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深300和沪深500是a股市场中具有代表性的两个宽基指数。沪深300可以算是大盘股的代表,而沪深500则代表了中盘股的走势。
a股市场一直存在市值轮动,沪深300和沪深500的实力也相应发生了变化。2013-2015年,在利好的监管政策和产业政策下,市场风险偏好大幅提升,尤其是2015年,连续的RRR降息和M&A政策提振了中小市场。
但2016年后,市场流动性下降,贸易战使得市场风险偏好不高。与此同时,机构投资者占比提升,领导班子愈演愈烈,将核心资产推至历史高位。沪深300继续跑赢沪深500。
(a股市值轮动复盘,来源:国信证券)
300强和500弱的走势在今年迎来了转折点。春节过后,在美债压力下,市值较大的蓝筹股泡沫破裂,沪深300股票连续暴跌13%以上,吐出年初以来的所有涨幅。这时,大家都在寻找下一个主战场。由此,以沪深500为代表的中端市场蓝筹股进入投资视野。今年以来,沪深500实现了8.86%的营收,而沪深300下跌了4.46%(截至8月4日,来源:Wind)。
从估值来看,截至2021年7月30日,沪深500指数的PE_TTM为21.6倍。从过去10年的历史来看,在主要的宽基指数(上证50、沪深300、沪深500和创业板)中,只有沪深500指数的估值在50%以下。因此,沪深500指数具有较高的安全边际。
(主要宽基指数PE估值历史得分,数据来源:Wind,截至7月30日)
而且,沪深500不仅估值低,今年在上涨过程中也越来越低,从年初的28.7倍跌到21.6倍。原因是在今年估值萎缩的市场中,沪深500指数依靠高利润增长取得了相对较好的回报。
一季度,沪深500归母净利润增长115.34%,优于上证50(43.37%)、沪深300(36.15%)和创业板指数(73.14%),显示出高利润弹性的优势。此外,一致预测2021年沪深500指数成分股净利润增长率为87.57%,远超沪深300(19.70%)和创业板指数(57.03%),反映了机构的,
a-stock-id="sh000905" class="stock-word">中证500指数成分股今年实现高增长非常乐观。(资料来源:Wind,截至7月30日。算法为各机构对指数成分股的年度预测净利润的算术平均值加总,只统计有效期在180天内的预测结果。)
(主要宽基指数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增速,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1年一季度)
从资金动向上来看,中证500也确实得到了加仓。截至2021年7月底,北上资金持有中证500指数成分股市值占其持股总市值的比例为13.0%,相比2020年底上升1.5%,而持有沪深300指数成分股市值占比则下降5.7%至73.0%。(数据来源:海通证券)
此外,二季度公募基金持仓也向中小市值下沉。从偏股型基金全部重仓股市值大小分布来看,二季度相比一季度,中小市值股票持仓占比明显提升,中证500相对受益。

(偏股型基金重仓股,中小市值持仓比重明显提升,数据来源:华泰证券)
展望后市,中证500还能跑赢沪深300吗?首先宏观经济环境或更利好中证500。6月通胀与金融数据拐点已现,未来随通胀预期继续回落、盈利增长压力催化,7月降准后流动性易松难紧,中盘蓝筹或将持续受益。
2005年以来共出现五轮降准周期,其中三次市场整体呈上行趋势。而在这三轮上行期中,中证500指数表现均持续优于沪深300指数。在当前流动性宽松环境下,房地产政策收紧、美债收益率维持低位、A股中报业绩预告预喜率高,A股后续行情有望偏积极,中证500或是把握行情的更优选择。

(来源:国泰君安证券)
其次,从大类资产配置的角度,中证500股债收益差接近极值,性价比大幅提升。股债收益差反映的是债券和股票的相对性价比,目前中证500的股债收益差已经接近-2X标准差,背后主要是利率的下行、股息率的提升、以及近期股价的调整。前几次位于-2x标准差分别是2020年4月、2019年9月、2018年12月、2016年2月,这意味着中证500或没有系统性风险,性价比大幅提升,进入开始酝酿机会的阶段。而沪深300和上证50的股债收益差在平均值附近,当前位置沪深300和上证50的性价比可能仍然不高。

(中证500股债收益差,来源:天风证券,截至7月30日)
8月10日至8月13日,国泰中证500ETF(认购代码:561353)即将发行(其中8月11日-8月13日为网上现金认购)。当前中证500投资性价比相对其它宽基指数优势明显,看好中证500后市行情的小伙伴们,赶快关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