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中国招标投标服务平台网,江苏招标投标服务平台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汇点新闻4月28日上午,在南通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一个“不见面”的开标室里,“崇川区塘闸镇街道2021年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工程(一标段)”开标仅用25分钟就完成。本次开标活动,只有招标单位、招标代理机构、交易中心3名工作人员到达线下开标室,34家招标单位全部远程在线参与。

同时,招标投标改革创新现场会正在南通召开。现场会议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法规司主办,各省、计划单列市、副省级省会城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招标投标工作领导部门负责同志齐聚一堂,交流经验做法,分享创新思路,明确改革要求。

招投标是促进要素市场化配置的重要方式。去年,全国工程招标投标金额超过8.5万亿元。深化招投标改革创新,对优化资源配置、节约公共资金、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预防和惩治腐败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全国各地在交易主体电子化全流程、监管规范等方面积极创新。在现场会议上,新华日报记者发现,“不见面”开标是一个高频词——。山东、江西、云南等地均出台了推广“不见面”开标。

受访者提供的图片

“不见面”开标,2017年首次在南通启动。此后,江苏在全省范围内推进“不见面”开标,并由此深化招标投标领域“简政放权、强化监管、完善服务”改革,逐步形成“无纸化文件、网上传输标书、不见面开标、系统辅助评标、结果快递、全程留痕”的“不见面”交易模式。当疫情来袭时,“不见面”交易扮演了重要角色。去年11月,国务院第七巡视员通报了江苏公共资源“不见面”交易的典型经验和做法。

去年,江苏公共资源交易总量首次突破2万亿元,达到2.35万亿元,同比增长16.32%,约占全省GDP的20%,交易规模位居全国第一。去年,江苏共实施“不见面”交易31730笔,减少市场主体往返约153万次,为竞买人节约近13亿元;平均每个标段招标单位由7家增加到13家,跨区域招标成为新常态。“不见面”交易也显著提高交易效率,规范交易行为,为拓展数据应用奠定基础。

南通市行政审批局局长瞿介绍,该市自主研发的“红岩不见面开标系统”将“不见面”交易从电脑延伸到移动终端。去年全市“不见面”成交率达到77.8%。远程开标、无人值守开标、智能评标等3项发明专利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南通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还与金融机构进行技术对接,在全国首创投标保证金“直开式”电子担保服务,实现了电子担保从申请、发行、传输、管理、申请到退(索)款的全流程电子化办理,有效解决了投标保证金收取、退还手续繁琐、长期占用大量资金等堵点、痛点。投标人可从5家银行和8家保险公司中自由选择。这项创新服务去年4月上线后,全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电子担保金额已超过58亿元,服务企业超过3万家次。目前,南通市仍在建设集“一号综合办”信息服务、公共资源交易等功能于一体的惠企利民综合服务平台

招投标是连接供需两端的环节,是项目、商品和服务进入市场的重要环节。推行招投标改革创新是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结合。为完善监管体制机制,上海在“一网交易”的基础上推进统一线上监管、统一投诉处理、统一信用奖惩,提高监管效率;浙江探索“评审分离”改革,招标人通过价格竞争、投票表决、集体审议等多种方式自主确定中标人;福建、河南加强评标专家库建设,对评标专家实行精细化管理,开展评标专家在线监督,努力提高评标质量;江西、四川从优化服务、加强监管等方面加强对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管理.地方改革措施,优化服务提高效率,降本减负,切实优化招投标领域营商环境。

国家发展改革委法规司司长杨洁表示,未来一个时期,各项建设任务,特别是推进新基建、新型城镇化、交通水利等重大项目任务,仍然十分艰巨,要继续大力推进招投标制度,规范招投标活动,确保重大项目顺利落地。深化招投标改革创新,必须

新技术、新应用为牵引,加快推进招投标全流程电子化,全面推行“互联网+招标采购”,加大全过程信息公开力度;以“全链条、全覆盖”目标,提升招投标监管水平;落实市场主体自主权,消除招投标领域的隐性壁垒和不合理限制,助力高质量发展。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徐冠英 文/图


视频 张琦


编辑: 白雪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