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9月营业收入66.86亿元,净利润为负26.33亿,负债178亿。今年10月,力帆传统乘用车销量仅为29辆;新能源汽车销量为423辆,同比下降64.15%。工厂停工,这就是重庆力帆目前面临的局面!这意味着力帆的营收规模回归到了8年前。
82岁的尹明善日子不好过。“老人晚上睡不着。”力帆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小财靠人,大财靠天”。从放弃海中教书卖书,到义无反顾地从事摩托车,产业升级,从事汽车,他是a股第一家私家车公司的创始人,重庆首富。尹明善将自己传奇的创业史归功于时代的机遇。
回顾过去,他的汽车战略曾经踏足风中,却遗憾失去了关键的窗口。新能源汽车和汽车金融是两大创新业务,但它们的厄运却屡遭政策冲击。
重庆当地政府帮助力帆成立了一个债务委员会,要求辛迪加不要“自掏腰包”,力帆也在整合资产进行自救。但在业内人士看来,生产资质价值不断下降,边缘车企难逃重组命运。
目前两江新区力帆汽车生产基地已全面停产,于去年12月以33.15亿元的收购价出售给重庆两江新区土地储备改造中心。位于裴蓓区的另一家乘用车生产基地(第三工厂)今年已处于半停产状态,员工已拖欠近两个月。
拖欠工资,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因为尹明善一直主张提高员工的收入和待遇。然而,面对高达178.63亿元的债务,力帆开始卖地,先是以33.15亿元卖掉了一家年产15万辆乘用车的工厂;还以6.5亿元的价格出售了具有汽车生产资质的子公司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但还是杯水车薪!
在2014年的EGM上,尹明善为力帆的未来定下了基调:聚焦新能源和汽车金融。尹明善当时表示,国内传统汽车产业落后国外50年甚至上百年,新能源汽车技术仅落后国外四五年。“傻子才不会抓住机会搞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一个美丽的市场,是小企业的政策市场。
当时为了推广新能源汽车,中央政府联手地方政府为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提供财政补贴。然而,曾经存在漏洞的规则,却煽动起了新能源的虚火。为了获得政策红利,追赶时代,大量车企加入其中,将传统燃油车改装成电动车,用补贴赚取差价,已经成为业内公开的秘密。
除去外部因素,力帆汽车的产品实力始终较弱,这是造成困境的根源。很多力帆车型在外观上模仿宝马、丰田等成熟产品,很多“小镇青年”依靠性价比实现了汽车梦想。
ize:15px;">在2017年在力帆股份的董事换届股东大会上,时年79岁的尹明善正式卸任董事长,其身边的人士告诉《财经》记者,年过八旬的尹明善川普口音特重,爱吃员工食堂,一口气能吃八个抄手。爱唱歌,房间里就有卡拉OK。尹像候鸟一样,冬夏去气候舒适的地方;结伴老友看个电影;一张安静的书桌,让自己笔耕不辍。这是尹明善理想中的退休生活。此前,他已经刊印了一本语录体的经营心得,以绢为纸张,手感丝滑,附有中英文对照。

实质上,尹明善仍是力帆的教父。
仍是公司董事及实际控制人的尹明善曾对《重庆商报》坦言,新班子上任后总找他,他能推就推。“如果始终有求必应,那就成‘垂帘听政’了,我不干。”
据悉, 尹明善育有一子一女,据外界报道,儿子尹喜地酷爱跑车,曾用3000万元成为全国第一辆布加迪·威龙车主;女儿尹索微常年在海外读书,二人仅为力帆股份董事。

未来,力帆有可能从四轮重回二轮业务。
力帆股份正试图聚焦摩托车业务,试图加大研发投入,巩固产品竞争力。在二季度报表中,摩托车超越新能源车,在主营业务栏中据首。但力帆对于年轻摩托车消费者的品牌号召力,尚有待观察。
“老爷子总说,天塌不下来,塌下来我顶着,我比你们高。”一位力帆股份高管告诉记者,在具体事项,尹明善挺认可团队决议,几乎没有反对意见,更多是提醒和鼓励。“他确实比我们高,75岁的时候从一米八三长到了现在的一米八五。”

“到处是丰田,遍地桑塔纳,问问力帆人,我们该干啥”,这条挂在重庆力帆鸳鸯工厂的标语十分惹眼。这是十余年前,力帆踏入整车制造时的自我发问。如今,力帆汽车需要再一次审视前路何方。
力帆能否浴火重生,仍有期待!
未完待续