技领域
根据中国证券指数公司公告,沪深科技创新50指数从科创板和创业板中选取50只市值较大的新兴行业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反映上述板块代表性新兴行业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公告显示,本指数样本空间由在科创板和创业板上市的股票及发行的存托凭证组成
可投资性筛选为:过去一年的日均成交额排名前80%的样本空间。
样本选择方法:首先是在样本空间中选择符合投资的条
件的证券,选取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产 业、节能环保产业、数字创意产业等新兴产业上市公司证券作为待选样本;
第二是将待选样本按照过去一年日均总市值由高到低排名,选取排名前 50 的证券作为指数样本。
从目前来看,目前成分股中不少知名公司:如乐普医疗、亿纬锂能、爱尔眼科、同花顺、智飞生物、汇川技术等,其中也包括了17只科创板公司,如备受市场关注的华熙生物、中国通号、中微公司、传音控股、金山办公、石头科技、寒武纪、中芯国际等等。
创业板成分股目前占比更高
据一位投资人士表示,对标纳斯达克的科创板因为突破性的上市规则,可以吸引更多优秀的上市标的,也必然会吸引新的投资资金入场,比较受到关注。目前中国科技企业已建立了较好的发展基础,尤其经过这几年的高投入和优秀人才不断回国,国产操作系统的应用大幅提升。同时,国内科技企业生产的硬件和软件已有较好的应用需求,未来需求或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科技领域的投资价值较高。
“科创创业50指数更完整地代表了目前注册制下的上市公司,并且创业板和科创板各自有一些行业龙头,如宁德时代或者中芯国际可以在同一个指数里体现,随着未来更多大型科技公司或者互联网龙头上市,科创创业50指数的投资价值会更佳。”一位业内人士分析。
一位基金公司人士表示,从目前科创创业50成分股上看,创业板占比高于科创板,根据流通市值排序,创业板的市值总体是比科创板大一些,毕竟创业板已经运作10年,其中一些上市公司也确实成长起来了,而科创板上市公司市值相对较小,因此科创创业50指数目前来看创业板个股居多。不过,例如温氏股份等创业板终一些市值很大,但不属于新兴产业的个股,科创创业50指数通过行业限定的方式,将其排除在外。
事实上,投资者分别购买科创50及创业板指数也能跟踪两个市场的表现,这样与只购买科创创业50指数相比,首先,成分股的权重有所不同,其次就是科创板占比就会相对高一些。
在一位业内人士看来,科创创业50指数与创业板相比,剔除掉了温氏股份等非科技股,成长性更强,而与科创50指数相比,科创创业50指数中的创业板上市公司更多,从公司的生命周期角度分析,这些公司处于发展稳定期,而科创板上市公司多数还处于发展早期阶段,因此主营业务收入及利润表现也会比科创板上市公司更为稳定,因此科创50指数成长性相对更强,而科创创业50指数相对盈利更为稳定。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投资偏好选择不同的指数产品。
编辑:小茉
本文源自中国基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