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超市零售行业,《商业观察家》曾经问这个市场的资深人士,如果未来中国超市零售行业只剩下三家全国性公司,会是哪三家?
华润万家,背靠大型央企华润集团,通常被很多人选为其中之一。
这几年华润万家一直保持低调,进行业务转型调整,据说整体扭亏为盈。
一些罕见的经理也会在公共场合发言。越活泼越稳重。
现在,出乎《商业观察家》的意料,有市场人士告诉《商业观察家》,华润万家2020年的战略部署已经下达。过去的这个时候,《商业观察家》经常听说是“未定”。
一
战略
有市场人士告诉《商业观察家》,关于华润万家,2020年,在线下运营和大卖场业务方面,华润万家将主要推进“万家MART”新业态,计划到2022年在全国复制100家门店。在小业态方面,将加快网点布局和扩张。例如,仅苏果每年就将开设近80家门店。
2020年华润万家计划整体开店350家,标准超小盘可能达到300家左右。
在线上运营部分,线上销售占比要提高到7%以上。主要措施是推广数千个应用,连接众多第三方平台。为此,华润专门建设了一个数据中心,正在逐步适应。
物流方面,据说华润万家的物流已经独立自负盈亏。一些市场人士表示,苏果物流也为数千人“接管了独立”,比如南京和淮安的两个中心仓库。
但是《商业观察家》验证苏果的时候,得到的回复是没听说过物流。
总的来说,华润万家的大卖场业务可能是个难题。目前大卖场面临的问题是单店盈利能力受到较大挑战,物业和人力成本压力较大,单纯依靠三方平台做线上家居业务存在局限性。
近两年,华润万家也对大卖场业务进行了调整。比如,物美曾经接手华润万家在北京的5家门店。
在大型门店中,“万家MART”新业态可能是华润万家未来的重点发展。其实这部分也可以部分理解为中型超市。目前很多门店面积在4000-5000平方米左右,更专注于生鲜业务。不是过去大卖场的概念。
二
隐形冠军
需要强调的其实是华润万家的标准超小户型(约300-500平米),有潜力。甚至,从某个角度来看,华润万家可能是这个市场的“隐形冠军”。
过去市场对小业态的关注点一直是在社区生鲜上,但实际上华润万家的标准超小业态发展得还不错。很多小企业目前不赚钱,但华润万家有利润,部分领域也不低,似乎处于“默默赚钱”的状态。
华润万家在这个市场也有成熟的运营经验和人才梯队。比如早前盒马做的一些小生意,相关负责人似乎也来自华润万家华东。
特别是在华南和华东两个区域市场,华润万家的标准超小盘发展得非常好,既有相对成熟的盈利模式,又有不错的门店覆盖密度。横向比较,其实领先于国内其他零售商,加上苏果小业态的存在,整体市场影响力不错。
因此,市场一直对这项业务的未来发展有一些声音。
主要是两件。首先,华润万家可能会将全国性的小规模业务整合为一个整体独立的部门,以满足相关发展的需要。首先,我们必须加快扩张和增长。
然而,这些市场猜测并没有得到华润万家的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