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8月20日电(记者黄昂进)8月19日,“首届智能制造创新大赛”新闻发布会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北京和南京举行,大赛正式启动。
据悉,本次大赛主题为“以创新创梦想,以智慧创未来”,将通过开榜大赛的形式,遴选一批创新成果突出、引领作用显著、推广价值明显的智能制造装备、软件系统和系统集成解决方案,构建智能制造创新生态圈。
据介绍,“首届智能制造创新大赛”由世界智能制造大会组委会特别支持,由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联盟(以下简称“联盟”)、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中国龚欣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南京江北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江苏西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电子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以及供应商联盟天津分联盟、江苏分联盟、湖南分联盟、四川分联盟共同承办。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院长赵新华指出,“首届智能制造创新大赛”是贯彻创新发展理念,围绕提升智能制造供给能力和应用水平,推动智能制造持续深入发展的重要赛事。旨在进一步激发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创新创业热情,支持构建面向实体经济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
针对本次比赛的亮点,赵新华表示:一是激活和营造全员参与的氛围。“智能制造创新大赛”是首次在智能制造领域举办的全国性重大比赛。在世界智能制造大会组委会的支持下,依托联盟本地子联盟,在江苏、湖南、四川、天津设立了四个区域竞赛区,有效调动了各行业协会和行业联盟的力量,有效提升了竞赛的关注度和参与广度。此外,总决赛还设置了80多个奖池和各类奖项,旨在充分激发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高校的参与热情,提高参赛积极性,激发竞赛活力,挖掘智能制造创新潜力,营造全员参与的智能制造创新氛围。
二是推动创新,引领创新潮流。大赛紧扣工信部智能制造重点任务和目标,以战略、前瞻、创意为导向,设置了“智能制造装备创新”“智能制造软件系统创新”“系统集成解决方案创新”三条赛道,旨在大力推动新兴技术和工艺的发展,推动人工智能、数字孪生、AR/VR等前沿新兴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以科技创新和产业模式创新推动产业板块产业升级。同时希望通过大赛鼓励和选拔技术人才,激发技术集成和创新,在大赛中为创新成果树立标杆,实现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以榜样的力量引领创新潮流,培育智能制造产业链和创新链。
三是聚集资源,培育新发展动力。本次大赛汇集了智能制造领域的院士专家、政府、高校、企业、科研院所、投资机构、新闻媒体等资源。一方面,它可以为参与者提供智能制造政策指导、技术支持、项目推广和融资等资源
五是强化生态,探索创新模式。本次大赛将构建企业、投资机构、用户、媒体资源互动、共同进步的创新要素生态模型,旨在整合技术、知识、产品、流程,强化技术领先优势,通过大赛平台建立跨界融合生态,帮助智能制造企业和解决方案提供商与智能制造产业链资源对接,共同探索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的模式,通过模式创新绘制发展新蓝图。
此外,中国工业信息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朱介绍,工业信息出版传媒集团将依托自身较为完备的工业信息服务体系,从三个方面推进竞赛成果,促进各方共赢。一是加强优秀获奖成果出版,促进行业应用推广。征集竞赛优秀获奖成果,策划出版融入媒体内容的图书、网络课程等产品,重点面向政府和企业单位、员工、科研机构等用户进行宣传展示。二是加强。
word" data-gid="4936346" qid="6574861479923701005" mention-index="0">产教融合教材开发,促进行业人才培养。和院校、参赛企业联合开发产教融合特色的智能制造融媒体教材等,将智能制造创新成果和最新应用引入推广到院校教学课堂,促进智能制造创新人才的培养。三是加强出版“走出去”,促进技术传播与合作。加强智能制造领域的图书及教材“走出去”,广泛宣传智能制造创新发展成果和成功经验,讲好中国工信科技故事,促进相关技术的国际传播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